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frp格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frp承载格栅。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简称frp)格栅又名玻璃钢格板,是一种用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经过特殊的加工复合而成的一种带有许多空格的板状材料,玻璃钢格栅可以作为结构材料,用作有腐蚀环境的地板、地沟盖板、平台、舰艇甲板、楼梯、栈道等,具有耐腐阻燃、无磁绝缘、颜色鲜艳样、有多种样式形式备选等特点,由于frp格栅的强大功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现有的frp格栅结构较为简单,在生活中frp承载格栅往往内嵌在放置格的内部,但是由于放置格略大于frp承载格栅,frp承载格栅在使用时会发生移动,在承载重物时十分不便,frp承载格栅发生晃动时容易造成安全影响,部分frp承载格栅的放置格与frp承载格栅大小相匹配,能够很好的增加了frp承载格栅放置的稳定性,但是对于frp承载格栅进行放入或者取出时都十分困难,不仅工作量较大,同时费时又费力,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普遍不高,因此对于现有frp承载格栅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frp承载格栅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frp承载格栅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rp承载格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frp承载格栅,包括承载格栅主体,所述承载格栅主体的正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格栅孔,所述承载格栅主体正面的右侧和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承载格栅主体的右侧和底部均相对应放置槽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承载格栅主体通过安装孔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外侧壁安装有橡胶套,所述固定扣的端部连接有调节扳手,所述调节扳手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手指握槽。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结构大小与调节扳手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与调节扳手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与调节扳手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所述调节扳手通过轴承与固定扣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指握槽设置有八组,且所述手指握槽的内部结构大小略大于手指的外部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通过轴承与承载格栅主体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frp承载格栅的设计,其中固定扣与承载格栅主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调节扳手和固定扣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通过调节扳手能够很好的将固定扣进行转动调节,由于固定扣呈凸起结构设计,且固定扣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能够很便捷的对承载格栅主体与放置格之间进行卡接,使得承载格栅主体与放置格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增加了承载格栅主体的稳定性,同时在对承载格栅进行取出时,只需要将调节扳手拿起,然后将调节扳手往与固定扣相反的方向按压即可将固定扣由承载格栅主体与放置格内侧壁之间取出,此时承载格栅主体能够通过调节扳手很好的提起并取出,承载格栅主体在放置使用时,调节扳手折叠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能够在承载格栅主体使用时不对经过的物体以及人员起到干扰的影响,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扳手与固定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扣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扣结构侧视图。
图中:1-载格栅主体、2-格栅孔、3-放置槽、4-安装孔、5-固定扣、6-橡胶套、7-调节扳手、8-手指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frp承载格栅,包括承载格栅主体1,承载格栅主体1的正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格栅孔2,承载格栅主体1正面的右侧和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3,承载格栅主体1的右侧和底部均相对应放置槽3开设有安装孔4,承载格栅主体1通过安装孔4安装有固定扣5,固定扣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固定扣5通过轴承与承载格栅主体1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固定扣5的外侧壁安装有橡胶套6,固定扣5的端部连接有调节扳手7,放置槽3的内部结构大小与调节扳手7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固定扣5与调节扳手7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固定扣5与调节扳手7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调节扳手7通过轴承与固定扣5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调节扳手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手指握槽8,手指握槽8设置有八组,且手指握槽8的内部结构大小略大于手指的外部结构,通过frp承载格栅的设计,其中固定扣5与承载格栅主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调节扳手7和固定扣5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通过调节扳手7能够很好的将固定扣5进行转动调节,由于固定扣5呈凸起结构设计,且固定扣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能够很便捷的对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之间进行卡接,使得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增加了承载格栅主体1的稳定性,同时在对承载格栅主体1进行取出时,只需要将调节扳手7拿起,然后将调节扳手7往与固定扣5相反的方向按压即可将固定扣5由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内侧壁之间取出,此时承载格栅主体1能够通过调节扳手7很好的提起并取出,承载格栅主体1在放置使用时,调节扳手7折叠放置在放置槽3的内部,能够在承载格栅主体1使用时不对经过的物体以及人员起到干扰的影响,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frp承载格栅时,首先将frp承载格栅放置在放置格的内部,然后将调节扳手7逆时针旋转,将固定扣5滑动卡接至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之间,将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的内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将调节扳手7折叠存放在放置槽3的内部即可,当需要对承载格栅主体1取出时,将调节扳手7取出,然后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扳手7,将固定扣5取出,然后握住调节扳手7将承载格栅主体1提起即可,整个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通过frp承载格栅的设计,其中固定扣5与承载格栅主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调节扳手7和固定扣5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通过调节扳手7能够很好的将固定扣5进行转动调节,由于固定扣5呈凸起结构设计,且固定扣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能够很便捷的对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之间进行卡接,使得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增加了承载格栅主体1的稳定性,同时在对承载格栅主体1进行取出时,只需要将调节扳手7拿起,然后将调节扳手7往与固定扣5相反的方向按压即可将固定扣5由承载格栅主体1与放置格内侧壁之间取出,此时承载格栅主体1能够通过调节扳手7很好的提起并取出,承载格栅主体1在放置使用时,调节扳手7折叠放置在放置槽3的内部,能够在承载格栅主体1使用时不对经过的物体以及人员起到干扰的影响,与现有的frp承载格栅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frp承载格栅整体的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frp承载格栅,包括承载格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格栅主体(1)的正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格栅孔(2),所述承载格栅主体(1)正面的右侧和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承载格栅主体(1)的右侧和底部均相对应放置槽(3)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承载格栅主体(1)通过安装孔(4)安装有固定扣(5),所述固定扣(5)的外侧壁安装有橡胶套(6),所述固定扣(5)的端部连接有调节扳手(7),所述调节扳手(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手指握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的内部结构大小与调节扳手(7)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5)与调节扳手(7)呈相互垂直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5)与调节扳手(7)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所述调节扳手(7)通过轴承与固定扣(5)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握槽(8)设置有八组,且所述手指握槽(8)的内部结构大小略大于手指的外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承载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5)通过轴承与承载格栅主体(1)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