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26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复式楼层或建筑由于房内面积的限制,一般的楼梯的坡度较陡,因此在搬动一些较重的行李或者物品时往往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一侧带有滑道的楼梯,该种结构虽然便于行李或者物品的运送,但是其占用楼梯的面积较大所以推广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公开的公布号为cn1045945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梯结构,包含由板材所拼接出的楼梯结构,该楼梯结构的中部通过隔板楼梯结构分隔出一个独立的腔体,该腔体的上方为梯段楼梯结构,腔体内设有与之间隙插接配合的滑道楼梯结构,该滑道楼梯结构一侧的两端附近安装有伸缩缸楼梯结构,伸缩缸楼梯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的内侧。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和缺点:这种楼梯结构存在滑道结构拉出之后占用的楼梯一侧的空间较大的问题,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小滑道占用空间效果的楼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楼梯结构,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设置有若干台阶,多个相邻台阶的踏步面之间的竖直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容置槽滑移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板滑出容置槽收尾连接形成滑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道未使用时,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位于容置槽内,当使用滑道时,多个连接板滑出容置槽收尾连接形成供行李或者物品运送的滑道,解决了滑道结构拉出之后占用的楼梯一侧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相互铰接,所述容置槽水平开设在台阶竖直侧壁的上侧,所述第一滑板位于容置槽外侧时,第一滑板远离第二滑板一端抵触在相邻台阶的踏步面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互相铰接的滑板,滑道未使用时,两个滑板水平放置在容置槽内,当滑道使用时,第一滑板滑出容置槽向下转动,第一滑板抵触在相邻台阶的踏步面的边缘形成滑道的一段,第二滑板位于容置槽内,收纳时只需要将第二滑板向容置槽内拨动即可,这样设置的连接板方便收纳与打开。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台阶一侧均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容置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滑板侧壁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通过滑槽延伸出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拨动杆通过滑槽延伸出外侧,通过拨动杆可从台阶外侧控制连接板的收纳与打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同步杆,所述同步杆同时与多个拨动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杆可实现同时控制多个连接板的打开与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杆设置有与台阶侧壁相互插接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板打开与收纳时都能通过固定件实现固定,滑道不使用时连接板不会滑出,滑道使用时可以固定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插接杆、插接孔,所述插接杆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插接杆垂直于延伸杆,所述插接杆穿过固定孔延伸出外侧,所述台阶侧壁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杆滑动插接在插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杆插入插接孔即可实现连接板的固定,拔出即可实现连接板解锁,简化了滑道的固定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远离台阶一端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把手和固定件设置在一起,通过把手不仅可以控制连接板的打开和收纳,还可以实现连接板的固定与解锁,简化了连接板结构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于同步杆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固定件设置在底部台阶的侧壁,另一个固定件设置在顶部台阶的侧壁,方便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时都可以固定与解锁连接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多个连接板滑出容置槽收尾连接形成滑道,解决了滑道结构拉出之后占用的楼梯一侧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通过将把手和固定件设置在一起,简化了连接板的结构设置;

通过在台阶底部和顶部都设置有固定件,方便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时都可以固定与解锁连接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楼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楼梯;2、台阶;3、固定件;4、容置槽;5、连接板;6、第一滑板;7、第二滑板;8、滑槽;9、连接杆;10、延伸杆;12、滑道;13、拨动杆;14、把手;15、插接杆;16、固定孔;17、插接孔;18、同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楼梯结构,包括设置有若干台阶2的楼梯1,多个相邻台阶2的踏步面之间的竖直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4,容置槽4容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容置槽4滑移连接,多个连接板5滑出容置槽4收尾连接形成滑道12。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板5包括第一滑板6和第二滑板7,第一滑板6和第二滑板7相互铰接,容置槽4水平开设在台阶2竖直侧壁的上侧。通过第一滑板6滑出容置槽4并倾斜抵触在相邻台阶2的踏步面的边缘形成滑道12的一段。

参照图1和图3,每个台阶2一侧均水平设置有滑槽8,滑槽8与容置槽4相互连通,第二滑板7侧壁连接有拨动杆13,拨动杆13通过滑槽8延伸出外侧,还包括同步杆18,同步杆18同时与多个拨动杆13连接,连接杆9底部设置有延伸杆10,延伸杆10上设置有固定件3,固定件3包括插接杆15,插接杆15垂直于延伸杆10,延伸杆10上设置有固定孔16,台阶2侧壁开设有插接孔17,插接杆15穿设固定孔16同时插接于插接孔17,插接孔17设置两个,两个插接孔17水平间隔设置,插接杆15插接于其一插接孔17时,连接板5容置于容置槽4内,插接杆15插接于另一插接孔17时,第一滑板6处于倾斜放置状态。插接杆15一端还设置有把手14,通过把手14不仅可以拨动连接板5,还可以控制插接杆15插入与拔出插接孔17。固定件3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件3分别设置于同步杆18的两端,实现在底部和顶部的台阶2都能固定与解锁连接板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滑道12未使用时,第一滑板6和第二滑板7均位于容置槽4内,此时插接杆15插入远离台阶2的一个插接孔17中,当滑道12使用时,通过把手14将插接杆15从插接孔17中拔出,实现连接板5解锁,随后将同步杆18往靠近台阶2方向拨动,使第一滑板6滑出容置槽4外,当第一滑板6抵触在相邻台阶2的踏步面的边缘时停止,此时将插接杆15插入靠近台阶2的另一个插接孔17中,即可实现连接板5的固定,多个第一滑板6滑出容置槽4收尾连接形成滑道12,此时即可用于行李或者物品的运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梯结构,包括楼梯(1),所述楼梯(1)设置有若干台阶(2),其特征在于:多个相邻台阶(2)的踏步面之间的竖直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4),所述容置槽(4)容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容置槽(4)滑移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板(5)滑出容置槽(4)收尾连接形成滑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包括第一滑板(6)和第二滑板(7),所述第一滑板(6)和第二滑板(7)相互铰接,所述容置槽(4)水平开设在台阶(2)竖直侧壁的上侧边缘,所述第一滑板(6)位于容置槽(4)外侧时,第一滑板(6)远离第二滑板(7)一端抵触在相邻台阶(2)的踏步面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台阶(2)一侧均水平设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与容置槽(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滑板(7)侧壁连接有拨动杆(13),所述拨动杆(13)通过滑槽(8)延伸出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杆(18),所述同步杆(18)同时与多个拨动杆(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杆(18)设置有与台阶(2)侧壁相互插接固定的固定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插接杆(15),所述插接杆(15)垂直于同步杆(18),所述同步杆(18)设置有固定孔(16),所述台阶(2)侧壁开设有插接孔(17),所述插接杆(15)穿设固定孔(16)同时插接于插接孔(17),所述插接孔(17)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插接孔(17)水平间隔设置,所述插接杆(15)插接于其一插接孔(17)时,所述连接板(5)容置于容置槽(4)内,所述插接杆(15)插接于另一插接孔(17)时,所述第一滑板(6)处于倾斜放置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15)远离台阶(2)一端设置有把手(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3)分别设置于同步杆(18)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梯结构,其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设置有若干台阶,多个相邻台阶的踏步面之间的竖直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容置槽滑移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板滑出容置槽收尾连接形成滑道。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小楼梯滑道占用空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猛;林冬兴;邓晓华;池小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富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