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柜的气箱安装,通常是将气箱吊至柜体上,然后围绕气箱一步一步顺序安装框架,来固定气箱,在安装气箱框架时,需要调整好气箱的位置,才能进行安装,由于气箱一直处于可移动的状态,若操作工在安装气箱框架时,不慎推动或挪动气箱,都会使气箱框架的安装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气箱的固定效果,不仅影响整个柜体,而且劳动强度大,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根据实际要求,柜体与柜体之间需要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柜体等同于气箱与气箱的衔接安装,通常采用气箱顶端式母线扩展装置连接安装,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接线比较麻烦复杂而且影响美观。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包括l型框架,与l型框架对接设置的气箱框架、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包含前框架、与前框架垂直设置的上框架,与前框架左侧对接设置的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包含三分之一前边框、第一后边框和设置在三分之一前边框与第一后边框顶部之间位置的前横向连接型材,所述上框架包含三分之二前边框、上后边框和设置在前边框与上后边框之间顶部位置的上横向连接型材,所述后框架包括第一后边框、第二后边框和设置在第一后边框与第二后边框之间顶部位置的后横向连接型材,所述气箱框架包括三分之二上后边框、与第二后边框上部对接设置的纵向连接型材和设置在三分之二上后边框与纵向连接型材顶部之间位置的横向连接型材,所述气箱框架与上框架左侧对接设置,所述气箱上方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气箱通过两个吊耳吊至l型框架上,所述气箱后推至气箱框架内,所述l型框架和气箱框架通过铁板与气箱固定连接,所述气箱侧面设置有三个母线扩展装置,所述三个母线扩展装置通过螺栓与铁板块固定连接,所述铁板块通过焊接固定在气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框架、上框架、后框架、气箱框架皆通过三维连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后边框设置在前横向连接型材上部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l型框架用于稳定气箱顺利推送至气箱框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连接型材为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接型材,便于放置气箱。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吊耳分别设置在气箱两侧,用于吊起气箱。
进一步的,所述l型框架和气箱框架通过螺丝与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箱通过螺栓与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个母线扩展装置并排设置在气箱侧面,用于连接其他气箱。
进一步的,所述铁板块固定设置在气箱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周边,用于防止气箱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周边鼓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利用两个吊耳吊起气箱放置在l型框架上,后推气箱至气箱框架内,然后通过铁板将气箱固定安装在气箱框架和l型框架上,不仅可以实现柜体的一、二次分离,而且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也可进行规模化生产;气箱与气箱之间的衔接安装,采用气箱侧面式母线扩展装置连接安装,接线简单方便,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箱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l型框架,2、气箱框架,3、气箱,4、前框架,5、上框架,6、后框架,7、前边框,8、第一后边框,9、前横向连接型材,10、上后边框,11、上横向连接型材,12、第二后边框,13、后横向连接型材,14、纵向连接型材,15、横向连接型材,16、吊耳,17、母线扩展装置,18、铁板块,19、铁板,20、三维连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包括l型框架1,与l型框架1对接设置的气箱框架2、气箱3,l型框架3包含前框架4、与前框架4垂直设置的上框架5,与前框架4左侧对接设置的后框架6,前框架4包含三分之一前边框7、第一后边框8和设置在三分之一前边框7与第一后边框8顶部之间位置的前横向连接型材9,上框架5包含三分之二前边框7、上后边框10和设置在前边框7与上后边框10之间顶部位置的上横向连接型材11,后框架6包括第一后边框8、第二后边框12和设置在第一后边框8与第二后边框12之间顶部位置的后横向连接型材13,气箱框架2包括三分之二上后边框10、与第二后边框12上部对接设置的纵向连接型材14和设置在三分之二上后边框10与纵向连接型材14顶部之间位置的横向连接型材15,气箱框架2与上框架5左侧对接设置,气箱3上方设置两个吊耳16,气箱3通过两个吊耳16吊至l型框架1上,气箱3后推至气箱框架2内,l型框架1和气箱框架2通过铁板17与气箱3固定连接,气箱3侧面设置有三个母线扩展装置17,三个母线扩展装置17通过螺栓与铁板块18固定连接,铁板块18通过焊接固定在气箱3上。
前框架4、上框架5、后框架6、气箱框架3皆通过三维连角20连接。
上后边框10设置在前横向连接型材9上部中间位置。
l型框架1用于稳定气箱顺利推送至气箱框架内。
纵向连接型材14为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接型材,便于放置气箱3。
两个吊耳16分别设置在气箱3两侧,用于吊起气箱。
l型框架1和气箱框架2通过螺丝与铁板17固定连接。
气箱3通过螺栓与铁板17固定连接。
三个母线扩展装置17并排设置在气箱3侧面,用于连接其他气箱。
铁板块18固定设置在气箱3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17周边,用于防止气箱3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17周边鼓胀。
具体使用过程是,将l型框架1通过三维连角20安装好后,再通过三维连角20将气箱框架2安装好,将气箱3通过吊车勾住两个吊耳吊至气箱框架2的两根纵向连接型材14之间,同时放置在l型框架1上,然后将气箱3后推至气箱框架2内,然后通过铁板19将气箱3固定在l型框架1和气箱框架2上,这样安装气箱后推式机构不仅可以实现柜体的一、二次分离,而且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根据实际要求,柜体与柜体之间需要相互连接,即气箱与气箱的衔接安装,通过气箱侧面设置的三个母线扩展装置17连接安装,接线简单方便,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更加美观。
1.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包括l型框架,与l型框架对接设置的气箱框架、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包含前框架、与前框架垂直设置的上框架,与前框架左侧对接设置的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包含三分之一前边框、第一后边框和设置在三分之一前边框与第一后边框顶部之间位置的前横向连接型材,所述上框架包含三分之二前边框、上后边框和设置在前边框与上后边框之间顶部位置的上横向连接型材,所述后框架包括第一后边框、第二后边框和设置在第一后边框与第二后边框之间顶部位置的后横向连接型材,所述气箱框架包括三分之二上后边框、与第二后边框上部对接设置的纵向连接型材和设置在三分之二上后边框与纵向连接型材顶部之间位置的横向连接型材,所述气箱框架与上框架左侧对接设置,所述气箱上方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气箱通过两个吊耳吊至l型框架上,所述气箱后推至气箱框架内,所述l型框架和气箱框架通过铁板与气箱固定连接,所述气箱侧面设置有三个母线扩展装置,所述三个母线扩展装置通过螺栓与铁板块固定连接,所述铁板块通过焊接固定在气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上框架、后框架、气箱框架皆通过三维连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后边框设置在前横向连接型材上部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用于稳定气箱顺利推送至气箱框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型材为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接型材,便于放置气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吊耳分别设置在气箱两侧,用于吊起气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和气箱框架通过螺丝与铁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箱通过螺栓与铁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母线扩展装置并排设置在气箱侧面,用于连接其他气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安装气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块固定设置在气箱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周边,用于防止气箱侧面的母线扩展装置周边鼓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