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



背景技术:

小青瓦在建筑建造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古建筑维修上也在使用传统小青瓦,中国部分地区的民居也保留着使用传统小青瓦的习惯,小青瓦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标志性构件,但小青瓦在日常使用中存在保温、隔热、防水性能较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小青瓦自身性能使其更适合于使用,将传统建筑形式流传下去,在不改变建筑外立面,保留其历史风貌,又能提升其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对小青瓦进行改良,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具有防水、隔热、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该小青瓦为层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瓦片、中间填充层和下层瓦片,所述中间填充层为空气层,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的相对处分别开设有斜面,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上的斜面相对,形成宽度向小青瓦内侧递减的粘接槽,所述粘接槽内填充有水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小青瓦为夹层结构,中间填充层为空气层,空气导热性较低,对于热量的传递较小,空气层在夏季能较好的阻隔屋面热度的传递,冬季能保持屋内的热量不向外流失,能起到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且空气间层内部为空心的空气间层,所以在大暴雨天气,屋面排水较为困难的时候,可以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使雨水不至于渗入建筑内部,故对小青瓦加空气层可有效的改良其保温防水性能。

此外,在两层瓦片的侧边形成楔形的粘接槽,更加方便在两层瓦片的两边填充粘接水泥,粘接效果更好,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两层瓦片出现脱离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方形的扣槽,所述下层瓦片的凹面上远离所述扣槽的一侧设有长方形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宽度与所述扣槽的宽度适配,所述卡块的长度小于所述扣槽的长度,所述扣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卡块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在小青瓦上设置扣槽和卡块,通过上一小青瓦上的卡块与下一小青瓦上的扣槽的配合,可提高小青瓦之间搭接的稳固性,而且,扣槽的长度大于卡块的长度,使得卡块可在扣槽内滑动,如此,可对小青瓦之间的搭接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其适用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隔断槽,所述隔断槽的长度等于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的宽度,所述下层瓦片的凹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棱,所述凸棱的长度等于所述隔断槽的长度,所述凸棱的宽度小于所述隔断槽的宽度,所述凸棱的高度等于所述隔断槽的深度,当所述卡块在所述扣槽内滑动时,所述凸棱在所述隔断槽内滑动。

小青瓦搭接完成后,前一小青瓦上的凸棱容纳在下一小青瓦上的隔断槽内,并可沿隔断槽滑动,使得相邻两个小青瓦的接触处形成台阶形的隔断结构,相比传统的小青瓦表面直接贴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密封效果更好,解决了使用小青瓦建筑的整体保温、隔热、防水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填充层的厚度为5mm-7mm,当中间填充层太薄时,会导致加工难度变大,太厚时又会影响使用,将中间填充层的厚度设置在5mm-7mm,优选为6mm,可以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加工能够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小青瓦为夹层结构,中间填充层为空气层,空气导热性较低,对于热量的传递较小,空气层在夏季能较好的阻隔屋面热度的传递,冬季能保持屋内的热量不向外流失,能起到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且空气间层内部为空心的空气间层,所以在大暴雨天气,屋面排水较为困难的时候,可以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使雨水不至于渗入建筑内部,故对小青瓦加空气层可有效的改良其保温防水性能。

2、在两层瓦片的侧边形成楔形的粘接槽,更加方便在两层瓦片的两边填充粘接水泥,粘接效果更好,降低了两层瓦片出现脱离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在小青瓦上设置扣槽和卡块,通过上一小青瓦上的卡块与下一小青瓦上的扣槽的配合,可提高小青瓦之间搭接的稳固性,而且,扣槽的长度大于卡块的长度,使得卡块可在扣槽内滑动,如此,可对小青瓦之间的搭接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其适用性。

4、小青瓦搭接完成后,前一小青瓦上的凸棱容纳在下一小青瓦上的隔断槽内,并可沿隔断槽滑动,使得相邻两个小青瓦的接触处形成台阶形的隔断结构,相比传统的小青瓦表面直接贴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密封效果更好,提高了使用小青瓦的建筑的整体保温、隔热、防水性能更好。

5、当中间填充层太薄时,会导致加工难度变大,太厚时又会影响使用,将中间填充层的厚度设置在5mm-7mm,优选为6mm,可以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加工能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温防水的小青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温防水的小青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层瓦片;11、扣槽;12、隔断槽;20、下层瓦片;21、斜面;22、卡块;23、凸棱;30、中间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该小青瓦为层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瓦片10、中间填充层30和下层瓦片20,中间填充层30为空气层,上层瓦片10和下层瓦片20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的相对处分别开设有斜面21,上层瓦片10和下层瓦片20上的斜面21相对,形成宽度向小青瓦内侧递减的粘接槽,粘接槽内填充有水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小青瓦为夹层结构,中间填充层30为空气层,空气导热性较低,对于热量的传递较小,空气层在夏季能较好的阻隔屋面热度的传递,冬季能保持屋内的热量不向外流失,能起到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且空气间层内部为空心的空气间层,所以在大暴雨天气,屋面排水较为困难的时候,可以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使雨水不至于渗入建筑内部,故对小青瓦加空气层可有效的改良其保温防水性能。

此外,在两层瓦片的侧边形成楔形的粘接槽,更加方便在两层瓦片的两边填充粘接水泥,粘接效果更好,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两层瓦片出现脱离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层瓦片10的凸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方形的扣槽11,下层瓦片20的凹面上远离扣槽11的一侧设有长方形的卡块22,卡块22的宽度与扣槽11的宽度适配,卡块22的长度小于扣槽11的长度,扣槽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卡块22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在小青瓦上设置扣槽11和卡块22,通过上一小青瓦上的卡块22与下一小青瓦上的扣槽11的配合,可提高小青瓦之间搭接的稳固性,而且,扣槽11的长度大于卡块22的长度,使得卡块22可在扣槽11内滑动,如此,可对小青瓦之间的搭接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其适用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层瓦片10的凸面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隔断槽12,隔断槽12的长度等于上层瓦片10的凸面的宽度,下层瓦片20的凹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棱23,凸棱23的长度等于隔断槽12的长度,凸棱23的宽度小于隔断槽12的宽度,凸棱23的高度等于隔断槽12的深度,当卡块22在扣槽11内滑动时,凸棱23在隔断槽12内滑动。

小青瓦搭接完成后,前一小青瓦上的凸棱23容纳在下一小青瓦上的隔断槽12内,并可沿隔断槽12滑动,使得相邻两个小青瓦的接触处形成台阶形的隔断结构,相比传统的小青瓦表面直接贴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密封效果更好,解决了使用小青瓦建筑的整体保温、隔热、防水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填充层30的厚度为5mm-7mm,当中间填充层30太薄时,会导致加工难度变大,太厚时又会影响使用,将中间填充层30的厚度设置在5mm-7mm,优选为6mm,可以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加工能够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其特征在于,该小青瓦为层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瓦片、中间填充层和下层瓦片,所述中间填充层为空气层,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的相对处分别开设有斜面,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上的斜面相对,形成宽度向小青瓦内侧递减的粘接槽,所述粘接槽内填充有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方形的扣槽,所述下层瓦片的凹面上远离所述扣槽的一侧设有长方形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宽度与所述扣槽的宽度适配,所述卡块的长度小于所述扣槽的长度,所述扣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卡块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隔断槽,所述隔断槽的长度等于所述上层瓦片的凸面的宽度,所述下层瓦片的凹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棱,所述凸棱的长度等于所述隔断槽的长度,所述凸棱的宽度小于所述隔断槽的宽度,所述凸棱的高度等于所述隔断槽的深度,当所述卡块在所述扣槽内滑动时,所述凸棱在所述隔断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填充层的厚度为5mm-7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防水的小青瓦,该小青瓦为层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瓦片、中间填充层和下层瓦片,所述中间填充层为空气层,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的相对处分别开设有斜面,所述上层瓦片和下层瓦片上的斜面相对,形成宽度向小青瓦内侧递减的粘接槽,所述粘接槽内填充有水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隔热、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石杨;周波;许卓雅;苏杰;王乙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