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槽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槽型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卡槽连接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越来越快的计算速度、传输速度一直是客户所追求的,卡槽连接器作为整个电脑系统的一部分,其性能对整个电脑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卡槽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设计要求越要越高。

传统的卡槽连接器的焊接脚布局设计如图1所示: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之间的距离不是相等的(三个焊接脚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700、1.812、1.812)。信号分布如图2所示: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一个是1.812,一个是1.700,这一点微小的差异使连接器的高频性能不能发挥到最优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槽连接器,能够让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槽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金属端子及供金属端子的焊接脚焊接的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纵长的侧墙,两个侧墙之间形成插槽,两个侧墙内壁面开有若干收容孔,收容孔贯通侧墙的顶底两面,若干金属端子沿侧墙内壁面排列并收容于相应收容孔内,沿各侧墙内壁面排列的且位于侧墙底面的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交替反向弯折形成两排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相等且使两排焊接脚形成交替反向分布的等边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为1.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侧墙的其中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与另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的距离为3.30+/-0.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与绝缘本体的底面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接触部和固持部及所述焊接脚,接触部伸入插槽内,固持部干涉固定在收容孔内壁上,焊接脚与固持部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与绝缘本体的底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接触部和固持部及所述焊接脚,接触部伸入插槽内,固持部干涉固定在收容孔内壁上,焊接脚与固持部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使每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的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相等,使接地屏蔽端子与导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无任何差异,能够让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

(2)通过介定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与另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之间的距离为3.30+/-0.10mm,能保证金属端子既能使用dip(双列直插封装)规格,也能使用smt(表面贴装技术)规格,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开发费用。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卡槽连接器的焊接脚布局设计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卡槽连接器的信号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槽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仰视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5为去掉图4中的电路板后的仰视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6为卡槽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为金属端子的立体图。

图8为电路板的局部焊接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绝缘本体1,插槽10,侧墙11,防呆部11a,收容孔12;金属端子2,接触部21,力臂22,固持部23,焊接脚24;电路板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3-8,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多个金属端子2。

所述绝缘本体1为纵长型绝缘本体,其顶面沿纵长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一插槽10,插槽10供一电子卡(图中未示出)插接,插槽10的两侧为两个侧墙11。所述的两个侧墙11的内壁面开有沿绝缘本体1纵长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收容孔12,该两个侧墙11上的收容孔12一一对应并且各侧墙11上的收容孔12贯通该侧墙11的顶底两面。所述插槽11为通过防呆部11a分割的非贯通槽。

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2包含导电流端子、导信号端子和接地屏蔽端子。所述的多个金属端子2沿侧墙11内壁面排列并收容于对应收容孔12内。金属端子2由接触部21、力臂22、固持部23和焊接脚24构成。所述接触部21具有弹性,接触部21凸出于侧墙11的内壁面表面进入到插槽10内,电子卡在插入插槽10内时与接触部21电接触。所述力臂22的上端向上弯曲形成所述接触部21,接触部21的宽度小于力臂22的宽度。所述固持部23自力臂22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且固持部23通过干涉固定在接近绝缘本体1底面的收容孔12的内壁上。所述焊接脚24自固持部23下端延伸形成且位于侧墙11底面,焊接脚24平行固持部23,焊接脚24是用于焊接在一电路板3上,使电子卡与电路板3构成电连接。

沿各侧墙11内壁面排列的且位于侧墙11底面的金属端子2的焊接脚24交替反向弯折形成两排焊接脚,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24的中心距相等且使两排焊接脚形成交替反向分布的等边三角形。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24的中心距为1.7mm。所述的两个侧墙11的其中一个侧墙11底面的两排焊接脚24之间的中线与另一个侧墙11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的距离为3.30+/-0.10mm。

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通过使每个侧墙11底面的两排焊接脚的相邻的三个焊接脚24的中心距设计为1.7mm,使接地屏蔽端子与导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无任何差异,能够让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介定绝缘本体1底面纵长方向的中心线一侧的两排焊接脚24的中线与另一侧的两排焊接脚24的中线之间的距离为3.30+/-0.10mm,能保证金属端子2既能使用dip(双列直插封装)规格,也能使用smt(表面贴装技术)规格,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开发费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端子2的焊接脚24与绝缘本体1的底面平行。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槽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金属端子及供金属端子的焊接脚焊接的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纵长的侧墙,两个侧墙之间形成插槽,两个侧墙内壁面开有若干收容孔,收容孔贯通侧墙的顶底两面,若干金属端子沿侧墙内壁面排列并收容于相应收容孔内,沿各侧墙内壁面排列的且位于侧墙底面的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交替反向弯折形成两排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相等且使两排焊接脚形成交替反向分布的等边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为1.7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墙的其中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与另一个侧墙底面的两排焊接脚之间的中线的距离为3.30+/-0.1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与绝缘本体的底面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接触部和固持部及所述焊接脚,接触部伸入插槽内,固持部干涉固定在收容孔内壁上,焊接脚与固持部平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与绝缘本体的底面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接触部和固持部及所述焊接脚,接触部伸入插槽内,固持部干涉固定在收容孔内壁上,焊接脚与固持部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槽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金属端子及供金属端子的焊接脚焊接的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两个纵长的侧墙,两个侧墙之间形成插槽,两个侧墙内壁面开有若干收容孔,收容孔贯通侧墙的顶底两面,若干金属端子沿侧墙内壁面排列并收容于相应收容孔内,沿各侧墙内壁面排列的且位于侧墙底面的金属端子的焊接脚交替反向弯折形成两排焊接脚,所述的两排焊接脚中每相邻的三个焊接脚的中心距相等且使两排焊接脚形成交替反向分布的等边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的卡槽连接器能够让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华;林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