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手机基本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并且形成了一种手机不离身的现象,可见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人们的个性化要求也逐渐多元化,轻薄化、曲线化、轻质化已成为手机更新换代方向的主流。由于用于的使用需求,一个移动终端装载多个通信卡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三合一卡座,而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超薄化、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卡座在现有手机尺寸空间内所给定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对于卡座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三合一卡座在功能上实质上存在着功能过剩,很多用户很少同时使用三张通信卡,且三合一卡座在卡座尺寸上已经无法满足小型化机型的手机终端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更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满足双卡安装需求的同时大大缩小了卡座的尺寸大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且形成一开口收纳腔的卡座本体、插入所述收纳腔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在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分布的且用于装载nanosim卡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卡槽形状与nanosim卡卡形仿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座本体包括焊接在所述pcb板上的下层端子组件、将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围在内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所述收纳腔的上层端子组件、位于所述收纳腔前端且中部铰接在一支撑件上的转轴件、伸入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一侧且端部扣住所述转轴件一端的拉杆、以及卡接在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一铆钉,一端固定在所述pcb板上且另一端通过铆压扣压住所述上层端子组件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抵持着所述卡托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第一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一金属端子、包覆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外周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所述收纳腔的铁壳。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括成型为一体的第二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二金属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设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卡托结构,配合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式的双nano卡座结构,在满足双卡装载的通信需求的同时,大大缩小了卡座尺寸,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采用卡托托盘式结构,利用拉杆配合转轴件实现卡托的弹出,大大提高了卡片更换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端子头部与塑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

1pcb板;2卡座本体,21下层端子组件,211第二塑胶主体,212第二金属端子,22上层端子组件,221第一塑胶主体,222第一金属端子,223铁壳;23支撑件,41限位凸环;24转轴件;25拉杆;26检测弹片端子;3卡托;4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为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100,其包括焊接在pcb板1上且与pcb板1形成一开口收纳腔的卡座本体2、插入所述收纳腔内的卡托3,卡托3在所述收纳腔内与卡座本体2形成上下叠层分布的且用于装载nanosim卡的第一卡槽4与第二卡槽5。

第一卡槽4与第二卡槽5的卡槽形状与nanosim卡卡形仿形。

卡座本体2包括焊接在一pcb板1上的下层端子组件21、将下层端子组件21包围在内且与下层端子组件21形成所述收纳腔的上层端子组件22、位于所述收纳腔前端且中部铰接在一支撑件23上的转轴件24、伸入上层端子组件22一侧且端部扣住转轴件24一端的拉杆25、以及卡接在上层端子组件22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26。

支撑件23为一铆钉,一端固定在pcb板1上且另一端通过铆压扣压住上层端子组件22的上表面。转轴件24的另一端抵持着卡托3端部。

上层端子组件22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第一塑胶主体221、内嵌在第一塑胶主体221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一金属端子222、包覆在第一塑胶主体221外周且与下层端子组件21形成所述收纳腔的铁壳223。

下层端子组件21包括成型为一体的第二塑胶主体211、内嵌在第二塑胶主体211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二金属端子212。

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端子222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第一塑胶主体221内,当卡托拔出时,第一金属端子222头部被第一塑胶主体221卡住,保障第一金属端子222不会被拉坏,更好的保护了第一金属端子222,提高了使用寿命。同理,第二金属端子212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设在第二塑胶主体211内。

本实施例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100通过设置卡托结构,配合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式的双nano卡座结构,在满足双卡装载的通信需求的同时,大大缩小了卡座尺寸,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采用卡托托盘式结构,利用拉杆配合转轴件实现卡托的弹出,大大提高了卡片更换的便捷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且形成一开口收纳腔的卡座本体、插入所述收纳腔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在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分布的且用于装载nanosim卡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卡槽形状与nanosim卡卡形仿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本体包括焊接在所述pcb板上的下层端子组件、将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围在内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所述收纳腔的上层端子组件、位于所述收纳腔前端且中部铰接在一支撑件上的转轴件、伸入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一侧且端部扣住所述转轴件一端的拉杆、以及卡接在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一铆钉,一端固定在所述pcb板上且另一端通过铆压扣压住所述上层端子组件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抵持着所述卡托端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第一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一金属端子、包覆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外周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所述收纳腔的铁壳。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括成型为一体的第二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第二金属端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形叠层双nano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设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形叠层双NANO SIM卡座,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且形成一开口收纳腔的卡座本体、插入所述收纳腔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在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分布的且用于装载NANO SIM卡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托结构,配合卡座本体形成上下叠层式的双NANO卡座结构,在满足双卡装载的通信需求的同时,大大缩小了卡座尺寸,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采用卡托托盘式结构,利用拉杆配合转轴件实现卡托的弹出,大大提高了卡片更换的便捷度。

技术研发人员:阮敏辉;郭敬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