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自驾控制装置和交通载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自驾控制装置和交通载具。



背景技术:

在交通技术领域,自驾控制装置的连接线卡接在自驾控制装置的外壳上,接线头自由垂放在自驾控制装置上,需要插接时,可以直接将连接线插入交通载具,上述自驾控制装置的连接线和接线头不便于收纳,容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减小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可以保护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驾控制装置,所述自驾控制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载具,所述交通载具具有如上所述的自驾控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端子固定壳。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连通口,所述端子固定壳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收容槽内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端子固定壳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端子固定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外,与所述壳体内部件连接的连接端子适于穿过所述连通口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将连接端子固定在端子固定壳上,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当连接端子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位于收容槽外,此时,连接端子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此时,连接端子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固定壳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相对的两端敞开,所述连接端子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卡扣,所述连接端子适于位于所述卡槽的底壁和所述卡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的远离所述卡槽底壁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在设有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槽的侧壁至所述卡槽内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卡槽的底壁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为多个,所述端子固定壳为多个,多个所述收容槽与多个所述端子固定壳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收容槽呈多行多列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壳的外壁中的一个上设有枢转孔,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枢转孔配合的枢转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共同围设上方、下方和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分别围设另外相对的两侧,所述收容槽设在所述第三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通信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装置和/或所述通信装置的连接端子适于穿过所述连通口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将连接端子固定在端子固定壳上,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当连接端子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位于收容槽外,此时,连接端子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此时,连接端子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载具,包括载具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自驾控制装置,所述自驾控制装置设在所述载具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载具本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载具,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将连接端子固定在端子固定壳上,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当连接端子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位于收容槽外,此时,连接端子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与连接端子一起收容在收容槽内,此时,连接端子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固定壳和连接端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自驾控制装置1000,

壳体组件100,连接端子200,控制装置300,通信装置400,

壳体110,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第三壳体113,收容槽1131,连通口1132,枢转孔1133,第四壳体114,

端子固定壳120,卡槽121,卡扣122,导向斜面1221,肋板1222,枢转轴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自驾控制装置1000和交通载具。需要说明的是,自驾控制装置1000可以智能地控制交通载具,使得交通载具机动灵活,反应快速,对驾驶者操作要求较低。自驾控制装置1000可以包括控制装置300和通信装置400,控制装置300和/或通信装置400通过连接端子200与交通载具实现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壳体组件100可以用于固定收容连接端子200。交通载具可以为民用、农用的车、船、飞机等,这里对交通载具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10和端子固定壳120,壳体110的外表面设有收容槽1131,收容槽1131的底壁上设有贯穿壳体110的连通口1132,端子固定壳120可转动地设在收容槽1131内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120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在第二位置,端子固定壳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收容槽1131外,与壳体110内部件连接的连接端子200适于穿过连通口1132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0内部件可以通过连接端子200与外界实现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连接端子200从壳体110内引出,穿过连通口1132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当端子固定壳120位于第一位置时,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便于连接端子200的收纳,此时,连接端子200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当端子固定壳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至少部分位于收容槽1131外,便于连接端子200与外界其他部件连接,此时,连接端子200可以与外界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

相关技术中,自驾控制装置的连接线卡接在自驾控制装置的外壳上,接线头自由垂放在自驾控制装置上,需要插接时,可以直接将连接线插入交通载具,上述自驾控制装置的连接线和接线头不便于收纳,容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减小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120,将连接端子200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当连接端子200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位于收容槽1131外,此时,便于连接端子200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200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此时,连接端子200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200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200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端子固定壳120上设有卡槽121,卡槽121相对的两端敞开,连接端子200卡设在卡槽121内。由此,连接端子200可以可靠地安装在端子固定壳120上,卡槽121相对的两端敞开可以使得连接端子200可以从卡槽121的一端引线与壳体110内部件连接,从卡槽121的另一端引线与外界连接。

结合图3-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卡槽12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卡扣122,连接端子200适于位于卡槽121的底壁和卡扣122之间。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连接端子200在卡槽121上的安装可靠性,可以减小连接端子200脱落于卡槽121的风险。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扣122的远离卡槽121底壁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1221,导向斜面1221在设有卡扣122的卡槽121的侧壁至卡槽121内的方向上朝向卡槽121的底壁倾斜。由此,可以便于连接端子200安装至卡槽121,可以降低连接端子200与端子固定壳120的装配难度。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扣122与卡槽121底壁之间设有肋板1222,由此,可以加强卡扣122的结构强度,从而延长卡扣12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第一位置,卡槽121的敞开口朝向壳体110,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位置时,即收纳连接端子200时,卡槽121与收容槽1131的底壁可以限定出空间,连接端子200位于该空间内,从而可以从连接端子200的周向方向上对连接端子200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收容槽1131为多个,端子固定壳120为多个,多个收容槽1131与多个端子固定壳120一一对应。由此,可以固定和收容多个连接端子200,使得每个连接端子200可以分别使用和收容,从而可以增加多个连接端子200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保护连接端子200。进一步地,参考图1,多个收容槽1131呈多行多列排布。由此,可以便于收容槽1131的结构设计和排布,而且,连接端子200可以有序的固定收容在端子固定壳120上,可以减小接线错误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收容槽1131的侧壁和端子固定壳120的外壁中的一个上设有枢转孔1133,另一个上设有与枢转孔1133配合的枢转轴123。由此,端子固定壳120可以可靠地在收容槽1131内转动,以实现位于第一位置与位于第二位置的转换。

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第三壳体113和第四壳体114,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连接共同围设上方、下方(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和相对的两侧(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第三壳体113和第四壳体114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连接且分别围设另外相对的两侧(如图1所示的前后两侧),收容槽1131设在第三壳体113上。由此,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第三壳体113和第四壳体114可以围设出安装空间,以容纳壳体110内部件,连接端子200与壳体内部件连接后可以穿过收容槽1131与外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1000,如图1和图6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100、控制装置300和通信装置400,控制装置300和通信装置400设在壳体110内,控制装置300和/或通信装置400的连接端子200适于穿过连通口1132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控制装置300和/或通信装置400通过连接端子200与交通载具实现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驾控制装置1000,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120,将连接端子200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当连接端子200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位于收容槽1131外,此时,连接端子200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200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此时,连接端子200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200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200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2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载具,包括载具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自驾控制装置1000,自驾控制装置1000设在载具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载具本体外。载具本体可以为民用、农用的车、船、飞机等,这里对载具本体不做具体限制,例如,自驾控制装置1000可以安装在载具本体的顶部或头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载具,通过设置端子固定壳120,将连接端子200固定在端子固定壳120上,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当连接端子200需要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位于收容槽1131外,此时,连接端子200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当连接端子200无需与外界连接时,端子固定壳120转动至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120与连接端子200一起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此时,连接端子200与外界无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便于连接端子200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200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连通口;

端子固定壳,所述端子固定壳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收容槽内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端子固定壳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端子固定壳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外,与所述壳体内部件连接的连接端子适于穿过所述连通口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壳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相对的两端敞开,所述连接端子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卡扣,所述连接端子适于位于所述卡槽的底壁和所述卡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远离所述卡槽底壁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在设有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槽的侧壁至所述卡槽内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卡槽的底壁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为多个,所述端子固定壳为多个,多个所述收容槽与多个所述端子固定壳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容槽呈多行多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壳的外壁中的一个上设有枢转孔,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枢转孔配合的枢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共同围设上方、下方和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分别围设另外相对的两侧,所述收容槽设在所述第三壳体上。

9.一种自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通信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装置和/或所述通信装置的连接端子适于穿过所述连通口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壳上。

10.一种交通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本体;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驾控制装置,所述自驾控制装置设在所述载具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载具本体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自驾控制装置和交通载具,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端子固定壳。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收容槽,收容槽的底壁上设有贯穿壳体的连通口,端子固定壳可转动地设在收容槽内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端子固定壳收容在收容槽内,在第二位置,端子固定壳的至少部分位于收容槽外,与壳体内部件连接的连接端子适于穿过连通口固定在端子固定壳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便于连接端子的收纳,进而使得连接端子不易被钩挂拉扯,从而延长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