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45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面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



背景技术:

木饰面是室内装修工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提高室内装修的品味。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通常会对墙体的转角进行木饰面覆盖。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形式:其一,在工厂直接一体切出转角木饰面板,这种转角木饰面板整体效果较好,但是制造成本高,原料浪费较为严重;其二,在工厂切出两块木饰面板,然后进行垂直胶固,这种木饰面板制造成本低,原料浪费较少。

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7.12.19、授权公告号为cn20676926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体出厂式阳角木饰面,包括第一木饰面板、第二木饰面板和至少一个直角连接键,第一木饰面板的一端端面为斜面a,第二木饰面板的一端端面为斜面b,第一木饰面板具有斜面a的一端与第二木饰面具有所述斜面b的一端相互拼合固定在一起,且第一木饰面板与第二木饰面板相互垂直构成阳角木饰面,直角连接键位于阳角木饰面的内角处,其两翼分别固定于第一木饰面板和第二木饰面板上,斜面b上设有定位卡块,斜面a上开设有定位卡槽。

在第一木饰面板、第二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斜面a和斜面b相抵触,定位卡块位于定位卡槽内,通过定位卡块和定位卡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拼合第一木饰面板和第二木饰面板,并降低第一木饰面板和第二木饰面板出现上下错位的情况。但是,由于第一木饰面板和第二木饰面板结构不同,需要对第一木饰面板、第二木饰面板分别进行加工,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两个转角木饰面板对称,且两个转角木饰面板之间通过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包括多个平面木饰面板、至少一个转角木饰面板组件、至少一个连接木饰面板;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包括两个对称的转角木饰面板、设置在两个转角木饰面板之间的第一插接杆、固设在第一插接杆上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一插接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限位杆的中间位置处;

两个所述转角木饰面板通过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连接木饰面板卡接,所述连接木饰面板远离转角木饰面板的一端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包括第二面板本体,所述第二面板本体一端的端面设置为斜面,斜面和第二面板本体侧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面板本体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插接凹槽,所述第一插接凹槽内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转角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两个第二面板本体的斜面相抵触,第一插接杆位于两个第二面板本体的第一插接凹槽内,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面板本体的第三限位凹槽内。两个转角木饰面板通过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并降低第一木饰面板和第二木饰面板出现上下错位的情况,同时,由于两个转角木饰面板对称,不需要对第一木饰面板、第二木饰面板分别进行加工,便于两个转角木饰面板的加工,而且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凹槽的两端贯穿第二面板本体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第一插接杆的安装简便,而且还可以使第一插接杆和第二面板本体上下交错设置,增加上下相邻两个转角木饰面板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木饰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横截面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第一插接杆的横截面为圆形而言,避免第一插接杆于两个第二面板本体的第一插接凹槽内转动,提高第一插接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两个第二面板本体安装的稳定性。第一限位杆的横截面为圆形,使第一限位杆的安装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面板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插接杆和第二面板本体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两个第二面板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面木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本体、延伸固设在第一面板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开设在第一面板本体另一端侧面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第一面板本体的一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一面板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个侧面固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远离斜面一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

所述连接木饰面板包括第三面板本体、两个分别延伸固设在第三面板本体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第三面板本体的一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三面板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个侧面固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平面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其中一个平面木饰面板的第一连接部位于相邻平面木饰面板的第一连接凹槽内,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平面木饰面板的第一连接部位于转角木饰面板的第二连接凹槽内,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凹槽内。

在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连接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木饰面板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位于转角木饰面板的第二连接凹槽内,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凹槽内。

在连接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木饰面板的剩余一个第二连接部位于平面木饰面板的第一连接凹槽内,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内。

通过平面木饰面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连接木饰面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木饰面的安装简便、稳定,同时加工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平面木饰面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连接木饰面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限位部的安装和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面板本体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二插接杆上固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和第二插接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二限位杆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本体部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凹槽,所述第二本体部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接凹槽,所述第二插接凹槽、第三插接凹槽上分别开设有第四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现场,由于墙面长度的限制,不可避免的需要减小木饰面长度时,此时,可以切去第三面板本体的中间部分,保留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并对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进行切槽,使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通过第二插接杆、第二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增加木饰面的适用性。

在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相抵触,第二插接杆位于第二插接凹槽、第三插接凹槽内,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的第四限位凹槽内,使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的安装简便、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插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横截面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第二插接杆的横截面为圆形而言,避免第二插接杆于第二插接凹槽、第三插接凹槽内转动,提高第二插接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安装的稳定性。第二限位杆的横截面为圆形,使第二限位杆的案件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墙面转角用木饰面,两个转角木饰面板对称,且两个转角木饰面板之间通过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的优点。

2、第一插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一限位杆的横截面为圆形,使两个第二面板本体安装简便、稳定。

3、转角木饰面板通过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连接木饰面板卡接,连接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通过平面木饰面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连接木饰面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木饰面的安装简便、稳定。

4、在施工现场,由于墙面长度的限制,可以切去第三面板本体的中间部分,并保留两端部分,即保留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并对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进行切槽,使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通过第二插接杆、第二限位杆实现两者的卡接,增加木饰面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第一限位部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第一限位凹槽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第一插接杆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第一插接杆、第一限位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第二限位部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为了表示第二插接杆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中,1、平面木饰面板;11、第一面板本体;12、第一连接部;13、第一限位部;14、第一连接凹槽;15、第一限位凹槽;2、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1、转角木饰面板;211、第二面板本体;212、第二连接凹槽;213、第二限位凹槽;214、第一插接凹槽;215、第三限位凹槽;22、第一插接杆;221、第一限位杆;3、连接木饰面板;31、第三面板本体;311、第一本体部;3111、第二插接凹槽;312、第二本体部;3121、第三插接凹槽;313、第二插接杆;3131、第二限位杆;314、第四限位凹槽;32、第二连接部;33、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墙面有四个面,并组成方形,且形成四个转角。木饰面包括多个平面木饰面板1、四个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四个连接木饰面板3。多个平面木饰面板1安装在墙面上。四个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和墙面的四个转角一一对应,并安装在转角处。四个连接木饰面板3和墙面的四个面一一对应,并安装在墙面上。多个平面木饰面板1、四个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四个连接木饰面板3组成方形。

如图2和图3所示,平面木饰面板1包括第一面板本体11。第一面板本体11的一端延伸固设有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2的厚度为第一面板本体11厚度的一半。第一连接部12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一面板本体11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的另外一个侧面固设有四个第一限位部13,四个第一限位部13沿第一连接部1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限位部13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面板本体11远离第一连接部12一端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2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凹槽14。第一连接凹槽14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限位凹槽15,第一连接部12插接在第一限位凹槽15内。

在相邻两个平面木饰面板1处于安装状态时,其中一个平面木饰面板1的第一连接部12位于相邻平面木饰面板1的第一连接凹槽14内,第一连接部12位于第一限位凹槽15内。

如图1和图3所示,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角木饰面板21。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连接木饰面板3卡接,连接木饰面板3远离转角木饰面板21的一端和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转角木饰面板21包括第二面板本体211。第二面板本体211一端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2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凹槽212,第二连接凹槽212的侧面开设有四个与第一限位部13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213。第二面板本体211另一端的端面设置为斜面,斜面和第二面板本体211侧面之间形成的锐角为45度。

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接杆22,第一插接杆22的横截面呈方形。第二面板本体211的斜面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杆22相适配的第一插接凹槽214,即第一插接凹槽214的横截面呈方形,且第一插接凹槽214的两端贯穿第二面板本体211的端面。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的第一插接凹槽214形成插接空腔,第一插接杆22位于插接空腔内。第一插接杆22上设置有四个第一限位杆221,四个第一限位杆221沿第一插接杆2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限位杆22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限位杆221贯穿第一插接杆22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221和第一插接杆2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限位杆221的中间位置处。第二面板本体211的第一插接凹槽214内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221相适配的第三限位凹槽215,第一限位杆221插接在第三限位凹槽215内。

在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处于安装状态时,两个第二面板本体211的斜面相抵触,第一插接杆22位于插接空腔内,第一限位杆22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面板本体211的第三限位凹槽215内。

在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平面木饰面板1处于安装状态时,平面木饰面板1的第一连接部12位于转角木饰面板21的第二连接凹槽212内,第一限位部13位于第二限位凹槽213内。

如图6所示,连接木饰面板3包括第三面板本体31。第三面板本体31的两端分别延伸固设有第二连接部32,即第二连接部3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为第三面板本体31厚度的一半,且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一连接部12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部32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三面板本体31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连接部32的另外一个侧面固设有四个第二限位部33,四个第二限位部33沿第二连接部3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二限位部33和第一限位部13的结构相同。

在连接木饰面板3和平面木饰面板1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木饰面板3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32位于平面木饰面板1的第一连接凹槽14内,第二限位部33位于第一限位凹槽15内。

在连接木饰面板3和转角木饰面板21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木饰面板3的剩余一个第二连接部32位于转角木饰面板21的第二连接凹槽212内,第二限位部33位于第二限位凹槽213内。

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通过第一插接杆22、第一限位杆221实现两者的插接,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相邻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相邻连接木饰面板3卡接,连接木饰面板3远离转角木饰面板21的一端和相邻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相邻两个平面木饰面板1之间卡接。该木饰面,由于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对称,便于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的加工,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的优点。同时,通过平面木饰面板1、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连接木饰面板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木饰面的安装简便、稳定。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三面板本体31切去中间部分,保留两端部分,且保留部分分别为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第一本体部311的一端和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第二本体部312的一端和转角木饰面板21卡接。

如图7所示,第一本体部311和第二本体部312之间设置有第二插接杆313,第二插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一本体部311靠近第二本体部31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凹槽3111,第二插接凹槽3111的两端贯穿第一本体部311的端面。第二本体部312靠近第一本体部3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接凹槽3121,第三插接凹槽3121的两端贯穿第二本体部312的端面。第二插接凹槽3111和第三插接凹槽3121之间形成插接腔,第二插接杆313位于插接腔内。第二插接杆313上设置有四个第二限位杆3131,四个第二限位杆3131沿第二插接杆31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二限位杆313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限位杆3131贯穿第二插接杆313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杆3131和第二插接杆313的连接处位于第二限位杆3131中间位置处。第二插接凹槽3111、第三插接凹槽3121内分别开设有第四限位凹槽314。

在第一本体部311和第二本体部312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本体部311和第二本体部312相抵触,第二插接杆313位于第二插接凹槽3111、第三插接凹槽3121内,第二限位杆313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的第四限位凹槽314内,使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的安装简便、稳定。

在施工现场,由于墙面长度的限制,不可避免的需要减小木饰面长度时,此时,可以切去第三面板本体31的中间部分,并保留两端部分,即保留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并对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进行切槽,使第一本体部311和第二本体部312通过第二插接杆313、第二限位杆3131实现两者的卡接,增加木饰面的适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面木饰面板(1)、至少一个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至少一个连接木饰面板(3);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组件(2)包括两个对称的转角木饰面板(21)、设置在两个转角木饰面板(21)之间的第一插接杆(22)、固设在第一插接杆(22)上的第一限位杆(221),所述第一限位杆(221)和第一插接杆(2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限位杆(221)的中间位置处;

两个所述转角木饰面板(21)通过第一插接杆(22)、第一限位杆(221)实现两者的卡接,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21)和连接木饰面板(3)卡接,所述连接木饰面板(3)远离转角木饰面板(21)的一端和平面木饰面板(1)卡接;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21)包括第二面板本体(211),所述第二面板本体(211)一端的端面设置为斜面,斜面和第二面板本体(211)侧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面板本体(211)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插接凹槽(214),所述第一插接凹槽(214)内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2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凹槽(214)的两端贯穿第二面板本体(211)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杆(22)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限位杆(221)的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2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杆(221)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木饰面板(1)包括第一面板本体(11)、延伸固设在第一面板本体(1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2)、开设在第一面板本体(11)另一端侧面的第一连接凹槽(14),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厚度为第一面板本体(11)的一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一面板本体(11)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个侧面固设有第一限位部(13),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4)内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5);

所述转角木饰面板(21)远离斜面一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212),所述第二连接凹槽(212)内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213);

所述连接木饰面板(3)包括第三面板本体(31)、两个分别延伸固设在第三面板本体(31)一端的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为第三面板本体(31)的一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三面板本体(31)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个侧面固设有第二限位部(33),所述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一连接部(1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限位部(33)和第一限位部(13)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3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33)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的横截面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板本体(31)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本体部(311)、第二本体部(312),第一本体部(311)和第二本体部(312)之间设置有第二插接杆(313),所述第二插接杆(313)上固设有第二限位杆(3131),所述第二限位杆(3131)和第二插接杆(313)的连接处位于第二限位杆(313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本体部(311)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凹槽(3111),所述第二本体部(312)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接凹槽(3121),所述第二插接凹槽(3111)、第三插接凹槽(3121)上分别开设有第四限位凹槽(3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杆(313)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限位杆(3131)的横截面为圆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转角用木饰面,属于装饰面板领域,包括平面木饰面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连接木饰面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包括两个对称的转角木饰面板、设置在两个转角木饰面板之间的第一插接杆、固设在第一插接杆上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一插接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限位杆的中间位置处;其中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剩余一个转角木饰面板和连接木饰面板卡接,连接木饰面板的一端和平面木饰面板卡接;转角木饰面板包括第二面板本体,第二面板本体一端的端面设置为斜面,第二面板本体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插接凹槽,第一插接凹槽内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该木饰面,使转角木饰面板组件具有安装方便、加工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光;何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木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