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墙体是一种用于围护与分隔空间的建筑物,建筑墙体在设计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保温性能、隔热性能、隔声性能以及防火性能,而钢结构建筑墙体指的是用钢结构框架进行受力支撑的一种建筑墙体,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建筑墙体在用料时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钢结构建筑墙体的功能日趋环保化以及节能化。
目前,专利公告号为cn20690311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包括轻钢龙骨,轻钢龙骨的内腔底部填充有建筑墙体主体,轻钢龙骨的顶部嵌合有装饰板,装饰板通过嵌合的方式与建筑墙体主体进行连接,并且装饰板与建筑墙体主体之间通过胶水进行连接,在装饰板发生损毁或者更换时,易于操作,且不易对建筑墙体主体造成损伤。
然而,由于装饰板与建筑墙体在相互嵌合后仍需要涂抹一层胶水进行固定,在将装饰板进行拆卸时,装饰板在胶水的粘合作用下,装饰板往往撕裂并贴附于建筑墙体上,造成拆卸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具有便于对装饰板进行拆卸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包括轻钢龙骨,所述轻钢龙骨的内腔底部填充有建筑墙体,所述轻钢龙骨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抵接盖合于所述建筑墙体上,所述轻钢龙骨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夹持框,所述夹持框位于所述装饰板远离所述建筑墙体的一侧,所述夹持框的周缘形状与所述轻钢龙骨内腔的开口周缘形状相一致,所述夹持框盖合于所述轻钢龙骨的内腔中,所述夹持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轻钢龙骨上,所述夹持框抵接于所述装饰板,所述夹持框与所述建筑墙体对所述装饰板夹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装饰板进行安装时,将装饰板放置于轻钢龙骨的内腔中,并且将装饰板抵接盖合于建筑墙体上,随即将夹持框安装于轻钢龙骨处,此时,夹持框与建筑墙体对装饰板夹持固定,如此实现了装饰板的安装;当需要对装饰板进行拆卸时,将夹持框取下,即可将装饰板取出,完成装饰板的拆卸,装饰板在拆卸后不易残留于建筑墙体上,装饰板的拆卸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钢龙骨与所述夹持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轻钢龙骨与夹持框上,使得轻钢龙骨与夹持框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另外,将第一连接板上的螺钉松脱拆卸,即可实现轻钢龙骨与夹持框之间的拆卸,如此实现了夹持框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框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轻钢龙骨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当所述夹持框抵接于所述装饰板上时,所述第一容置槽以及所述第二容置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以及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在安装时容置于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中,使得夹持框以及轻钢龙骨的表面更平整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框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装饰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夹持框进行固定安装时,定位柱插接与定位槽中,使得装饰板与夹持框之间相互定位,使得装饰板不易偏移,保证了装饰板的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钢龙骨为多个,多个所述轻钢龙骨之间依次拼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轻钢龙骨之间相互拼接固定,使得建筑墙体在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结构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之间分别设置有燕尾凸块以及燕尾槽,所述燕尾凸块插接于所述燕尾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凸块插接于燕尾槽中实现了相邻两个轻钢龙骨之间的相互拼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相邻所述轻钢龙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两个相邻轻钢龙骨上,使得轻钢龙骨之间实现固定连接,稳固性较好,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容置槽与第四容置槽,当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之间相互拼接时,所述第三容置槽与所述第四容置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以及所述第四容置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在安装时容置于第三容置槽与第四容置槽中,使得相邻两个轻钢龙骨相互拼接时表面更平整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夹持框与建筑墙体对装饰板夹持固定,如此实现了装饰板的安装,将夹持框取下,即可将装饰板取出,完成装饰板的拆卸,装饰板在拆卸后不易残留于建筑墙体上,装饰板的拆卸效果好;
2、第一连接板在安装时容置于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中,使得夹持框以及轻钢龙骨的表面更平整美观;
3、第二连接板在安装时容置于第三容置槽与第四容置槽中,使得相邻两个轻钢龙骨相互拼接时表面更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两块轻钢龙骨之间相互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轻钢龙骨;2、建筑墙体;3、装饰板;31、定位槽;4、夹持框;41、定位柱;5、第一容置槽;6、第二容置槽;7、第一连接板;8、燕尾凸块;9、燕尾槽;10、第二连接板;11、第三容置槽;12、第四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包括轻钢龙骨1,轻钢龙骨1的内腔底部填充有建筑墙体2,轻钢龙骨1的内腔开口呈矩形状设置,轻钢龙骨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装饰板3,装饰板3抵接盖合于建筑墙体2上,其中,轻钢龙骨1、建筑墙体2以及装饰板3的安装方式以及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和图2,轻钢龙骨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夹持框4,夹持框4位于装饰板3远离建筑墙体2的一侧,夹持框4的周缘形状与轻钢龙骨1内腔的开口周缘形状相一致,即夹持框4呈矩形框状,夹持框4盖合于轻钢龙骨1的内腔中,并且夹持框4的周缘面与轻钢龙骨1的内壁贴合抵接,另外,夹持框4的一侧表面抵接于装饰板3,夹持框4上设置有定位柱41,定位柱41位于夹持框4抵接于装饰板3的一侧表面处,优选的,定位柱41呈圆柱体状设置,定位柱41与夹持框4之间一体成型。另外,装饰板3上设置有供定位柱41插接配合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的开口呈圆形,如此与定位柱41的形状相适配,当夹持框4贴合于装饰板3上时,定位柱41插于定位槽31中,定位柱41的周面与定位槽31的槽壁贴合抵接,使得装饰板3与夹持框4之间相互定位,使得装饰板3不易偏移,保证了装饰板3的安装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4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多个,相应的,定位槽31的设置数量与定位柱41的设置数量相适配,多个定位柱41进一步提升了装饰板3与夹持框4之间的定位效果,此处不对定位柱41的具体设置数量作限制。
参照图2和图3,夹持框4可拆卸连接于轻钢龙骨1上,当夹持框4固定于轻钢龙骨1上时,夹持框4与建筑墙体2对装饰板3夹持固定。具体的,夹持框4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5,第一容置槽5位于夹持框4的外周缘处,轻钢龙骨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6,第二容置槽6位于轻钢巩龙骨的内周缘处,当夹持框4抵接于装饰板3上时,第一容置槽5以及第二容置槽6相连通,此时第一容置槽5与第二容置槽6之间相互拼接形成矩形开口槽,轻钢龙骨1与夹持框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板7,优选的,第一连接板7呈矩形板状设置,第一连接板7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轻钢龙骨1上,第一连接板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夹持框4上,优选的,螺钉选用为沉头螺钉,并且第一连接板7容置于第一容置槽5以及第二容置槽6内。
第一连接板7分别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轻钢龙骨1与夹持框4上,使得轻钢龙骨1与夹持框4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另外,将第一连接板7上的螺钉松脱拆卸,即可实现轻钢龙骨1与夹持框4之间的拆卸,如此实现了夹持框4的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7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作对应设置,此处不对第一连接板7的具体设置数量作限制,若干个第一连接板7应均匀环绕布置于夹持框4与轻钢龙骨1之间,如此保证夹持框4与轻钢龙骨1之间均匀固定,同时第一容置槽5以及第二容置槽6的具体设置数量应与第一连接板7的设置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参照图4,轻钢龙骨1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仅给出两个作为示例,多个轻钢龙骨1之间依次拼接,如此形成墙体主体。其中,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分别设置有燕尾凸块8以及燕尾槽9,优选的,燕尾凸块8设置于轻钢龙骨1的周缘面处,并且燕尾凸块8与轻钢龙骨1之间一体成型,另外,燕尾槽9凹陷设置于轻钢龙骨1的周缘处,燕尾凸块8插接于燕尾槽9中,如此实现了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的相互拼接。
参照图4,为实现对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进行加固连接,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0呈矩形板状设置,其中,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容置槽11与第四容置槽12,第三容置槽11以及第四容置槽1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的外周缘处,当相邻两个轻钢龙骨1之间相互拼接时,第三容置槽11与第四容置槽12相互连通,并且第三容置槽11与第四容置槽12之间相互拼接形成矩形开口槽,第二连接板10容置于第三容置槽11以及第四容置槽12中,第二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相邻轻钢龙骨1上,优选的,螺钉选用为沉头螺钉。
第二连接板1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两个相邻轻钢龙骨1上,使得轻钢龙骨1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如此保证建组墙体的整体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板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相应的,第三容置槽11以及第四容置槽12的设置数量应与第二连接板10的数量相适配,此处不对第二连接板10的数量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装饰板3进行安装时,将装饰板3放置于轻钢龙骨1的内腔中,并且将装饰板3抵接盖合于建筑墙体2上,随即将夹持框4安装于轻钢龙骨1处,并且将第一连接板7分别固定于夹持框4以及轻钢龙骨1之间,此时,夹持框4与建筑墙体2对装饰板3夹持固定,如此实现了装饰板3的安装;当需要对装饰板3进行拆卸时,将第一连接板7松脱,随即将夹持框4取下,即可将装饰板3取出,完成装饰板3的拆卸,装饰板3在拆卸后不易残留于建筑墙体2上,装饰板3的拆卸效果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包括轻钢龙骨(1),所述轻钢龙骨(1)的内腔底部填充有建筑墙体(2),所述轻钢龙骨(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装饰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3)抵接盖合于所述建筑墙体(2)上,所述轻钢龙骨(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夹持框(4),所述夹持框(4)位于所述装饰板(3)远离所述建筑墙体(2)的一侧,所述夹持框(4)的周缘形状与所述轻钢龙骨(1)内腔的开口周缘形状相一致,所述夹持框(4)盖合于所述轻钢龙骨(1)的内腔中,所述夹持框(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轻钢龙骨(1)上,所述夹持框(4)抵接于所述装饰板(3),所述夹持框(4)与所述建筑墙体(2)对所述装饰板(3)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1)与所述夹持框(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框(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4)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5),所述轻钢龙骨(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6),当所述夹持框(4)抵接于所述装饰板(3)上时,所述第一容置槽(5)以及所述第二容置槽(6)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7)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5)以及所述第二容置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4)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装饰板(3)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41)插接配合的定位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1)为多个,多个所述轻钢龙骨(1)之间依次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1)之间分别设置有燕尾凸块(8)以及燕尾槽(9),所述燕尾凸块(8)插接于所述燕尾槽(9)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相邻所述轻钢龙骨(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环保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容置槽(11)与第四容置槽(12),当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1)之间相互拼接时,所述第三容置槽(11)与所述第四容置槽(12)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10)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11)以及所述第四容置槽(12)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