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遮阳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热,从而防止局部过热和炫光的产生,以及保护室内各种物品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合理的设计建筑遮阳能够改善夏季室内舒适性以及降低建筑能耗。目前的建筑外墙面遮阳系统种类很多,根据分布方式通常可以分为水平式、垂直式,根据施工方式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建筑遮阳和临时性建筑遮阳两种,临时性的建筑遮阳例如布帘、竹帘、遮阳棚、百叶窗等。
通过遮阳板可以建筑进行遮阳,但是现有的遮阳板一般是凸出建筑外墙表面,太阳光照射角度会随之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当太阳光线倾斜照射时,遮阳板的遮阳效果会有所下降,会影响室内环境,对此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可以调节遮阳板的角度,确保对于建筑的遮阳效果,避免太阳光照射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包括遮阳板以及调节组件,所述遮阳板设置在建筑外墙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上且位于所述遮阳板两侧的安装块、设置在所述遮阳板两侧上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上的转动轴、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遮阳板上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所述隔热层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机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以及电机,在一天不同的时段,电机会驱动遮阳板转动,确保在不同的时段可以对建筑起到较好的遮阳效果,避免太阳光线直射入室内;通过设置的隔热层,可以减少传递到遮阳板的热量,从而减少从遮阳板传输到建筑外墙的热量;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用于驱使电机工作,可以将资源很好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阳板远离建筑墙体一端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设置在所述遮阳板内,所述降温管的出水端连接有集水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集水槽,在雨天的时候,可以将雨水收集,通过设置的小型水泵以及降温管,可以将集水槽收集到的雨水输送到遮阳板内,对遮阳板进行降温处理,可以起到减少从遮阳板传递到建筑外墙的热量的作用,并且可以将雨水进行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槽槽底倾斜设置,所述小型水泵设置在所述集水槽最低一端,所述集水槽上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小型水泵设置在集水槽的最低端,在降温管出水端输出并且流到集水槽最低端时,在可以过程可以对这些水起到降温作用;通过设置的过滤筒,可以避免落叶等杂物会影响小型水泵的输水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相对两侧侧壁上的嵌条、开设在所述集水槽相对两侧侧壁上且可供所述嵌条嵌入的嵌槽、转动连接在集水槽侧壁上的转动条、设置在所述转动条一端的限位块、开设在所述嵌条上且供所述限位块嵌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嵌条以及嵌槽,可以将过滤筒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在将嵌条固定时,通过设置的限位槽以及限位块,在限位块转进限位槽内后,便可以起到将嵌条锁紧在嵌槽的作用,达到将过滤筒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槽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条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槽槽底,所述转动条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槽侧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扭簧,在过滤筒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限制转动条的转动,将限位块限制在限位槽内,避免影响对于过滤筒的固定;同时在安装固定过滤筒时,可以省去工作人员将限位块转进限位槽内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阳板横向开设有贯穿所述遮阳板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通风孔,自然风会从通风孔的一端进入,并且从通风孔的另一端吹出,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空气流到可以遮阳板内部起到降温作用,减少从遮阳板传输到建筑外墙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降温管在所述遮阳板内呈蛇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降温管在遮阳板内蛇形设置,可以增加降温管与遮阳板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对于遮阳板自身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阳板靠近建筑外墙一端设置为弧形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驱使遮阳板转动时,通过将遮阳板靠近建筑外墙一端设置为弧形端,可以避免遮阳板会卡住建筑外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以及电机,在一天不同的时段,电机会驱动遮阳板转动,确保在不同的时段可以对建筑起到较好的遮阳效果,避免太阳光线直射入室内;通过设置的隔热层,可以减少传递到遮阳板的热量,从而减少从遮阳板传输到建筑外墙的热量;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用于驱使电机工作,可以将资源很好的利用。
2.通过设置的扭簧,在过滤筒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将限位块限制在限位槽内,起到加固过滤筒的作用。
3.通过设置的通风孔以及将降温管在遮阳板内蛇形设置,可以加强对于遮阳板的降温效果,从而减少从遮阳板传输到建筑外墙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电机以及转动轴;
图3是遮阳板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降温管;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扭簧。限位块、限位槽。
图中,1、遮阳板;2、调节组件;3、弧形端;4、安装块;5、转动轴;6、电机;7、隔热层;8、太阳能电池板;9、集水槽;10、小型水泵;11、降温管;12、通风孔;14、过滤筒;15、嵌条;16、嵌槽;17、转动条;18、限位块;19、限位槽;20、转动槽;21、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可以调节遮阳板1的角度,确保对于建筑的遮阳效果,避免太阳光照射入室内;包括遮阳板1以及调节组件2,遮阳板1安装在建筑外墙上,并且遮阳板1靠近建筑外墙一端设置为弧形端3;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2包括一体形成在建筑外墙上且位于遮阳板1两侧的安装块4、转动连接在遮阳板1两侧上且转动连接在安装块4上的转动轴5、安装在其中一个安装块4上的电机6,并且电机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在遮阳板1上设置有隔热层7,本实施例中,隔热层7采用聚氨酯发泡板,在隔热层7远离隔热层7一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8,并且电机6与太阳能电池板8电连接,电机6可用太阳能电池板8供电。
参照图3,同时在遮阳板1远离建筑墙体一端开设有集水槽9,在集水槽9内安装有小型水泵10,在小型水泵10的出水端连接有降温管11,并且降温管11安装在遮阳板1内,降温管11的出水端连接有集水槽9中,降温管11通过小型水泵10将集水槽9在雨天收集雨水输送到遮阳板1内部,对遮阳板1自身进行降温,可以减少从遮阳板1传递到建筑外墙的热量;为了加强对遮阳板1的降温效果,将降温管11在遮阳板1上蛇形设置,同时在遮阳板1横向开设有贯穿遮阳板1的通风孔12,在自然风从通风口一端吹进,从另一端穿出时,可以带动通风孔12内的空气流动,便可以对遮阳板1自身起到降温效果,在通风孔12与降温管11的配合使用下,可以大大降低遮阳板1自身的热量。
参照图3和图4,在雨天掉落在太阳能电池板8上的雨水,会将太阳能电池板8上的落叶等杂物带到集水槽9中,为了避免杂物影响小型水泵10的输水,将集水槽9槽底倾斜设置,小型水泵10安装在集水槽9最低一端,在集水槽9上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筒14,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一体形成在过滤筒14相对两侧侧壁上的嵌条15、开设在集水槽9相对两侧侧壁上且可供嵌条15嵌入的嵌槽16、转动连接在集水槽9侧壁上的转动条17、一体形成在转动条17一端的限位块18、开设在嵌条15上且供限位块18嵌入的限位槽19,嵌条15会有一端为嵌入嵌槽16中。
在限位块18嵌入限位槽19时,为了避免转动条17转动将限位块18滑出限位槽19,在集水槽9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0,转动条17转动连接在转动槽20槽底,在转动条17上套设有扭簧21,扭簧2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槽20侧壁上,扭簧21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条17上,将限位块18的位置预设为可嵌入限位槽19的角度。
在将过滤筒14固定时,可以先转动转动条17,此时扭簧21会处于被扭动状态,然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将过滤筒14的嵌条15对准嵌槽16,将过滤筒14放置好,带将过滤筒14放置好之后,嵌条15上的限位槽19会位于集水槽9侧壁的上方,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放开转动条17,转动条17会在扭簧21的作用下复位,并且带动限位块18复位,限位块18会嵌入至限位槽19中,便可以将嵌条15固定在嵌槽16内,达到将过滤筒14固定的目的;若是要将过滤筒14拆卸下来,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转动转动条17、使得限位块18滑出限位槽19,便可以将过滤筒14之间取下,将过滤筒14中的杂物清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随着太阳光的直射角度不同,电机6会带动遮阳板1转动,使得在遮阳板1在不同的时段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遮阳效果,确保对于建筑的遮阳效果,避免太阳光照射入室内;同时可以将雨天掉落的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通过小型水泵10以及降温管11对遮阳板1自身进行降温,并且在平时通风孔12可以利用自然风对遮阳板1进行降温作用,减少遮阳板1自身传递到建筑外墙的热量,避免使得室内温度上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包括遮阳板(1)以及调节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设置在建筑外墙上,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上且位于所述遮阳板(1)两侧的安装块(4)、设置在所述遮阳板(1)两侧上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4)上的转动轴(5)、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4)上的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所述遮阳板(1)上设置有隔热层(7),所述隔热层(7)远离所述隔热层(7)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电机(6)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远离建筑墙体一端开设有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内设置有小型水泵(10),所述小型水泵(10)的出水端连接有降温管(11),所述降温管(11)设置在所述遮阳板(1)内,所述降温管(11)的出水端连接有集水槽(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9)槽底倾斜设置,所述小型水泵(10)设置在所述集水槽(9)最低一端,所述集水槽(9)上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筒(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4)相对两侧侧壁上的嵌条(15)、开设在所述集水槽(9)相对两侧侧壁上且可供所述嵌条(15)嵌入的嵌槽(16)、转动连接在集水槽(9)侧壁上的转动条(17)、设置在所述转动条(17)一端的限位块(18)、开设在所述嵌条(15)上且供所述限位块(18)嵌入的限位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9)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0),所述转动条(17)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槽(20)槽底,所述转动条(17)上套设有扭簧(21),所述扭簧(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槽(20)侧壁上,所述扭簧(2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条(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横向开设有贯穿所述遮阳板(1)的通风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11)在所述遮阳板(1)内呈蛇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靠近建筑外墙一端设置为弧形端(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