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地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地排固定件,接地排上每隔0.5-2.0m可设置一个将其固定。
背景技术:
±800v特高压直流阀柜中具有大量的换流阀,大量的换流阀均要与接地排连接进行接地,通常柜体内可能具有好几根接地排以便于换流阀接地。目前,接地排常用的固定方式为通过支撑件(如l形件)进行固定,支撑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上,接地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件上。但是,前述方式需要损坏接地排(需要在接地排上钻孔),会影响接地排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排固定件,无需损坏接地排即可将接地排固定在柜体上,接地排拆装方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排固定件,包括铜排保护件1、沿前后向设置且向上开口的u形支架2、u形支架2底部的连接孔3、u形支架2的支腿4的中部且向后开口的安装开口5、两条支腿4上且位于接地排6正上方的螺栓安装板7和螺栓安装板7上竖直向下设置的螺栓8,所述螺栓安装板7和接地排6均沿左右向设置且均与u形支架2的底部平行,所述螺栓8与螺栓安装板7垂直,所述连接孔3位于安装开口5的前方,两条支腿4上的安装开口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接地排6置于安装开口5中并由螺栓8顶压在安装开口5的下侧;所述铜排保护件1位于两条支腿4之间,其下部被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栓8的螺杆9的下端之间,其上部从螺栓安装板7的前侧或后侧绕过至螺栓安装板7的上方并套设在螺杆9外。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开口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其前后向的深度较接地排6的宽度小,其高度较接地排6的厚度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开口5的深度为35-45mm,其高度为8-15m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螺栓安装板7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所述支腿4的上部沿左右向设有矩形孔10,所述螺栓安装板7的左右两端插设在对应侧的矩形孔10中;所述螺杆9与螺栓安装板7的中部螺纹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为沿前后向设置的长圆孔,其设于u形支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条支腿4之间的距离为30-40mm,其顶部的前侧为斜角结构11,其顶部的后侧为圆角结构12。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或向后开口的u形件,其下侧臂沿前后向设置且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杆9的下端之间,其上侧臂位于螺栓安装板7与螺栓8的头部13之间且其上设有供螺杆9穿过的通孔14。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开口的u形件,所述通孔14为竖向设置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排固定件,无需损坏接地排即可将接地排固定在柜体上;接地排拆装方便,固定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地排固定件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地排固定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地排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形支架的尺寸标注图。
图中:1铜排保护件、2u形支架、3连接孔、4支腿、5安装开口、6接地排、7螺栓安装板、8螺栓、9螺杆、10矩形孔、11斜角结构、12圆角结构、13头部、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排固定件,包括铜排保护件1、沿前后向设置且向上开口的u形支架2(金属材质,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竖向设置的支腿4)、u形支架2底部的连接孔3(通过螺栓与柜体(钢结构,其上可钻孔)连接)、u形支架2的支腿4的中部且向后开口的安装开口5(容置接地排6)、两条支腿4上且位于接地排6正上方的螺栓安装板7(用于安装螺栓8)和螺栓安装板7上竖直向下设置(螺纹连接)的螺栓8等。其中,螺栓安装板7和接地排6均沿左右向设置且均与u形支架2的底部(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平行;螺栓8与螺栓安装板7垂直,其螺杆9的下端顶靠在铜排保护件1上。连接孔3位于安装开口5的前方形成避位结构保证连接孔3露出;两条支腿4上的安装开口5左右对称设置,安装开口5的下侧水平,两个安装开口5的下侧平齐。接地排6置于安装开口5中并由螺栓8顶压在安装开口5的下侧,其前端顶靠在安装开口5前侧或位于安装开口5前侧的相邻后方。铜排保护件1位于两条支腿4之间,其下部被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栓8的螺杆9的下端之间以避免螺杆9转动时对接地排6的损伤,其上部从螺栓安装板7的前侧或后侧绕过至螺栓安装板7的上方并套设在螺杆9外用于防止铜排保护件1运动。
其中,参见图1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开口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其前后向的深度l4较接地排6的宽度(通常为50mm左右)小,其高度l3较接地排6的厚度(通常为5mm左右)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开口5的深度l4为35-45mm(具体可以为40mm),其高度l3为8-15mm(具体可以为12mm)。
其中,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螺栓安装板7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支腿4的上部沿左右向设有矩形孔10(较螺栓安装板7的截面稍大),螺栓安装板7的左右两端插设在对应侧的矩形孔10中并向外突出,前述结构使本固定件便于安装。螺杆9与螺栓安装板7的中部螺纹连接。
其中,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为沿前后向设置的长圆孔(具体尺寸可以为长15mm*宽7mm),其设于u形支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
其中,参见图1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形支架2的尺寸:长l2为60-85mm(具体可以为70mm),高l1为50-60mm(具体可以为54mm)。两条支腿4之间的距离为30-40mm,其顶部的前侧为斜角结构11(其与支腿4的顶边和前侧边之间的过渡最好倒圆角)以便于将本固定件安装在柜体上,其顶部的后侧为圆角结构12以避免划伤人。
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或向后开口的u形件,其下侧臂(沿前后向设置,宽度为12-18mm,螺杆9的下端顶压在其上侧中部)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杆9的下端之间,其上侧臂位于螺栓安装板7与螺栓8的头部13(位于螺杆9顶端)之间且其上设有供螺杆9穿过的通孔14。螺栓安装板7位于铜排保护件1的开口中,螺杆9穿过通孔14;通孔14较螺杆9(6-8mm)稍大,但较头部13小,具体可以为10mm左右。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开口的u形件,通孔14为竖向设置的圆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保护件(1)、沿前后向设置且向上开口的u形支架(2)、u形支架(2)底部的连接孔(3)、u形支架(2)的支腿(4)的中部且向后开口的安装开口(5)、两条支腿(4)上且位于接地排(6)正上方的螺栓安装板(7)和螺栓安装板(7)上竖直向下设置的螺栓(8),所述螺栓安装板(7)和接地排(6)均沿左右向设置且均与u形支架(2)的底部平行,所述螺栓(8)与螺栓安装板(7)垂直,所述连接孔(3)位于安装开口(5)的前方,两条支腿(4)上的安装开口(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接地排(6)置于安装开口(5)中并由螺栓(8)顶压在安装开口(5)的下侧;所述铜排保护件(1)位于两条支腿(4)之间,其下部被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栓(8)的螺杆(9)的下端之间,其上部从螺栓安装板(7)的前侧或后侧绕过至螺栓安装板(7)的上方并套设在螺杆(9)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开口(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开口,其前后向的深度较接地排(6)的宽度小,其高度较接地排(6)的厚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开口(5)的深度为35-45mm,其高度为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板(7)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所述支腿(4)的上部沿左右向设有矩形孔(10),所述螺栓安装板(7)的左右两端插设在对应侧的矩形孔(10)中;所述螺杆(9)与螺栓安装板(7)的中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为沿前后向设置的长圆孔,其设于u形支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两条支腿(4)之间的距离为30-40mm,其顶部的前侧为斜角结构(11),其顶部的后侧为圆角结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或向后开口的u形件,其下侧臂沿前后向设置且顶压于接地排(6)上侧与螺杆(9)的下端之间,其上侧臂位于螺栓安装板(7)与螺栓(8)的头部(13)之间且其上设有供螺杆(9)穿过的通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排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保护件(1)为向前开口的u形件,所述通孔(14)为竖向设置的圆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