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装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安装墙板随之出现,墙板用来安装软硬包,软硬包除了有美化空间的作用外,更重要是的它具有阻燃,吸音,隔音,防潮,防霉,抗菌,防水,防油,防尘,防污,防静电,防撞的功能。现有的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当软硬包出现损坏,需要对基板进行拆除,甚至是对基板整体破坏,才能进行更换,十分麻烦,严重影响工人施工的效率,并且浪费物料,因此,提出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解决现有的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更换软硬包麻烦,施工效率低,浪费物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包括基板和包体,所述基板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t”形结构,所述包体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t”形结构,所述固定槽的位置和尺寸均与固定块相适应,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配合,固定槽插入固定块,完成包体的安装,“t”形固定块使包体在固定后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并且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工人施工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一侧面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尺寸与基板相适应,连接杆使转板与转轴联动,转轴带动转板旋转,转板对包体进行限位,增强包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表面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一侧面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底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有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板一侧面设置有压槽,所述转板底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位置与压槽相适应,所述插槽与压槽之间连接有卡槽,所述插槽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卡柱相适应,所述卡槽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凸块相适应,所述压槽底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一表面设置有按钮,所述连板底面设置有压块,转板旋转,卡柱插入插槽,凸块被压入弹簧槽,凸块到达卡槽位置时,第一弹簧位置复原,将凸块弹出,卡柱与转板完成卡接,按压按钮,压块挤压凸块,凸块卡入弹簧槽,即可取消转板与卡柱的卡接,松开按钮,第二弹簧将按钮位置复原。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底面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使安装板更耐磨稳定性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母槽,所述螺母槽底面贯穿有螺孔,螺孔用来将基板与墙面固定,螺母槽使安装板安装后更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内部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使包体防火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扣槽,扣槽方便工人抓取安装板,便于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一表面设置有隔音层,隔音层使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使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更耐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槽和固定块,使包体在固定后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并且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工人施工组装;通过设置转板、卡柱、插槽、凸块、卡槽和多组弹簧,使转板与卡柱之间实现卡接,使转板可以对包体进行限位,并且该方式装拆卸十分简单,便于工人施工;通过设置缓冲垫,使安装板更耐磨稳定性更强;通过设置螺孔用来将基板与墙面固定;通过设置螺母槽使安装板安装后更平整;通过设置防火层使包体防火性更好,安全性更高;通过设置隔音层和防水层,使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和防水效果,隔音好,更耐潮。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装置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d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为该装置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基板;2、安装槽;3、固定块;4、缓冲垫;5、转轴;6、连接杆;7、转板;8、卡柱;9、弹簧槽;10、第一弹簧;11、凸块;12、压槽;13、插槽;14、卡槽;15、第二弹簧;16、连板;17、按钮;18、隔音层;19、防水层;20、包体;21、防火层;22、安装板;23、扣槽;24、固定槽;25、螺母槽;26、螺孔;27、转槽;28、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包括基板1和包体20,基板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固定块3为“t”形结构,包体20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底面设置有固定槽24,固定槽24为“t”形结构,固定槽24的位置和尺寸均与固定块3相适应,固定槽24与固定块3相配合,固定槽24插入固定块3,完成包体20的安装,“t”形固定块使包体20在固定后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并且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工人施工组装。
优选地,基板1一侧面设置有转槽27,转槽27内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一端设置有转板7,转板7的尺寸与基板1相适应,连接杆6使转板7与转轴5联动,转轴5带动转板7旋转,转板7对包体20进行限位,增强包体20的稳定性。
优选地,基板1上表面设置有卡柱8,卡柱8一侧面设置有弹簧槽9,弹簧槽9底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一端连接有凸块11。
优选地,转板7一侧面设置有压槽12,转板7底面设置有插槽13,插槽13的位置与压槽12相适应,插槽13与压槽12之间连接有卡槽14,插槽13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卡柱8相适应,卡槽14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凸块11相适应,压槽12底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一端设置有连板16,连板16一表面设置有按钮17,连板16底面设置有压块28,转板7旋转,卡柱8插入插槽13,凸块11被压入弹簧槽9,凸块11到达卡槽14位置时,第一弹簧10位置复原,将凸块11弹出,卡柱8与转板7完成卡接,按压按钮17,压块28挤压凸块11,凸块11卡入弹簧槽9,即可取消转板7与卡柱8的卡接,松开按钮17,第二弹簧15将按钮17位置复原。
优选地,安装槽2底面设置有缓冲垫4,缓冲垫4使安装板22更耐磨稳定性更强。
优选地,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母槽25,螺母槽25底面贯穿有螺孔26,螺孔25用来将基板1与墙面固定,螺母槽25使安装板22安装后更平整。
优选地,包体20内部设置有防火层21,防火层21使包体20防火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优选地,安装板22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扣槽23,扣槽23方便工人抓取安装板22,便于施工。
优选地,基板1一表面设置有隔音层18,隔音层18使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隔音层18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9,防水层19使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更耐潮。
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的使用方法:通过螺孔26,将基板1安装在墙面上;安装包体20:扣住扣槽23,便于工人握持包体20,将安装板22底部的固定槽24插入固定块3,转动转板7,转板7对包体20进行限位,卡柱8插入插槽13,凸块11被压入弹簧槽9,凸块11到达卡槽14位置时,第一弹簧10位置复原,将凸块11弹出,卡柱8与转板7完成卡接;需要拆下包体20时:按压按钮17,压块28挤压凸块11,凸块11卡入弹簧槽9,即可取消转板7与卡柱8的卡接,松开按钮17,第二弹簧15将按钮17位置复原,抽出包体20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包括基板(1)和包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为“t”形结构,所述包体(20)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底面设置有固定槽(24),所述固定槽(24)为“t”形结构,所述固定槽(24)的位置和尺寸均与固定块(3)相适应,所述固定槽(24)与固定块(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一侧面设置有转槽(27),所述转槽(27)内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一端设置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尺寸与基板(1)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表面设置有卡柱(8),所述卡柱(8)一侧面设置有弹簧槽(9),所述弹簧槽(9)底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一端连接有凸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7)一侧面设置有压槽(12),所述转板(7)底面设置有插槽(13),所述插槽(13)的位置与压槽(12)相适应,所述插槽(13)与压槽(12)之间连接有卡槽(14),所述插槽(13)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卡柱(8)相适应,所述卡槽(14)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凸块(11)相适应,所述压槽(12)底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一端设置有连板(16),所述连板(16)一表面设置有按钮(17),所述连板(16)底面设置有压块(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底面设置有缓冲垫(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母槽(25),所述螺母槽(25)底面贯穿有螺孔(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20)内部设置有防火层(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2)相对两侧面均设置有扣槽(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一表面设置有隔音层(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软硬包饰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18)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