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刀头是切割工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刀头,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金刚石刀头通常是用物理方法在刀头的顶部生成一层金刚石膜,以其他材料为基体烧制而成。
目前大多数的刀头与基体的厚度不同,因而在进行焊接过程中需要调整刀头的位置,现有移动机构大多只能前后移动,且稳定性较低,少数可以多方位移动的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大多数的刀头与基体的厚度不同,因而在进行焊接过程中需要调整刀头的位置,现有移动机构大多只能前后移动,且稳定性较低,少数可以多方位移动的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包括两组移动装置,两组所述移动装置交叉垂直设置,上方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右侧的中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基座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夹持槽,所述第一螺杆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螺接有夹持块,两组所述夹持块的底部位于所述夹持槽的内部,所述基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上方所述移动装置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两组所述第一移动块均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所述基座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所述,上方所述移动装置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上方所述移动装置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后侧壁并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上方所述移动装置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上方所述移动装置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下方所述移动装置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下方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第二移动槽,两组所述第二移动块均位于两组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下方所述移动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右侧壁并螺接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中部。
优选的,左侧所述夹持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右侧所述夹持块的中部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旋转盘的外部开设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滑动槽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两组所述第一移动块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嵌入槽,且两组所述凸块均位于两组所述嵌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移动槽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组所述限位块均位于两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上方所述移动装置的后侧与下方所述移动装置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夹持槽,当需要焊接刀头时,转动旋转盘,使两组夹持块相对运动对刀头进行夹持,同时启动第一、第二电机即可调整基座与上方的移动装置,即可对刀头的位置进行调整,本设备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提高了焊接成功率,降低了刀头焊接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移动装置;110、第一电机;120、保护壳体;200、基座;210、第一螺杆;220、旋转盘;230、夹持槽;240、夹持块;250、固定块;260、凹槽;300、第一滑动槽;310、第一移动块;400、第一移动槽;410、第一竖板;420、第二螺杆;430、第一挡板;440、第二移动块;500、第二电机;510、第三螺杆;520、第二移动槽;530、第二竖板;540、第二挡板;550、第二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移动装置100,两组移动装置100交叉垂直设置,上方移动装置10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基座200,基座200右侧的中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210,第一螺杆2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220,基座200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夹持槽230,第一螺杆210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螺接有夹持块240,两组夹持块240的底部位于夹持槽230的内部,基座20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310,上方移动装置100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00,两组第一移动块310均位于两组第一滑动槽300的内部,基座200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410,,上方移动装置100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第一移动槽400,第一竖板410位于第一移动槽400的内部,第一移动槽40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30,上方移动装置100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0,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420,第二螺杆420的前端贯穿第一移动槽400的后侧壁并螺接在第一挡板430的中部,上方移动装置100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440,上方移动装置100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530,下方移动装置100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550,下方移动装置100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第二移动槽520,两组第二移动块440均位于两组第二滑动槽550的内部,第二竖板530位于第二移动槽520的内部,第二移动槽5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40,下方移动装置100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二电机500,第二电机500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510,第三螺杆510贯穿第二移动槽520的右侧壁并螺接在第二挡板540的中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左侧夹持块24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50,且右侧夹持块240的中部开设有凹槽260,且固定块250与凹槽260相匹配,便于更稳定的夹持刀头,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刀头从两组夹持块240之间坠落。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旋转盘220的外部开设有防滑螺纹,便于增大摩擦力,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旋转盘220。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两组第一滑动槽300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两组第一移动块310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嵌入槽,且两组凸块均位于两组嵌入槽的内部,便于提高工作过程中基座200的稳定性,防止工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基座200左右晃动而造成刀头的损毁。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第一竖板410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一移动槽400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组限位块均位于两组限位槽的内部,便于提高调整刀头位置时基座200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上方移动装置100的后侧与下方移动装置100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120,便于保护第一电机110与第二电机500,防止刀头在焊接过程中飞溅的火花掉落到第一电机110或第二电机500上引发线路故障。
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基座200的顶部开设夹持槽230,当需要对刀头进行夹持时,通过转动旋转盘220,通过旋转盘220的转动带动第一螺杆210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螺杆210的转动同时带动两组夹持块240相对运动,从而达到夹持刀头的目的,同时在左侧夹持块240的中部设置固定块250,在右侧夹持块240的中部开设凹槽260,可以提高夹持刀头时的稳固性,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10,通过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带动第二螺杆420转动,通过第二螺杆420的转动带动固定在基座200底部的第一竖板410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达到前后移动的目的,通过在上方移动装置100底部的左右两侧开设两组第一滑动槽300,通过在基座200底部的设置的两组第一移动块310,提高了基座200进行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基座200在焊接刀头时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因装置的不稳定所造成的刀头损坏率,通过启动第二电机500,通过第二电机500的传动端带动第三螺杆510进行转动,通过第三螺杆510的转动带动固定连接在上方移动装置100底部的第二竖板530进行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对上方移动装置100与基座200左右移动的目的,通过在上方移动装置100底部的前后两侧水平设置的两组第二移动块440,通过在下方移动装置100顶部的前后两侧水平开设两组第二滑动槽550,提高了上方移动装置100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本设备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提高了焊接成功率,降低了刀头焊接成本,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移动装置(100),两组所述移动装置(100)交叉垂直设置,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基座(200),所述基座(200)右侧的中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210),所述第一螺杆(2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220),所述基座(200)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夹持槽(230),所述第一螺杆(210)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螺接有夹持块(240),两组所述夹持块(240)的底部位于所述夹持槽(230)的内部,所述基座(20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310),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00),两组所述第一移动块(310)均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滑动槽(300)的内部,所述基座(200)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410),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第一移动槽(400),所述第一竖板(410)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400)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槽(40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30),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420),所述第二螺杆(420)的前端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槽(400)的后侧壁并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430)的中部,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440),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530),下方所述移动装置(100)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550),下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第二移动槽(520),两组所述第二移动块(440)均位于两组所述第二滑动槽(550)的内部,所述第二竖板(530)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槽(520)的内部,所述第二移动槽(5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40),下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二电机(500),所述第二电机(500)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510),所述第三螺杆(510)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槽(520)的右侧壁并螺接在所述第二挡板(540)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夹持块(24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50),且右侧所述夹持块(240)的中部开设有凹槽(260),且所述固定块(250)与所述凹槽(260)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20)的外部开设有防滑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滑动槽(300)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两组所述第一移动块(310)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嵌入槽,且两组所述凸块均位于两组所述嵌入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410)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移动槽(400)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组所述限位块均位于两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工具焊接机的刀头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后侧与下方所述移动装置(100)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12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