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乘坐汽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汽车座椅作为乘客乘坐的直接载体,其舒适及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乘坐感受,汽车座椅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头枕的头枕管。
现有一种汽车头枕管,如图1所示,包括头枕架0,头枕架0截面呈u形,头枕架0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01,两个安装槽01内分别焊接有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长度方向均与头枕架0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头枕架0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04,第一安装管02靠近安装板04一端上远离头枕架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让位口021,第二安装管03靠近安装板04一端上靠近头枕架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让位口031。
焊接时,一般会将头枕架放置在支撑块上对头枕架进行定位,然后将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分别放置在两个安装槽内,再进行焊接。由于头枕架截面呈u形,在定位过程中容易使头枕架卡在支撑块上,难以将焊接后的头枕架从支撑块上取下,使用过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将焊接后的头枕架从支撑块上取下,使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板,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组件,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第二支撑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卸料杆,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驱动件与卸料杆连接,并用于驱动卸料杆竖直移动,卸料杆竖直设置在驱动杆顶部,卸料杆的顶端穿过第二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先将头枕架水平放置在支撑块上,支撑块恰好卡入头枕架底部的u形槽内,并与头枕架的侧面抵接,支撑块对头枕架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同时使头枕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对头枕架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焊接完毕后,驱动件驱动卸料杆竖直向上移动,并将焊接好的头枕架竖直向上顶起,使支撑块从头枕架内取出,并使头枕架与支撑块分离,从而便于将头枕架从支撑块上取下,使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气缸、第一压杆和第一连杆,第一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压杆的一端与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压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压紧气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将头枕架水平放置在支撑块上,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带动第一压杆靠近第一压紧气缸的一端竖直向上转动,在第一连杆的限制作用下,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压紧气缸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带动第一压杆远离第一压紧气缸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压紧在头枕架的两端上,从而实现对头枕架的压紧作用,防止头枕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错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驱动气缸以及在第三支撑架上水平滑动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滑动方向均沿着靠近或远离定位板的方向,驱动气缸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的滑动方向相同,且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先将头枕架水平放置在支撑块上,然后分别将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放置在头枕架上的两个安装槽内,并使第一安装管和第一安装管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定位板抵接,然后使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三支撑架上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滑动,使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安装管远离定位板的一端抵接,并使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安装管远离定位板的一端抵接,从而对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起到定位作用,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定位板一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插块,第一插块与第一让位口相适配,第二定位块靠近定位板一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插块,第二插块与第二让位口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三支撑架上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滑动时,会带动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一插块插入第一让位口内,并使第二插块插入第二让位口内,从而对第一让位口和第二让位口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第一让位口或第二让位口的位置发生错位,进一步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的内径相同,第二定位块靠近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的内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三支撑架上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滑动,使第一定位杆水平插入第一安装管内,并使第二定位杆水平插入第二安装管内,从而进一步对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防止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在焊接时发生错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滑轨,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的滑动方向相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轨上的滑块分别与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支撑架上设置两个滑轨,并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均设置滑块,当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三支撑架上向靠近或远离定位板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会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水平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第三支撑架的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气缸、连接条、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限位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限位气缸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的滑动方向相同,连接条固定设置在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固定设置在连接条上,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穿设在定位板上,并与定位板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柱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的内径相同,第二限位柱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的内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当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分别放置在头枕架上的两个安装槽后,使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远离安装板的与一端均与定位板抵接,此时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连接条带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向靠近头枕架的一侧移动,并使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在定位板上水平滑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一安装管内,对第一安装管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同时使第二限位柱插入第二安装管内,对第二安装管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使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的焊接过程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平行,第二支撑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与头枕架相适配,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头枕架的长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先将头枕架水平放置在支撑块上,支撑块恰好卡入头枕架底部的u形槽内,并与头枕架的侧面抵接,支撑块对头枕架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同时使头枕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对头枕架起到限位作用,然后第一压紧组件对头枕架进行压紧,然后分别将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放置在头枕架上的两个安装槽内,并使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均与定位板抵接,然后定位组件对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进行定位,实现对头枕管、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的定位作用,提高了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头枕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错位或变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三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四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设置两个第四支撑架,能够对头枕架上的两个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头枕架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四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压紧气缸、第二压杆和第二连杆,第二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二压杆的一端与第二压紧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压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压紧气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使安装板水平放置在第四支撑架上,第二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带动第二压杆靠近第二压紧气缸的一端竖直向上转动,在第二连杆的限制作用下,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压紧气缸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带动第二压杆远离第二压紧气缸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压紧在头枕架上,从而实现对头枕架的压紧作用,防止头枕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错位,进一步提高头枕管的焊接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卸料组件,驱动件驱动卸料杆竖直向上移动,并将焊接好的头枕架竖直向上顶起,使支撑块从头枕架内取出,从而便于将头枕架从支撑块上取下,使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通过设置第一压紧组件,第一压紧气缸第一压杆靠近第一压紧气缸的一端竖直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压杆远离第一压紧气缸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压紧在头枕架上,实现对头枕架的压紧作用,进一步提高头枕管的焊接精度;
通过设置定位组件,驱动件驱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三支撑架上滑动,使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安装管抵接,使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安装管抵接,并使第一插块插入第一让位口内,第二插块插入第二让位口内,从而对第一让位口和第二让位口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限位组件,限位气缸使连接条带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向靠近头枕架的一侧移动,并使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一安装管内,第二限位柱插入第二安装管内,对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头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显示限位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了显示第一压紧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了显示第一插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头枕架;01、安装槽;02、第一安装管;021、第一让位口;03、第二安装管;031、第二让位口;04、安装板;1、底座;2、第一支撑架;21、定位板;3、第二支撑架;31、支撑块;32、限位板;4、第三支撑架;41、滑轨;5、定位组件;51、驱动气缸;52、第一定位块;521、第一插块;522、第一定位杆;5221、让位槽;523、滑块;53、第二定位块;531、第二插块;532、第二定位杆;6、限位组件;61、限位气缸;62、连接条;63、第一限位柱;64、第二限位柱;7、第一压紧组件;71、第一压紧气缸;72、第一压杆;73、第一固定块;74、第一连杆;8、第四支撑架;9、第二压紧组件;91、第二压紧气缸;92、第二压杆;93、第二固定块;94、第二连杆;10、卸料组件;101、卸料气缸;102、卸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用于对头枕管进行定位,参照图1,头枕管包括头枕架0,头枕架0截面呈u形,头枕架0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01,两个安装槽01内分别焊接有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长度方向均与头枕架0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头枕架0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04,第一安装管02靠近安装板04一端上远离头枕架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让位口021,第二安装管03靠近安装板04一端上靠近头枕架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让位口031。
参照图2,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3靠近第三支撑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6,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7,第三支撑架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第四支撑架8上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9。
参照图3,第一支撑架2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板21,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气缸61、连接条62、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限位气缸6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并位于定位板21远离第二支撑架3的一侧,限位气缸61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21垂直,连接条62固定设置在限位气缸61的活塞杆上,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均固定设置在连接条62上,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的长度方向均与限位气缸6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均穿设在定位板21上,并与定位板21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柱63靠近第二支撑架3一端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02的内径相同,第二限位柱64靠近第二支撑架3一端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03的内径相同。
焊接时,将头枕管放置在第二支撑架3上,使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远离安装板04的一端均与定位板21抵接,此时限位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使连接条62带动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均向靠近头枕架0的一侧移动,并使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在定位板21上水平滑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63插入第一安装管02内,第二限位柱64插入第二安装管03内,对第一安装管02和第二安装管03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3,第二支撑架3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21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架3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块31,支撑块31与头枕架0相适配,第二支撑架3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2,两个限位板32之间的距离与头枕架0的长度相同。第一压紧组件7设置有三组,且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3的两端和中间,参照图4,第一压紧组件7包括第一压紧气缸71、第一压杆72、第一固定块73和第一连杆74,第一压紧气缸71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压杆72的一端与第一压紧气缸71的活塞杆铰接,第一固定块73固定设置在第一压紧气缸71上,第一连杆74的一端与第一压杆7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73铰接。
焊接时,将头枕架0水平放置在支撑块31上,支撑块31恰好卡入头枕架0底部的u形槽内,并与头枕架0的侧面抵接,支撑块31对头枕架0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同时使头枕架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32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对头枕架0起到限位作用,然后第一压紧气缸7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带动第一压杆72靠近第一压紧气缸71的一端竖直向上转动,此时第一连杆74远离第一压紧气缸71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带动第一压杆72远离第一压紧气缸71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压紧在头枕架0的两端上,对头枕架0起到压紧作用,防止头枕架0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错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3,第二支撑架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卸料组件10,卸料组件10包括驱动件和卸料杆102,驱动件为卸料气缸101,卸料气缸101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卸料杆102竖直设置在驱动杆顶部,卸料气缸101的活塞杆与卸料杆102的底端固定连接,卸料杆102的顶端穿过第二支撑架3和支撑块31。
焊接时,卸料杆102的顶端与头枕架0抵接,从而对头枕架0起到支撑作用;焊接完毕后,卸料气缸101驱动卸料杆102竖直向上移动,并将焊接好的头枕架0竖直向上顶起,使支撑块31从头枕架0内取出,并使头枕架0与支撑块31分离,从而便于将头枕架0从支撑块31上取下,使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参照图3,第四支撑架8位于第二支撑架3靠近第三支撑架4的一侧,第四支撑架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三支撑架4的两侧。第二压紧组件9包括第二压紧气缸91、第二压杆92、第二固定块93和第二连杆94,第二压紧气缸91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第二压杆92的一端与第二压紧气缸91的活塞杆铰接,第二固定块93固定设置在第二压紧气缸91上,第二连杆94的一端与第二压杆9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93铰接。
焊接时,使安装板04水平放置在第四支撑架8上,第二压紧气缸9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带动第二压杆92靠近第二压紧气缸91的一端竖直向上转动,此时第二连杆94远离第二压紧气缸91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带动第二压杆92远离第二压紧气缸91的一端向下转动并压紧在安装板04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头枕架0的压紧作用,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3,第三支撑架4位于第二支撑架3远离第一支撑架2的一侧,定位组件5包括驱动件、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驱动件为驱动气缸51,驱动气缸51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架4上,驱动气缸51的长度方向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架3和方向,驱动气缸5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定位块52、第二定位块53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均位于驱动气缸51靠近第二支撑架3的一侧,第三支撑架4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滑轨41,滑轨41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气缸51的长度方向相同,滑轨4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23,两个滑轨41上的滑块523分别与第一定位块52、第二定位块53固定连接。
参照图3和图5,第一定位块52靠近定位板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杆522,第一定位杆522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02的内径相同,第二定位块53靠近定位板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杆532,第二定位杆532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03的内径相同,第一定位杆522和第二定位杆532的两侧均开设有让位槽5221。第一定位块52靠近定位板21一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插块521,第一插块521与第一让位口021相适配,第二定位块53靠近定位板21一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插块531,第二插块531与第二让位口031相适配。
焊接时,将头枕架0水平放置在支撑块31上,使第一安装管02和第一安装管02远离安装板04的一端与定位板21抵接,驱动气缸51驱动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在第三支撑架4上向靠近定位板21的一侧移动,并带动滑块523在滑轨41上滑动,从而使第一定位杆522水平插入第一安装管02内,第二定位杆532水平插入第二安装管03内,并使第一定位块52与第一安装管02远离定位板21的一端抵接,第二定位块53与第二安装管03远离定位板21的一端抵接,同时使第一插块521插入第一让位口021内,第二插块531插入第二让位口031内,从而实现对第一让位口021和第二让位口031的定位作用,避免第一让位口021或第二让位口031的位置发生错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焊接时,将头枕架0水平放置在支撑块31上,支撑块31恰好卡入头枕架0底部的u形槽内,并与头枕架0的侧面抵接,支撑块31对头枕架0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同时使头枕架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32相互靠近的侧面抵接,对头枕架0起到限位作用;焊接完毕后,卸料气缸101驱动卸料杆102竖直向上移动,并将焊接好的头枕架0竖直向上顶起,使支撑块31从头枕架0内取出,并使头枕架0与支撑块31分离,从而便于将头枕架0从支撑块31上取下,使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2)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板(21),第三支撑架(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第二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31),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7),第二支撑架(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卸料组件(10),卸料组件(10)包括驱动件和卸料杆(102),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驱动件与卸料杆(102)连接,并用于驱动卸料杆(102)竖直移动,卸料杆(102)竖直设置在驱动杆顶部,卸料杆(102)的顶端穿过第二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7)包括第一压紧气缸(71)、第一压杆(72)和第一连杆(74),第一压紧气缸(7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压杆(72)的一端与第一压紧气缸(71)的活塞杆铰接,第一连杆(74)的一端与第一压杆(7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压紧气缸(7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驱动气缸(51)以及在第三支撑架(4)上水平滑动的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的滑动方向均沿着靠近或远离定位板(21)的方向,驱动气缸(5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52)的滑动方向相同,且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定位块(52)、第二定位块(5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2)靠近定位板(21)一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插块(521),第一插块(521)与第一让位口(021)相适配,第二定位块(53)靠近定位板(21)一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插块(531),第二插块(531)与第二让位口(031)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2)靠近定位板(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杆(522),第一定位杆(522)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02)的内径相同,第二定位块(53)靠近定位板(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杆(532),第二定位杆(532)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03)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架(4)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滑轨(41),滑轨(4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52)的滑动方向相同,滑轨(4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23),两个滑轨(41)上的滑块(523)分别与第一定位块(52)、第二定位块(5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气缸(61)、连接条(62)、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限位气缸(6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限位气缸(6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块(52)的滑动方向相同,连接条(62)固定设置在限位气缸(61)的活塞杆上,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均固定设置在连接条(62)上,第一限位柱(63)和第二限位柱(64)均穿设在定位板(21)上,并与定位板(21)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柱(63)的直径与第一安装管(02)的内径相同,第二限位柱(64)的直径与第二安装管(03)的内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21)平行,第二支撑架(3)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块(31),支撑块(31)与头枕架(0)相适配,第二支撑架(3)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2),两个限位板(32)之间的距离与头枕架(0)的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靠近第三支撑架(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四支撑架(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头枕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架(8)上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9),第二压紧组件(9)包括第二压紧气缸(91)、第二压杆(92)和第二连杆(94),第二压紧气缸(9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压杆(92)的一端与第二压紧气缸(91)的活塞杆铰接,第二连杆(94)的一端与第二压杆(9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压紧气缸(91)铰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