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空地坪装置。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的地基土质一般为软土地基,特别在建造大型厂房时,软土地基对其大空间地坪的做法尤其重要;由于软体地基土具有较大压缩性,地坪在不作处理的情况下有较大的沉降,而主体结构一般为桩基础,沉降较小,因此在基础位置一定范围的地坪沉降也较小,形成沉降差,因此大空间的地坪会形成“锅底型”的地坪,会大大的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在沉降过程中能达到整体地坪沉降一致的架空地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架空地坪装置包括主体地基基础,通过所述主体地基基础围成若干个用于浇筑地坪的框架平台,所述主体地基基础内设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桩基,在每一框架平台内设有封闭式结构的架空基础,并位于所述主体地基基础内侧,相邻框架平台之间的两架空基础之间留有架空腔,且所述架空基础与外墙之间留有架空腔;所述架空基础上一体浇筑成型有地坪,且所述地坪与所述外墙之间留有间隙a。
作为优选,所述架空基础包括底座、实心砖墙、基础梁,所述底座一体浇筑成型并固定在所述框架平台的地基基础上,所述实心砖墙砌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基础梁一体浇筑于所述实心砖墙上方;且所述底座、实心砖墙、基础梁三者间的内部通过柱钢筋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梁内的钢筋与所述地坪内的地坪钢筋捆扎一起,并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地基基础由依次从下往上分布的石块层、碎石层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层位于架空基础内侧,且碎石层的底面与基础梁的底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地坪与所述外墙之间的间隙a宽度为50mm。
作为优选,所述架空基础的实心砖墙与所述主体地基基础之间的间距b为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架空地坪装置,在主体地基基础位置一定范围内的地坪通过架空基础并与主体结构脱开,并在地坪下方预留架空腔,从而在整个沉降过程中达到整体地坪沉降一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架空地坪装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主体地基基础;2、框架平台;3、架空基础;4、架空腔;5、外墙;6、地坪;7、地基基础;11、桩基;31、底座;32、实心砖墙;33、基础梁;34、柱钢筋;61、地坪钢筋;71、石块层;72、碎石层;33-1、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地基基础1,通过主体地基基础1围成若干个用于浇筑地坪的框架平台2,主体地基基础1内设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桩基11,通过桩基11使得主体地基基础1更加的稳固,在每一框架平台2内设有封闭式结构的架空基础3,并位于主体地基基础1内侧;如附图2所示,相邻框架平台2之间的两架空基础3之间留有架空腔4,该位置上的架空腔4位于主体地基基础1上;如附图3所示,架空基础3与外墙5之间留有架空腔4;架空基础3上一体浇筑成型有地坪6,且地坪6与外墙5之间留有间隙a;通过本架空地坪装置,在主体地基基础位置一定范围内的地坪通过架空基础并与主体结构脱开,并在地坪下方预留架空腔,从而在整个沉降过程中达到整体地坪沉降一致的效果。
如附图2、3所示,架空基础3包括底座31、实心砖墙32、基础梁33,底座31通过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并固定在框架平台2的地基基础7上,实心砖墙32砌于底座31上平面的中心位置处,基础梁33一体浇筑于实心砖墙32上方;且底座31、实心砖墙32、基础梁33三者间的内部通过柱钢筋34连接固定;这样的结构使得架空基础在使用中更为稳固。
为使地坪与架空基础3成为一体化,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更为稳固,基础梁33内的钢筋33-1与地坪6内的地坪钢筋61捆扎一起,并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地基基础7由依次从下往上分布的石块层71、碎石层72构成;碎石层72位于架空基础3内侧,且碎石层72的底面与基础梁33的底面平齐,这样既能便于地坪的浇筑,又能使地坪主体下方的基础做了处理,使得地坪与架空基础在整体沉降过程中,不会出现沉降差。
地坪6与外墙5之间的间隙a宽度为50mm;留有的间隙是为了地坪与外墙脱开,避免桩基础侧的主体地基基础1沉降较小,而地坪主体沉降较大,架空基础3的实心砖墙32与主体地基基础1之间的间距b为1000mm,且主体地基基础1与地坪的下底面间也留有一定的空隙,这样使得地坪在沉降过程中,位于主体地基基础1上方的地坪也会随同沉降,从而在整个沉降过程中达到整体地坪沉降一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架空地坪装置,包括主体地基基础(1),通过所述主体地基基础(1)围成若干个用于浇筑地坪的框架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地基基础(1)内设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桩基(11),在每一框架平台(2)内设有封闭式结构的架空基础(3),并位于所述主体地基基础(1)内侧,相邻框架平台(2)之间的两架空基础(3)之间留有架空腔(4),且所述架空基础(3)与外墙(5)之间留有架空腔(4);所述架空基础(3)上一体浇筑成型有地坪(6),且所述地坪(6)与所述外墙(5)之间留有间隙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基础(3)包括底座(31)、实心砖墙(32)、基础梁(33),所述底座(31)一体浇筑成型并固定在所述框架平台(2)的地基基础(7)上,所述实心砖墙(32)砌于所述底座(31)上,所述基础梁(33)一体浇筑于所述实心砖墙(32)上方;且所述底座(31)、实心砖墙(32)、基础梁(33)三者间的内部通过柱钢筋(34)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梁(33)内的钢筋(33-1)与所述地坪(6)内的地坪钢筋(61)捆扎一起,并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基础(7)由依次从下往上分布的石块层(71)、碎石层(72)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72)位于架空基础(3)内侧,且碎石层(72)的底面与基础梁(33)的底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坪(6)与所述外墙(5)之间的间隙a宽度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地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基础(3)的实心砖墙(32)与所述主体地基基础(1)之间的间距b为1000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