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手机基本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并且形成了一种手机不离身的现象,可见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人们的个性化要求也逐渐多元化,轻薄化、曲线化、轻质化已成为手机更新换代方向的主流。由于用于的使用需求,一个移动终端装载多个通信卡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三合一卡座,而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超薄化、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卡座在现有手机尺寸空间内所给定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对于卡座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卡座包括铁壳、金属端子、拉杆、转轴以及铆钉,卡座与卡托配合,多个通信卡设置在卡托上,然后随着卡托插入卡座内,当需要将卡托弹出时,通过推动拉杆驱动转轴绕着铆钉旋转,转轴的另一端将卡托弹出。

本公司申请了一款专利号为201922198572.6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叠层式三合一卡座连接器,其转轴依靠后铁壳支撑,其产品整体长度较长,不利于小型化设计;且转轴在旋转过程中在高度方向上容易发生偏斜,在推出卡托时容易出现卡顿现象;在卡托的长时间频繁拔出后,上层的金属端子容易发生损坏现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小型化叠层卡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更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利用铆钉结构与上层端子组件配合实现转轴的上下限位与支撑,提高转轴的位置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其包括焊接在一pcb板上的下层端子组件、将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围在内的且焊接在所述pcb板上的上层端子组件、一端固定插入所述pcb板内且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表面铆接的铆钉、中部可旋转的铰接在所述铆钉上的转轴件、伸入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一侧且端部扣住所述转轴件一端的拉杆、以及卡接在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转轴件承置于所述限位凸环上且上表面通过所述上层端子组件的一前端下压面对其上表面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金属端子、包覆在所述塑胶主体外周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一卡托收纳腔体的铁壳。

进一步的,所述铁壳的前端对应于所述铆钉位置向下弯折形成有一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至所述pcb板表面且形成有与所述pcb板焊接在一起的焊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片上位于两个所述焊脚之间设置有一撕破凸台,所述撕破凸台朝所述铆钉一侧凸起且抵持住所述铆钉的圆周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所述塑胶主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消了原有卡座结构中转轴的后铁壳支撑,减小了产品的总长,转轴件依靠铆钉支撑,铆钉通过铁壳与pcb板焊接将其固定在上层端子组件与pcb板之间,且通过铆钉与铁壳的铆接实现固定限位;还利用了铁壳前端位于铆钉区域的向下弯折的焊脚提供辅助支撑与压紧力,保障铆钉的位置稳定性,并能够为转轴件提供有力的支撑;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塑胶主体内,当卡托拔出时,金属端子头部被塑胶主体卡住,保障金属端子不会被拉坏,更好的保护了金属端子,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铆钉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层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小型化叠层卡座;

1pcb板;2下层端子组件;3上层端子组件,31塑胶主体,32金属端子,33铁壳,331第一限位片,332焊脚,333撕破凸台;4铆钉,41限位凸环;5转轴件;6拉杆;7检测弹片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为小型化叠层卡座100,其包括焊接在一pcb板1上的下层端子组件2、将下层端子组件2包围在内且焊接在所述pcb板1对的上层端子组件3、一端固定插入pcb板内且另一端与上层端子组件3表面铆接的铆钉4、中部可旋转的铰接在铆钉4上的转轴件5、伸入上层端子组件3一侧且端部扣住转轴件5一端的拉杆6、以及卡接在上层端子组件3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7,铆钉4上设置有一限位凸环41,转轴件5承置于限位凸环41上且上表面通过上层端子组件3的前端下压面对其上表面进行限位。

上层端子组件3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塑胶主体31、内嵌在塑胶主体31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金属端子32、包覆在塑胶主体31外周且与下层端子组件2形成一卡托收纳腔体的铁壳33。

铁壳33的前端对应于铆钉4位置向下弯折形成有一第一限位片331,第一限位片33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至pcb板1表面且形成有与pcb板1焊接在一起的焊脚332,第一限位片331上位于两个焊脚332之间设置有一撕破凸台333,撕破凸台333朝铆钉4一侧凸起且抵持住铆钉的圆周表面,对铆钉4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撕破凸台333通过两侧的焊脚332传递力量,提供竖向支撑力。

本实施例取消了原有卡座结构中转轴的后铁壳支撑,减小了产品的总长,转轴件5依靠铆钉4支撑,铆钉4通过铁壳33与pcb板2焊接将其固定在上层端子组件3与pcb板1之间,且通过铆钉4与铁壳33的铆接实现固定限位;还利用了铁壳前端位于铆钉区域的向下弯折的焊脚提供辅助支撑与压紧力,保障铆钉4的位置稳定性,并能够为转轴件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金属端子32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塑胶主体31内,当卡托拔出时,金属端子32头部被塑胶主体31卡住,保障金属端子32不会被拉坏,更好的保护了金属端子32,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焊接在一pcb板上的下层端子组件、将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围在内的且焊接在所述pcb板上的上层端子组件、一端固定插入所述pcb板内且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表面铆接的铆钉、中部可旋转的铰接在所述铆钉上的转轴件、伸入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一侧且端部扣住所述转轴件一端的拉杆、以及卡接在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转轴件承置于所述限位凸环上且上表面通过所述上层端子组件的一前端下压面对其上表面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叠层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包括包覆成型为一体的塑胶主体、内嵌在所述塑胶主体内且外露出连接点的金属端子、包覆在所述塑胶主体外周且与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形成一卡托收纳腔体的铁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叠层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壳的前端对应于所述铆钉位置向下弯折形成有一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至所述pcb板表面且形成有与所述pcb板焊接在一起的焊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叠层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片上位于两个所述焊脚之间设置有一撕破凸台,所述撕破凸台朝所述铆钉一侧凸起且抵持住所述铆钉的圆周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叠层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头部设计为台阶结构且埋在所述塑胶主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叠层卡座,其包括焊接在一PCB板上的下层端子组件、将所述下层端子组件包围在内的且焊接在所述PCB板上的上层端子组件、一端固定插入所述PCB板内且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端子组件表面铆接的铆钉、中部可旋转的铰接在所述铆钉上的转轴件、伸入所述上层端子组件一侧且端部扣住所述转轴件一端的拉杆、以及卡接在所述上层端子组件前端的检测弹片端子,所述铆钉上设置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转轴件承置于所述限位凸环上且上表面通过所述上层端子组件的一前端下压面对其上表面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更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利用铆钉结构与上层端子组件配合实现转轴的上下限位与支撑,提高转轴的位置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鸣;邓阳;郭敬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