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0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发展的今天,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并同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中楼面也能够经过预制在与地面接触拼接,传统的楼面多为表面平摊的块状或板状结构,为了更好的提高绿化面积,现有在模块化构件表面设置绿色植物的预装构件

在倡导绿色生活的今天,模块化的绿色装配建筑已经逐渐流行起来,绿色装配建筑一般时在建筑装配完成后,在楼面表面再铺设一层含水泥土,并且通过养殖绿色观察植物来达到的提高观感的目的,并且能够通过绿植的光合作用排放氧气,用以提高建筑内氧气含量以及生态环境,但楼面构件在装配时一般不考虑抗腐蚀能力,绿植根部如果通过楼面缝隙进入楼板内就会导致楼板缝隙被绿植根部持续扩大,影响到装配楼面内的安全性,缺绿植在楼面表面收拢效果不足,缺乏一定的支撑能力,无法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楼面构件在装配时一般不考虑抗腐蚀能力,绿植根部如果通过楼面缝隙进入楼板内就会导致楼板缝隙被绿植根部持续扩大,影响到装配楼面内的安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包括楼面本体,所述楼面本体两侧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楼面本体顶部设有若干养殖机构,所述养殖机构一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楼面本体底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活动连接有抗菌垫和防潮垫;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嵌设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螺纹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嵌设于水箱顶部,所述螺纹柱穿过楼面本体顶部开设的通孔延伸至楼面本体底部,所述固定套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凹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内腔通过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所述养殖机构包括限位胶座,限位胶座卡接在楼面本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内,所述限位胶座顶部开设有出苗孔,所述限位胶座内腔底部套接有吸水柱,所述吸水柱与水箱顶部相连通,所述限位胶座一侧贴合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放置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挤压块和放置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胶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一侧卡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嵌设于通槽内腔一侧,所述固定板顶部与通槽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滑槽内腔开设的第二凹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板为弹力塑胶板,且限位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卡接有卡球,所述卡球一侧与楼面本体一侧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球一侧开设有开槽,且卡球为弹力塑胶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抗菌垫为远红外颗粒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潮垫为海绵吸水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抗菌垫和防潮垫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楼面本体内腔两侧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一侧连通有加水管,且加水管顶端嵌设于楼面本体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内腔的直径与第二滑杆的直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套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固定套为防潮塑胶构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限位胶座和楼面本体,当楼面本体装配完成后,能够通过将绿植植株通过出苗孔置入限位胶座内,并且限位胶座能够通过填充一定量的养殖土来供给绿植生产需要的营养素,并且当绿植与限位胶座装配后,限位胶座能够卡入楼面本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内,第二滑杆复位卡入卡块内腔对卡块以及限位胶座进行卡接限位,并且限位胶座能够通过底部吸水柱向水箱内吸收绿植营养液,限位胶座能够对绿植根部进行限位,避免绿植根部侵蚀楼面本体内腔空间,提供对绿植的限位管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对绿植维护管养难度,保证绿色建筑装配式楼面的绿植生态稳定性,满足装配使用需要。

2、本实用新型中,当绿植植株自限位胶座内长出后,绿植能够进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板内,限位板能够对绿植进行限位固定,第一弹簧能够对限位板进行限位支撑适配限位板在固定套内相对位置的调节需要,螺纹柱转动能够带动螺纹帽向上移动拉动固定板和固定套在绿植植株外滑动,避免绿植持续生产缺乏扶持而倾倒,进而能够有效适配多样化绿植的种植栽培需要,提高绿化墙面本体的多样性,满足装配式建筑需要的适配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且楼面本体底部的防潮垫能够有效抵御水汽侵蚀,抗菌垫能够抵御细菌微生物侵蚀对底部的装配主体造成腐蚀,同时限位胶座能够对泥土进行封闭,避免限位胶座为泥土内细菌浸入楼面本体内腔,提高防潮垫抵御水汽侵蚀的效果,保证底部连接的装配建筑本体固定限位的稳定性,提高楼面本体对植株培育的耐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图1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固定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固定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的限位胶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楼面本体;2、支撑机构;201、固定套;202、限位板;203、连接杆;204、第一凹槽;205、第一弹簧;206、第一把手;207、螺纹柱;208、螺纹帽;209、固定板;210、通孔;211、第一转轴;212、第一轴承;213、第三弹簧;3、养殖机构;301、出苗孔;302、限位胶座;303、吸水柱;304、通槽;305、挤压块;306、伸缩杆;307、第四弹簧;308、放置槽;309、卡块;310、第二滑杆;311、第二滑套;312、第一滑槽;313、第一滑块;314、第二把手;315、第二弹簧;316、第二凹槽;4、连接机构;401、卡座;402、卡球;403、开槽;404、卡槽;5、水箱;6、抗菌垫;7、防潮垫;8、第二滑块;9、第二滑槽;10、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包括楼面本体1,所述楼面本体1两侧均设有连接机构4,所述楼面本体1顶部设有若干养殖机构3,所述养殖机构3一侧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楼面本体1底部设有水箱5;

所述养殖机构3包括限位胶座302,限位胶座302卡接在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槽304内,所述限位胶座302顶部开设有出苗孔301,所述限位胶座302内腔底部套接有吸水柱303,所述吸水柱303与水箱5顶部相连通,所述限位胶座302一侧贴合有挤压块305,所述挤压块305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6,所述固定板209顶部开设有若干放置槽308,所述伸缩杆306一端与放置槽30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06外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307,所述第四弹簧307两端分别与挤压块305和放置槽30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胶座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09,所述卡块309一侧卡接有第二滑杆310,所述第二滑杆310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311,所述第二滑套311嵌设于通槽304内腔一侧,所述固定板209顶部与通槽304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312,所述第一滑槽3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13,所述第一滑块31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314,所述第一滑块31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5,所述第二弹簧315与第一滑槽312内腔开设的第二凹槽316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卡座401,所述卡座401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4,所述卡槽404内腔卡接有卡球402,所述卡球402一侧与楼面本体1一侧相贴合,所述卡球402一侧开设有开槽403,且卡球402为弹力塑胶球,所述水箱5一侧连通有加水管10,且加水管10顶端嵌设于楼面本体1顶部,所述卡块309内腔的直径与第二滑杆310的直径相等。

实施方式具体为:楼面本体1能够通过拉扯卡球402卡入卡座401内卡槽404中,从而通过对卡座401的装配能够对楼面本体1进行装配安装,方便将楼面本体1与楼层装配框体进行装配,当楼面本体1装配完成后,能够通过将绿植植株通过出苗孔301置入限位胶座302内,并且限位胶座302能够通过填充一定量的养殖土来供给绿植生产需要的营养素,并且当绿植与限位胶座302装配后,限位胶座302能够卡入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槽304内,并且限位胶座302一侧卡块309与第二滑杆310处于相对位置时,能够通过拉动第二把手314带动第一滑块313在第一滑槽312内滑动,第一滑块313通过在第一滑槽312内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第二滑杆310发生偏移晃动,第一滑块313移动挤压第二弹簧315,第二弹簧315受力进入第二凹槽316内,松开第一滑块313后,第二弹簧315能够利用自身拉力带动第一滑块313以及第二滑杆310复位卡入卡块309内腔,从而对卡块309以及限位胶座302进行卡接限位,同时挤压块305能够受力移入放置槽308内,伸缩杆306受力缩短挤压第四弹簧307,第四弹簧307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挤压块305以及限位胶座302进行挤压固定,保证绿植以及限位胶座302固定稳定性,同时拉动第二把手314即可对卡块309进行拆卸,并且当限位胶座302装配后能够根据需要对限位胶座302以及内部绿植进行更换清理,并且限位胶座302能够通过底部吸水柱303向水箱5内吸收绿植营养液,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5内加水从而对绿植根部提供供给,限位胶座302能够对绿植根部进行限位,避免绿植根部侵蚀楼面本体1内腔空间,提供对绿植的限位管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对绿植维护管养难度,保证绿色建筑装配式楼面的绿植生态稳定性,满足装配使用需要。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套201,所述固定套2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9,所述固定板209顶部嵌设有螺纹帽208,所述螺纹帽20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7,所述螺纹柱20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06,所述螺纹柱20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1,所述第一转轴211外侧壁套设有第一轴承212,所述第一轴承212嵌设于水箱5顶部,所述螺纹柱207穿过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孔210延伸至楼面本体1底部,所述固定套201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一端通过第一弹簧205与第一凹槽204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3内腔通过第三弹簧213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

所述固定套201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固定套201为防潮塑胶构件。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绿植植株自限位胶座302内长出后,绿植能够进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板202内,限位板202能够对绿植进行限位固定,并且当从绿植持续生长时,限位板202能够通过内侧连接的第三弹簧213向两侧张开适配绿植底部制成,并且限位板202能够通过一侧连接杆203在紧密配合的第一凹槽204内移动,移动时能够拉动第一弹簧205,第一弹簧205能够对限位板202进行限位支撑,从而能够适配限位板202在固定套201内相对位置的调节需要,并且通过拧动第一把手206带动螺纹柱207在螺纹帽208内转动,螺纹柱207转动能够带动底部第一转轴211在第一轴承212内转动,避免螺纹柱207转动时与底部水箱5分离,保证螺纹柱207的支撑固定能力,螺纹柱207转动带动一侧螺纹帽208向上移动,螺纹帽208移动能够拉动固定板209移动,固定板209移动能够拉动固定套201在绿植植株外滑动,固定套201移动后能够适配绿植植株的竖直向生长高度,同时通过固定套201进行限位支撑,避免绿植持续生产缺乏扶持而倾倒,进而能够有效适配多样化绿植的种植栽培需要,提高绿化墙面本体的多样性,满足装配式建筑需要的适配能力。

所述抗菌垫6为远红外颗粒胶垫,所述防潮垫7为海绵吸水垫,所述抗菌垫6和防潮垫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8,且楼面本体1内腔两侧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9内,所述水箱5底部活动连接有抗菌垫6和防潮垫7。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绿植铺设且楼面本体1装配后,且楼面本体1底部的防潮垫7能够有效抵御水汽侵蚀,抗菌垫6能够抵御细菌微生物侵蚀对底部的装配主体造成腐蚀,同时限位胶座302能够对泥土进行封闭,避免限位胶座302为泥土内细菌浸入楼面本体1内腔,提高防潮垫7抵御水汽侵蚀的效果,保证底部连接的装配建筑本体固定限位的稳定性,且抗菌垫6以及防潮垫7能够通过两侧第二滑块8从第二滑槽9内移出,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抗菌垫6以及防潮垫7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适配性,并且在能够方便后续更换维护装配,提高楼面本体1对植株培育的耐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楼面本体1装配完成后,能够通过将绿植植株通过出苗孔301置入限位胶座302内,当绿植与限位胶座302装配后,限位胶座302能够卡入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槽304内,并且限位胶座302一侧卡块309与第二滑杆310处于相对位置时,能够通过拉动第二把手314带动第一滑块313在第一滑槽312内滑动,第一滑块313通过在第一滑槽312内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第二滑杆310发生偏移晃动,第一滑块313移动挤压第二弹簧315,第二弹簧315受力进入第二凹槽316内,松开第一滑块313后,第二弹簧315能够利用自身拉力带动第一滑块313以及第二滑杆310复位卡入卡块309内腔,从而对卡块309以及限位胶座302进行卡接限位,同时挤压块305能够受力移入放置槽308内,伸缩杆306受力缩短挤压第四弹簧307,第四弹簧307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挤压块305以及限位胶座302进行挤压固定,同时拉动第二把手314即可对卡块309进行拆卸。

当绿植植株自限位胶座302内长出后,绿植能够进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板202内,限位板202能够对绿植进行限位固定,并且当从绿植持续生长时,限位板202能够通过内侧连接的第三弹簧213向两侧张开适配绿植底部制成,并且限位板202能够通过一侧连接杆203在紧密配合的第一凹槽204内移动,移动时能够拉动第一弹簧205,第一弹簧205能够对限位板202进行限位支撑,并且通过拧动第一把手206带动螺纹柱207在螺纹帽208内转动,螺纹柱207转动能够带动底部第一转轴211在第一轴承212内转动,避免螺纹柱207转动时与底部水箱5分离,保证螺纹柱207的支撑固定能力,螺纹柱207转动带动一侧螺纹帽208向上移动,螺纹帽208移动能够拉动固定板209移动,固定板209移动能够拉动固定套201在绿植植株外滑动,固定套201移动后能够适配绿植植株的竖直向生长高度。

当绿植铺设且楼面本体1装配后,且楼面本体1底部的防潮垫7能够有效抵御水汽侵蚀,抗菌垫6能够抵御细菌微生物侵蚀对底部的装配主体造成腐蚀,同时限位胶座302能够对泥土进行封闭,避免限位胶座302为泥土内细菌浸入楼面本体1内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包括楼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面本体(1)两侧均设有连接机构(4),所述楼面本体(1)顶部设有若干养殖机构(3),所述养殖机构(3)一侧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楼面本体(1)底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底部活动连接有抗菌垫(6)和防潮垫(7);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套(201),所述固定套(2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9),所述固定板(209)顶部嵌设有螺纹帽(208),所述螺纹帽(20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7),所述螺纹柱(20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06),所述螺纹柱(20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1),所述第一转轴(211)外侧壁套设有第一轴承(212),所述第一轴承(212)嵌设于水箱(5)顶部,所述螺纹柱(207)穿过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孔(210)延伸至楼面本体(1)底部,所述固定套(201)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一端通过第一弹簧(205)与第一凹槽(204)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3)内腔通过第三弹簧(213)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

所述养殖机构(3)包括限位胶座(302),限位胶座(302)卡接在楼面本体(1)顶部开设的通槽(304)内,所述限位胶座(302)顶部开设有出苗孔(301),所述限位胶座(302)内腔底部套接有吸水柱(303),所述吸水柱(303)与水箱(5)顶部相连通,所述限位胶座(302)一侧贴合有挤压块(305),所述挤压块(305)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6),所述固定板(209)顶部开设有若干放置槽(308),所述伸缩杆(306)一端与放置槽(30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06)外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307),所述第四弹簧(307)两端分别与挤压块(305)和放置槽(30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胶座(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09),所述卡块(309)一侧卡接有第二滑杆(310),所述第二滑杆(310)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311),所述第二滑套(311)嵌设于通槽(304)内腔一侧,所述固定板(209)顶部与通槽(304)一侧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312),所述第一滑槽(3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13),所述第一滑块(31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314),所述第一滑块(31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5),所述第二弹簧(315)与第一滑槽(312)内腔开设的第二凹槽(316)内腔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2)为弹力塑胶板,且限位板(202)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卡座(401),所述卡座(401)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4),所述卡槽(404)内腔卡接有卡球(402),所述卡球(402)一侧与楼面本体(1)一侧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球(402)一侧开设有开槽(403),且卡球(402)为弹力塑胶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垫(6)为远红外颗粒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垫(7)为海绵吸水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垫(6)和防潮垫(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8),且楼面本体(1)内腔两侧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9)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一侧连通有加水管(10),且加水管(10)顶端嵌设于楼面本体(1)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9)内腔的直径与第二滑杆(310)的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01)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固定套(201)为防潮塑胶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室内楼面,属于装配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楼面本体,所述楼面本体两侧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楼面本体顶部设有若干养殖机构,所述养殖机构一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楼面本体底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活动连接有抗菌垫和防潮垫,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限位胶座和楼面本体,并且限位胶座能够通过底部吸水柱向水箱内吸收绿植营养液,限位胶座能够对绿植根部进行限位,避免绿植根部侵蚀楼面本体内腔空间,提供对绿植的限位管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对绿植维护管养难度,保证绿色建筑装配式楼面的绿植生态稳定性,满足装配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伟;俞旭光;徐金虎;赵越;李广;王文武;郑强;赵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