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0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涉及混凝土泵车部件的焊接,具体说是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在泵车装配过程中,下车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之间的配合尺寸要求严格,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支腿上翘或下榻等缺陷,过小则会造成安装困难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支腿座的焊接是通过工人手动测量定位的,经常出现焊接变形,导致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配合尺寸出现偏差,造成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之间的间隙控制不当,影响整车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便于精确定位,保证泵车支腿座焊接过程中不变形,可严格控制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之间的配合尺寸,提高泵车整体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包括夹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体为一段矩形管,在夹具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两套顶板伸缩组件,所述顶板伸缩组件所在夹具体的两侧面上各活动连接一与其保持平行的顶板,由顶板伸缩组件驱动顶板位移,调节所述顶板与所述夹具体侧面之间的间距。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每块所述顶板上至少开有4个导向通孔,所述的夹具体侧面上对应所述顶板的导向通孔设置导向柱,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导向通孔分别活套在对应的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上部套有固定位置可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在所述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一根楔条,所述楔条两端均为契面;所述的顶板伸缩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固定座及契块,在夹具体的两端各设置一所述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开有螺栓孔,将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孔后,其前端与所述契块连接,所述的契块的契面与所述楔条两端的契面贴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栓按粗细分为三段,包括粗螺纹段、中粗光杆段及细螺纹段,所述固定座上的螺栓孔为粗螺纹孔,所示契块上设置圆通孔,所述调节螺栓的粗螺纹段插入固定座上的螺栓孔,所述中粗光杆段插入所示契块上的圆通孔,所述细螺纹段位于契块内,所述细螺纹段的末端用螺帽紧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若干垫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体至少有两个侧面上开有减重孔,所述夹具体的内部设置若干方形支撑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夹具体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吊环和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置可方便地通过调节螺栓来使顶板顶起并定位到限定尺寸,再将需要焊接的支腿座的隔板和侧板靠到顶板上进行焊接,确保焊接尺寸准确,保证泵车支腿座焊接过程中不变形。焊接完成后,反向扭动调节螺栓即可退回顶板,抽出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置即可。操作方便,便于精确定位,可严格控制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之间的配合尺寸,提高泵车整体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正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编号为:1-夹具体、1.1-导向柱、1.2-定位块、1.3-方形支撑架、1.4-减重孔、1.5-吊环、2-顶板、2.1-垫块、2.2-楔条、3-顶板伸缩组件、3.1-调节螺栓、3.2-固定座、3.3-契块、3.4-螺帽、4-支腿座、4.1-右侧板、4.2-左侧板、4.3-上隔板、4.4-底板、5-前伸缩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的实施例,包括夹具体1,夹具体1为一段矩形管,在夹具体1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两套顶板伸缩组件3,所述顶板伸缩组件3所在夹具体1的两侧面上各活动连接一与其保持平行的顶板2,由顶板伸缩组件3驱动顶板2位移,调节所述顶板2与所述夹具体1侧面之间的间距。

具体而言:每块顶板2上至少开有4个导向通孔,在夹具体1侧面上对应所述顶板2的导向通孔设置导向柱1.1,将顶板2通过所述导向通孔分别活套在对应的导向柱1.1上,导向柱1.1上部套有固定位置可调的定位块1.2,定位块1.2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用来限制顶板2的最大伸缩量。另外,还在顶板2的底面上固定一根楔条2.2,楔条2.2两端均为契面。上述顶板伸缩组件3包括调节螺栓3.1、固定座3.2及契块3.3,在夹具体1的两端各设置一固定座3.2,在固定座3.2上开有螺栓孔,将调节螺栓3.1穿过螺栓孔后,其前端与契块3.3连接,契块3.3的契面与楔条2.2两端的契面贴合。

如图3所示,调节螺栓3.1与契块3.3的具体连接结构:调节螺栓3.1按粗细分为三段,包括粗螺纹段、中粗光杆段及细螺纹段,固定座3.2上的螺栓孔为粗螺纹孔,所示契块3.3上设置圆通孔,所述调节螺栓3.1的粗螺纹段插入固定座3.2上的螺栓孔,所述中粗光杆段插入所示契块3.3上的圆通孔,所述细螺纹段位于契块3.3内,所述细螺纹段的末端用螺帽3.4紧固。

进一步地,在顶板2的顶面上设置若干垫块2.1,垫块2.1间隔设置,且高度一致。

再进一步地,上述夹具体1至少有两个侧面上开有减重孔1.1,减轻重量,在夹具体1的内部设置若干方形支撑架1.3,既能保证夹具体1的稳定可靠性,又能节省制作材料。

为了方便吊装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在夹具体1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吊环1.2;还可在夹具体1的两个端面上各设有通孔。

参见图2-图4,使用时,通过调整定位块1.2在导向柱1.1上的固定位置,使顶板2到达最高位置时,垫块2.1恰好到达图纸限定尺寸。具体调节方式是:转动调节螺栓3.1,使其在固定座3.2上前后移动,带动契块3.3前后移动,通过契块3.3的契面与楔条2.2契面相对移动,使顶板2到达最高位置。再将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与支腿座4的底板4.4及右侧板4.1(或左侧板4.2)接触,扭动调节螺栓3.1,使契块3.3前行,顶起楔条2.2,从而顶起顶板2,使垫块2.1到达图纸限定尺寸,将支腿座4的左侧板4.2(或右侧板4.1)以及上隔板4.3与垫块2.1接触,完成定位,然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待支腿座4冷却且完成应力变形后,反向扭动调节螺栓3.1,使顶板2回缩,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缩小后将其从泵车的支腿座4与前伸缩支腿5间的配合腔体中抽出。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包括夹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体为一段矩形管,在夹具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两套顶板伸缩组件,所述顶板伸缩组件所在夹具体的两侧面上各活动连接一与其保持平行的顶板,由顶板伸缩组件驱动顶板位移,调节所述顶板与所述夹具体侧面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顶板上至少开有4个导向通孔,所述的夹具体侧面上对应所述顶板的导向通孔设置导向柱,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导向通孔分别活套在对应的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上部套有固定位置可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在所述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一根楔条,所述楔条两端均为契面;所述的顶板伸缩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固定座及契块,在夹具体的两端各设置一所述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开有螺栓孔,将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孔后,其前端与所述契块连接,所述的契块的契面与所述楔条两端的契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按粗细分为三段,包括粗螺纹段、中粗光杆段及细螺纹段,所述固定座上的螺栓孔为粗螺纹孔,所示契块上设置圆通孔,所述调节螺栓的粗螺纹段插入固定座上的螺栓孔,所述中粗光杆段插入所示契块上的圆通孔,所述细螺纹段位于契块内,所述细螺纹段的末端用螺帽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若干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若干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体至少有两个侧面上开有减重孔,所述夹具体的内部设置若干方形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体至少有两个侧面上开有减重孔,所述夹具体的内部设置若干方形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体至少有两个侧面上开有减重孔,所述夹具体的内部设置若干方形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具体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吊环和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具体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吊环和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车支腿座焊接工装,包括夹具体,其特点是:夹具体为一段矩形管,在夹具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两套顶板伸缩组件,所述顶板伸缩组件所在夹具体的两侧面上各活动连接一与其保持平行的顶板,由顶板伸缩组件驱动顶板位移,调节所述顶板与所述夹具体侧面之间的间距。便于精确定位,操作方便,保证泵车支腿座焊接过程中不变形,可严格控制支腿座与前伸缩支腿之间的配合尺寸,提高泵车整体装配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尼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