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车体焊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行业,在自动化改革要求下,多产品,高精度的需求线,原本手动生产线不能满足高效的生产要求,
轨道交通行业内,分拼工装并没有一个夹具可以做很多产品的先例,基本上都是一个工装一套夹具,如果有小的变动,需要临时更换工装的尺寸,这样操作的时间很长,精度也不是很准,导致后期的焊接尺寸有偏差,在整车装配的时候,由于这种误差的积累最后会有超过10毫米以上的偏差,合拢工位的工装更难做,要克服很大的变形力,才可以把车合拢装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分拼工装基本上都是一个工装一套夹具,如果有小的变动,需要临时更换工装的尺寸,操作时间长,精度不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固定板和定位销支架,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支架,所述定位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销,且定位销支架前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滑轨系统。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夹具。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滑轨系统安装在底板上,且底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推动气缸,并且传感器与推动气缸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滑台手动定位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传感器感知定位销的位置,从而控制推动气缸工作,同时定位销配合定位孔,进一步固定安装板,使得滑台在移动时,有固定的停止位,并且停止位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从而实现整个工装夹具的柔性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定位销2、传感器3、固定板4、定位孔401、定位销支架5、滑轨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1、定位销2、传感器3、固定板4、定位销支架5和滑轨系统6,
安装板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上设置有定位销支架5,定位销支架5上设置有定位销2,且定位销支架5前侧设置有传感器3,安装板1下方设置有滑轨系统6。
安装板1上安装有夹具,固定板4上开设有定位孔401,定位销2插入定位销2,用于安装板1的定位,滑轨系统6安装在底板上,且底板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推动气缸,并且传感器3与推动气缸电连接。
安装板1为滑动部件当中的夹具安装板,是安装需要变换尺寸的工装夹具,定位销2用来确定夹具的最终位置,传感器3用来感应定位销2,当传感器3感应定位销2在定位销支架5上时,安装板1可以通过推动气缸在滑轨系统6上滑动,如果传感器3感应不到定位销2的时候,说明夹具已经在某一个车型的状态下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定位销2插入4固定板4的定位孔401中完成定位;需要切换的夹具编号,手动将定位销2拔出,放入定位销支架5上,工人按钮切换夹具,到相应的位置,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1)、固定板(4)和定位销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上设置有定位销支架(5),所述定位销支架(5)上设置有定位销(2),且定位销支架(5)前侧设置有传感器(3),所述安装板(1)下方设置有滑轨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开设有定位孔(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台手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系统(6)安装在底板上,且底板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推动气缸,并且传感器(3)与推动气缸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