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式雨簸箕。
背景技术:
在当发大风、大雨天气时,雨水管中的雨水因为排量过大,对普通雨簸箕底部的冲击过大,从而引起雨水飞溅,导致对墙体的污染,同时普通雨簸箕无法固定,容易丢失,一旦雨簸箕丢失后,雨水会直接冲刷防水卷材,长期直接冲刷会对防水卷材造成更大的损害,且雨水飞溅,对墙体造成更严重的污染,不能有效保证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式雨簸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普通雨簸箕底部受水流冲击较大,导致雨水飞溅对墙体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式雨簸箕,包括簸箕后帮、簸箕侧帮、簸箕底和支架,簸箕侧帮数量有两个,簸箕后帮、簸箕侧帮底部与簸箕底固定连接,簸箕后帮在进水口处的迎水面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圆弧状的坡面,支架包括两个吊杆和一个横杆,吊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簸箕侧帮连接,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锁紧装置。
更进一步的,吊杆为可伸缩吊杆。
更进一步的,簸箕底在出水口处的长度超出簸箕侧帮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吊杆与簸箕侧帮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簸箕后帮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凸起。
更进一步的,簸箕后帮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击簸箕底,引起飞溅,以及对墙体造成污染,同时可以防止雨簸箕的丢失和人为损坏,减少了二次制作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式雨簸箕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式雨簸箕的侧视图。
1-簸箕后帮,2-簸箕侧帮,3-簸箕底,4-支架,41-吊杆,42-横杆,43-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水式雨簸箕,包括簸箕后帮1、簸箕侧帮2、簸箕底3和支架4,簸箕侧帮2数量有两个,簸箕后帮1、簸箕侧帮2底部与簸箕底3固定连接,簸箕后帮1在进水口处的迎水面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圆弧状的坡面,支架4包括两个吊杆41和一个横杆42,吊杆41的一端与所述横杆42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簸箕侧帮2连接,所述横杆42中部设置有锁紧装置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雨水管出水口处固定有卡箍,采用直径比雨水管直径略大的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卡箍,并通过螺栓紧固,卡箍与锁紧装置43之间通过螺杆连接,锁紧装置43上设置有与螺杆的螺纹匹配的通孔,螺杆一端与卡箍焊接固定,另一端与锁紧装置43螺纹连接。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雨水管出水口的弯头进入雨簸箕的进水口,利用簸箕后帮1的圆弧状的坡面分散水流的直接冲击力,从而将水流平稳的导向出水口,避免了水流过大时,受冲击发生飞溅对墙体造成污染。将雨簸箕后侧紧贴墙体,在保护墙体免受冲刷的同时,可将水流分散的水平力传递给墙体,从而保证了整体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雨簸箕放置在合适位置后,通过支架4上的锁紧装置43与水管连接,可进一步提升整体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发生大风天气时,可以防止雨簸箕的丢失和人为的损坏,从而节省了再次制作的成本。
优选的实施方式,吊杆41为可伸缩吊杆。通过不同直径的套管相互套接形成可伸缩吊杆,从而适用不同固定高度的雨水管,极大的提高了本雨簸箕的适用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簸箕底3在出水口处的长度超出簸箕侧帮2的长度。可防止雨水在出口处发生飞溅,进一步保护墙面不受污染。
优选的实施方式,吊杆41与簸箕侧帮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可提高支架4的固定角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本雨簸箕的适用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簸箕后帮1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凸起。通过条状凸起可进一步降低水流的流速,降低雨水发生飞溅的可能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簸箕后帮1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凹槽。通过条状凹槽可进一步降低水流的流速,降低雨水发生飞溅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包括簸箕后帮、簸箕侧帮、簸箕底和支架,所述簸箕侧帮数量有两个,所述簸箕后帮、簸箕侧帮底部与所述簸箕底固定连接,所述簸箕后帮在进水口处的迎水面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圆弧状的坡面,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吊杆和一个横杆,吊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簸箕侧帮连接,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锁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为可伸缩吊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底在出水口处的长度超出所述簸箕侧帮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与所述簸箕侧帮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后帮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水式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后帮的坡面上与水流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小型条状凹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