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尤指可设置于楼地板上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噪音与高温的问题,可于建造建物时,针对楼地板采用隔音、隔热的施工法,而对于已完成建造的大楼或公寓等建物,可采取室内装修的手段,在楼地板或天花板设置隔音、隔热的构造,通过隔音、隔热的构造而降低噪音并隔热。
目前楼地板常采用的装修方式,会采取贴附隔音毯、隔热砖的方式,借此达到吸收音波、震波与隔绝热传导的目的,或者于楼地板上先铺设隔音垫后,隔音垫上再铺设水泥沙浆制成的隔音层构造,通过二次施工水泥沙浆的厚度再加上原楼地板的厚度,以减少共震并降低噪音及热能的传导。
采用水泥沙浆制成的隔音层构造具有一定的重量,隔音层的重量直接加诸于隔音垫上,隔音垫因重力的压迫导致其材质特性产生质变而影响隔音效果,又因隔音层的水泥砂或浆体直接铺设于隔音垫上,水泥砂或浆体所含的水分会渗入隔音垫,造成隔音垫的材质产生质变而影响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目前楼地板上铺设的隔音垫因隔音层的设计不当,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隔音功效,本实用新型特别针对隔音层构造提出改进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藉此改善二次施工形成的隔音层构造因水泥砂或浆体重量与所含水分,导致隔音垫受到重力压迫、水分渗入而产生质变并影响隔音效果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设于楼地板上并包括:
一第一渗透底漆层,其滚涂于楼地板上;
一第一接着胶层,其滚涂于该第一渗透底漆层上;
一第一隔音垫,其贴附于该第一接着胶层上;
一第二接着胶层,其滚涂于该第一隔音垫上;
一阻隔层,其黏固地设于该第二接着胶层的顶面,且该阻隔层为聚苯乙烯材料,该阻隔层的顶面预涂防水界面接着剂;
一支撑承载单元,其设于该阻隔层并伸入该第一隔音垫,该支撑承载单元包括多个架高螺丝,多个架高螺丝设于该阻隔层并伸入该第一隔音垫,每一架高螺丝上设置一定位部;
一补强单元,其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定位地设于该阻隔层上;
一水泥砂压层,其为弹性树脂水泥橡胶沙浆灌注形成于该阻隔层上并覆盖该补强单元。
其中,该补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平行排列地设于该阻隔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纹钢条上设置续接器。
其中,该补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与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交错设置而形成一螺旋纹钢条网,该螺旋纹钢条网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设于该阻隔层上。
其中,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平行排列,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平行排列且垂直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纹钢条、所述第二螺旋纹钢条上设置续接器。
其中,每一架高螺丝包括一头部,该头部的底面形成一螺接部,该螺接部伸入该阻隔层并伸至该第一隔音垫,所述定位部固设于该头部的顶面,且所述定位部具有相向的两个夹臂。
其中,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二渗透底漆层,再于该第二渗透底漆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且于该整平层上涂布一个水泥强化剂层。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其中,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二渗透底漆层,再于该第二渗透底漆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且于该整平层上涂布一个水泥强化剂层。
其中,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其中,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多个架高螺丝伸入凹槽,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其中,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三接着胶层,再于该第三接着胶层上设置一个第二隔音垫,且于该第二隔音垫上设置一个贴合胶层或一个防水漆层,并于该防水漆层或该贴合胶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或贴附木地板、石英砖或石材。
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采用轻量化的阻隔层,让楼地板上隔音层结构的重量低于现有楼地板上隔音层结构的重量,且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配置而提高补强单元设置的便利性,且补强单元的设置可提升阻隔层与水泥砂压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以及该阻隔层预涂的防水界面接着剂、第二接着胶层,使水泥砂压层中所含的水分不会往下渗流至该第一隔音垫处,确保第一隔音垫的效能以确实提升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支撑承载单元设置于阻隔层的一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设置补强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支撑承载单元设置于阻隔层的另一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a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
1b: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
1c: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
2:楼地板
10:第一渗透底漆层
11:第一接着胶层
12:第一隔音垫
13:第二接着胶层
20:阻隔层
21:防水界面接着剂
22:穿孔
23:凹槽
24:突出部
25:阶梯层
30:支撑承载单元
31:架高螺丝
32:定位部
33:头部
34:螺接部
35:夹臂
40:补强单元
40’:补强单元
41:第一螺旋纹钢条
42:第二螺旋纹钢条
43:螺旋纹钢条网
44:续接器
50:水泥砂压层
60:第二渗透底漆层
61:整平层
62:水泥强化剂层
70:第三接着胶层
71:第二隔音垫
72:贴合胶层
73:木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1a设于楼地板2上并包括一第一渗透底漆层10,该第一渗透底漆层10滚涂于楼地板2上,以及该第一渗透底漆层10上滚涂一第一接着胶层11,该第一接着胶层11上贴附一第一隔音垫12,该第一隔音垫12上滚涂一第二接着胶层13,该第二接着胶层13的顶面黏固一阻隔层20,且该阻隔层20的顶面预涂防水界面接着剂21,并于该阻隔层20上设置伸入该第一隔音垫12的一支撑承载单元30,该支撑承载单元30包括多个架高螺丝31,多个架高螺丝31设于该阻隔层20并伸入该第一隔音垫12,每一架高螺丝31上设置一定位部32,通过定位部32让一补强单元40定位地设于该阻隔层20上,再以弹性树脂水泥橡胶沙浆灌注,于该阻隔层20上形成一水泥砂压层50,该水泥砂压层50覆盖该补强单元40与该阻隔层20,该阻隔层20为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1b于该水泥砂压层50上涂设一第二渗透底漆层60,再于该第二渗透底漆层60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整平层61,且于该整平层61上涂布一水泥强化剂层62。
如图3所示,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1c于该水泥砂压层50上涂设一第三接着胶层70,再于该第三接着胶层70上设置一第二隔音垫71,且于该第二隔音垫71上设置一贴合胶层72或一防水漆层,并于防水漆层或该贴合胶层72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整平层或贴附木地板73、石英砖或石材。
如图4、图5、图7所示,该补强单元40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30的定位部32而平行排列地设于该阻隔层20上。
如图6所示,该补强单元40’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与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42,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42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交错设置而形成一螺旋纹钢条网43,该螺旋纹钢条网43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30的定位部32而设于该阻隔层20上,其中,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平行排列,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42平行排列且垂直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41。
上述中,所述第一螺旋纹钢条41、所述第二螺旋纹钢条42上设置续接器44,另外,该螺旋纹钢条网43可以在工厂预先绑设,或者于施工现场进行绑设,或者在定位于定位部32后再行绑设。
如图7所示,每一架高螺丝31包括一头部33,该头部33的底面形成一螺接部34,该螺接部34伸入该阻隔层20并伸至该第一隔音垫12,所述定位部32固设于该头部33的顶面,且所述定位部32具有相向的两个夹臂35。
上述中,该阻隔层20上形成多个穿孔22,多个穿孔22为等距设置型态或非等距设置型态,以及该阻隔层20的顶面形成与穿孔22连通的凹槽23,且凹槽23呈纵横交叉设置,以及该阻隔层20的顶面形成突出部24,突出部24与该阻隔层20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25。
如图8所示的施工流程图,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1a设于楼地板2上,于施工前先于楼地板2上进行吸尘,再于楼地板2上依序滚涂该第一渗透底漆层10、该第一接着胶层11,再设置该第一隔音垫12于该第一接着胶层11,通过该第一渗透底漆层10与该第一接着胶层11将该第一隔音垫12固设于楼地板上,再于该第一隔音垫12上滚涂该第二接着胶层13,且将该阻隔层20通过该第二接着胶层13而黏固于该第一隔音垫12上,以及该阻隔层20预涂防水界面接着剂21,防水界面接着剂21可为树脂、砂及高岭土三合一混合而成,且添加色料并喷涂于该阻隔层20,具有水泥砂界面接着的效果,且因添加色料,可易于判断该阻隔层20是否喷涂均匀的防水界面接着剂21,待该阻隔层20设置完成后,接着依据需求锁设该支撑承载单元30的架高螺丝31于该阻隔层20,且架高螺丝31的底端伸入该第一隔音垫12,接着设置该补强单元40的第一螺旋纹钢条41于架高螺丝31的定位部32,通过定位部32的两个夹臂35将第一螺旋纹钢条41夹持定位,再灌注水泥砂并覆盖而形成该水泥砂压层50。
进一步参看图9,于形成该水泥砂压层50后,接着于该水泥砂压层50的顶面上依序设置该第二渗透底漆层60、整平层61与水泥强化剂层62。
或者进一步参看图10,于形成该水泥砂压层50后,接着于该水泥砂压层50的顶面依序设置该第三接着胶层70、第二隔音垫71、贴合胶层72与木地板73。
或者于形成该水泥砂压层50后,接着于该水泥砂压层50的顶面依序设置该第三接着胶层70、第二隔音垫71、防水漆层与整平层61。
综上所述,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1a、1b、1c中,该阻隔层20的设置可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将低整体结构的重量,并于该阻隔层20设置该支撑承载单元30,除了可以便利该补强单元40、40’的设置,也可提高该阻隔层20与该第一隔音垫12之间的结合强度,该补强单元40、40’的设置可提高阻隔层20与水泥砂压层50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该阻隔层20形成的突出部24、阶梯层25、凹槽23,也可增加该阻隔层20与该水泥砂压层50之间的结合强度,又该阻隔层20预涂的防水界面接着剂21与该阻隔层20与该第一隔音垫12之间的第二接着胶层13,使水泥砂压层50中所含的水分不会往下渗入该阻隔层20,也不会往下渗流至该第一隔音垫12处,确保该阻隔层20的效能与该第一隔音垫12的效能,以提供良好隔音效果。
1.一种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其设于楼地板上并包括:
一个第一渗透底漆层,其滚涂于楼地板上;
一个第一接着胶层,其滚涂于该第一渗透底漆层上;
一个第一隔音垫,其贴附于该第一接着胶层上;
一个第二接着胶层,其滚涂于该第一隔音垫上;
一个阻隔层,其黏固地设于该第二接着胶层的顶面,且该阻隔层为聚苯乙烯材料,该阻隔层的顶面预涂防水界面接着剂;
一个支撑承载单元,其设于该阻隔层并伸入该第一隔音垫,该支撑承载单元包括多个架高螺丝,多个架高螺丝设于该阻隔层并伸入该第一隔音垫,每一架高螺丝上设置一个定位部;
一个补强单元,其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定位地设于该阻隔层上;
一个水泥砂压层,其为弹性树脂水泥橡胶沙浆灌注形成于该阻隔层上并覆盖该补强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补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平行排列地设于该阻隔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纹钢条上设置续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补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与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交错设置而形成一螺旋纹钢条网,该螺旋纹钢条网通过该支撑承载单元的定位部而设于该阻隔层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平行排列,多个第二螺旋纹钢条平行排列且垂直于多个第一螺旋纹钢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纹钢条、所述第二螺旋纹钢条上设置续接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一架高螺丝包括一头部,该头部的底面形成一螺接部,该螺接部伸入该阻隔层并伸至该第一隔音垫,所述定位部固设于该头部的顶面,且所述定位部具有相向的两个夹臂。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二渗透底漆层,再于该第二渗透底漆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且于该整平层上涂布一个水泥强化剂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二渗透底漆层,再于该第二渗透底漆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且于该整平层上涂布一个水泥强化剂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层上形成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为等距设置或非等距设置,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与穿孔连通的凹槽,且凹槽呈纵横交叉设置,多个架高螺丝伸入凹槽,以及该阻隔层的顶面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该阻隔层的顶面间形成阶梯层。
13.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耐震抗压楼地板上隔音层构造于该水泥砂压层上涂设一个第三接着胶层,再于该第三接着胶层上设置一个第二隔音垫,且于该第二隔音垫上设置一个贴合胶层或一个防水漆层,并于该防水漆层或该贴合胶层上设置以自流平水泥沙浆形成的一个整平层或贴附木地板、石英砖或石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