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4g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已经并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而在通信技术中,为了实现良好的通信质量,达到优异的通信效果,对通信系统中的天线系统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如何实现天线最佳的方向性和增益的匹配也是天线技术领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部分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天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天线系统,应用于智能终端,包括:主集天线、分集天线和wifi/gps天线;
所述主集天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连接所述第一馈点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连接部并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并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所述第一馈点的第二主集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集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所述第二馈点的第三主集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主集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与所述第二馈点的第四主集连接部、和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四主集辐射臂;
所述分集天线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三馈点和第四馈点、连接所述第三馈点并沿在沿第四方向延伸一距离后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四馈点的分集连接部、连接所述分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呈v形折弯的分集辐射臂;
所述wifi/gps天线包括:沿第五方向排布的第五馈点和第六馈点、连接所述第五馈点和所述第六馈点并沿第六方向延伸的wifi/gps连接部、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的第一端并所述第五方向延伸的gps辐射臂、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的第二端并沿所述第六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的wifi辐射臂。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第一折弯部、第一开隙和第二开隙;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连接部、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隙,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其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隙,所述第二开隙与所述第一开隙平行;和/或
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和/或
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包括:第四延伸部、第五延伸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开隙;所述第四延伸部和所述第五延伸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折弯部,所述第四延伸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所述第五延伸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所述第四延伸部与所述第五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三开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隙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三开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五延伸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和/或
所述第二折弯部在靠近所述第五延伸部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四主集辐射臂包括第六延伸部和第七延伸部;
所述第六延伸部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延伸部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的一端的折弯深度;和/或
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的一端的折弯深度。
优选地,所述分集连接部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延伸时,其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四馈点的宽度;和/或
所述分集辐射臂的v形折弯的折弯顶点位于所述第三馈点与所述第四馈点的排列方向上,且所述分集辐射臂的v形折弯的折弯夹角小于90度。
优选地,所述分集连接部包括在第一次折弯处沿背离所述第四馈点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wifi/gps连接部的一端沿所述第五方向的反方向延伸一预设距离后连接所述gps辐射臂;和/或
所述gps辐射臂呈l字形折弯,所述l字形折弯的短边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并沿所述第六方向延伸,所述l字形折弯的长边沿所述第五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wifi辐射臂的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所述wifi/gps连接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wifi辐射臂的的弧形折弯的弧度为90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同时达到较好的方向性与增益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线系统中主集天线一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线系统中分集天线一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线系统中wifi/gps天线一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线系统应用于智能终端,一实施例中,其包括主集天线、分集天线和wifi/gps天线;如图1所示,主集天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连接第一馈点101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连接部111、连接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并沿背离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辐射臂121、连接第一主集辐射臂121并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第一馈点101的第二主集连接部112、连接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集辐射臂122、连接第二主集辐射臂122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第二馈点102的第三主集连接部113、连接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主集辐射臂123、连接第三主集辐射臂123与第二馈点102的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和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四主集辐射臂124;即,主集天线可以为loop结构天线。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用来连接智能终端的主板电路实现信号的传递。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排列过程中,其之间有一定间距。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分别与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和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对应连接。其中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和第二四主集连接部均在对应的馈点上从第二方向上延伸,该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主集辐射臂121连接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并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即第一主集辐射臂121的延伸方向为背离第二馈点102。第二主集连接部112为u字形折弯,其中第一馈点101在第二主集连接部112的u字形折弯内,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对第一馈点101形成半包围的结构。第三主集连接部113为u字形折弯,其中第二馈点102在第三主集连接部113的u字形折弯内,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对第二馈点102形成半包围的结构。第三主集辐射臂123连接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并在第一馈点101靠近第二馈点102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连接第三主集连接部113,第三主集连接部113为u字形折弯,并在折弯后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第四主集辐射臂124在第四主集连接部114远离第三主集辐射臂123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其中第四主集辐射臂124用来调整主集天线的高频谐振,其工作频率的范围为2300-2690mhz,第一主集辐射臂121、第二主集辐射臂122和第三主集辐射臂123其为用来调整主集天线的低频谐振,其工作频率的范围为824-960mhz。
进一步的,第一主集辐射臂121包括:第一延伸部1211、第二延伸部1212、第三延伸部1213、第一折弯部1214、第一开隙1215和第二开隙1216;第一延伸部1211与第二延伸部1212的一端均连接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另一端均连接第一折弯部1214,且第一延伸部1211与第二延伸部1212之间形成第一开隙1215,第三延伸部1213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部1214、另一端连接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其第三延伸部1213与第二延伸部1212之间形成第二开隙1216,第二开隙1216与第一开隙1215平行;即,第一主集辐射臂121自第一主集连接部111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211和第二延伸部1212,第一延伸部1211和第二延伸部1212在另一端同第一折弯部1214连接,并形成第一开隙1215,在第一折弯部1214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1213并连接至第二主集连接部112,第三延伸部1213与第二延伸部1212之间形成第二开隙1216。其具体的可以设计第一开隙1215的宽度大于第二开隙1216的宽度,第一开隙1215与第二开隙1216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可以完全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
可选的,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折弯并连接第二主集连接部112,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第二端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即,第二主集辐射臂122呈反z字形折弯,其靠近第一馈点101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折弯,靠近第二馈点102的第二端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折弯,第一端的折弯可以为规则的矩形折弯,第二端的折弯可以为不规则的折弯。
可选的,第三主集辐射臂123包括:第四延伸部1231、第五延伸部1232、第二折弯部1233和第三开隙1234;第四延伸部1231和第五延伸部123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折弯部,第四延伸部123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主集连接部113,第五延伸部123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第四延伸部1231与第五延伸部1232形成第三开隙1234。即,第四延伸部1231的一端连接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另一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连接第二折弯部1233,第五延伸部1232的一端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另一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连接第二折弯部1233,第四延伸部1231与第五延伸部1232之间形成第三开隙1234。其中,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开隙1234的宽度可以小于第四延伸部1231的宽度,其也可以大于第五延伸部1232的宽度,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1233在靠近第五延伸部1232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凸起12331。
可选的,第四主集辐射臂124包括第六延伸部1241和第七延伸部1242;第六延伸部1241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第七延伸部1242连接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即第六延伸部1241和第七延伸部1242可以理解为呈v字形在第四主集连接部114靠近第一馈点101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其中第六延伸部1241在原生过程中其宽度逐渐变窄,第七延伸部1242以v字形的顶点为起点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其延伸端点与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相对并留有间隙。
可选的,第二主集连接部112连接第一主集辐射臂121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一端的折弯深度;即在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呈u字形折弯时,其形成的u形凹槽的一侧边的深度小于另一侧边的深度。即第一馈点101在该u形凹槽内的与其一侧边的重叠长度与另一侧边的重叠长度不同,第一馈点101靠近第二馈点102一侧的重叠长度较大。
可选的,第三主集连接部113连接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第三主集辐射臂123的一端的折弯深度。即在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呈u字形折弯时,其形成的u形凹槽的一侧边的深度小于另一侧边的深度。即第二馈点102在该u形凹槽内的与其一侧边的重叠长度与另一侧边的重叠长度不同,第二馈点102远离第一馈点101一侧的重叠长度较大。
如图2所示,分集天线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三馈点201和第四馈点202、连接第三馈点201并沿在沿第四方向延伸一距离后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第四馈点202的分集连接部211、连接分集连接部211并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呈v形折弯的分集辐射臂221;具体的,分集天线为pifa天线结构,其第三馈点201和第四馈点202呈第三方向并排设置,分集连接部211在第四方向上经过多次折弯后一端连接第三馈点201、另一端连接第四馈点202,其中第四方向与第三方向可以为互相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关系。分集连接部211其经过多次折弯后形成与隔离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的缝隙。分集辐射臂221沿着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其沿着第四方向呈v形折弯。其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三馈点201和第四馈点202之间的距离以及调整分集连接部211的折弯调整天线的高频。其可以通过分集辐射臂221调整的天线的在1710-2690mhz范围内的谐振。
可选的,分集连接部211在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延伸时,其延伸长度大于第四馈点202的宽度;即分集连接部211在折弯过程中,其折弯宽度在第三方向上超出第四馈点202。
可选的,分集辐射臂221的v形折弯的折弯顶点位于第三馈点201与第四馈点202的排列方向上,且分集辐射臂221的v形折弯的折弯夹角小于90度。即分集辐射臂221的v形折弯的折弯顶点与第三馈点201和第四馈点202可以形成第三方向的排布。其中v形折弯的折弯夹角小于90度,其v形折弯的开口方向朝向分集连接部211。
如图3所示,wifi/gps天线包括:沿第五方向排布的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连接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并沿第六方向延伸的wifi/gps连接部311、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的第一端并第五方向延伸的gps辐射臂321、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的第二端并沿第六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的wifi辐射臂322。wifi/gps天线为pifa天线结构,其中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在第五方向上排布,并在第六方向上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第五方向与第六方向可以为互相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两个方向,同时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可以在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侧互相连接。其wifi辐射臂322用于工作频率为2400-2500mhz的谐振,gps辐射臂321用于工作频率为1575.42mhz及左右频点的谐振。
可选的,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沿第五方向的反方向延伸一预设距离后连接gps辐射臂321;可以理解,wifi/gps连接部311的宽度大于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的宽度和,其在第五馈点301远离第六馈点302一侧突出。
可选的,gps辐射臂321呈l字形折弯,l字形折弯的短边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并沿第六方向延伸,l字形折弯的长边沿第五方向延伸;gps辐射臂321在l字形折弯过程中,其沿第五方向延伸的长边朝wifi辐射臂322所在的方向倾斜,同时,该长边在延伸过程中生伸出第六馈点302边缘时开始呈u字形折弯,该u字形折弯幅度较小。长边在u字形折弯后沿第五方向延伸一段后沿第六方向的反方向稍微折弯。
可选的,wifi辐射臂322的连接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wifi辐射臂322在延伸过程中,其在延伸至一端距离后,开始增加宽度延伸。其增加宽度的位置可以为wifi辐射臂322总长度的近似中间位置。
可选的,wifi辐射臂322的的弧形折弯的弧度为90度。wifi辐射臂322呈弧形折弯时,其弧形折弯弧度为90度。即使得wifi辐射臂322的延伸端的末端朝向为第六方向的反方向。
其中,主集天线、分集天线和wifi/gps天线可以均为fpc天线,其通过fpc连接方式同终端的工作电路连接。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终端,包括:主集天线、分集天线和wifi/gps天线;
所述主集天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馈点(101)和第二馈点(102)、连接所述第一馈点(101)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连接部(111)、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并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集辐射臂(121)、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121)并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所述第一馈点(101)的第二主集连接部(112)、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集辐射臂(122)、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122)呈u字形折弯以半包围所述第二馈点(102)的第三主集连接部(113)、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主集辐射臂(123)、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123)与所述第二馈点(102)的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和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四主集辐射臂(124);
所述分集天线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三馈点(201)和第四馈点(202)、连接所述第三馈点(201)并沿在沿第四方向延伸一距离后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四馈点(202)的分集连接部(211)、连接所述分集连接部(211)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呈v形折弯的分集辐射臂(221);
所述wifi/gps天线包括:沿第五方向排布的第五馈点(301)和第六馈点(302)、连接所述第五馈点(301)和所述第六馈点(302)并沿第六方向延伸的wifi/gps连接部(311)、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的第一端并所述第五方向延伸的gps辐射臂(321)、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的第二端并沿所述第六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的wifi辐射臂(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121)包括:第一延伸部(1211)、第二延伸部(1212)、第三延伸部(1213)、第一折弯部(1214)、第一开隙(1215)和第二开隙(1216);所述第一延伸部(1211)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12)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连接部(111)、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1214),且所述第一延伸部(1211)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隙(1215),所述第三延伸部(12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121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112),其所述第三延伸部(1213)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1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隙(1216),所述第二开隙(1216)与所述第一开隙(1215)平行;和/或
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112),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并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113);和/或
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123)包括:第四延伸部(1231)、第五延伸部(1232)、第二折弯部(1233)和第三开隙(1234);所述第四延伸部(1231)和所述第五延伸部(123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折弯部,所述第四延伸部(12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113),所述第五延伸部(12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114),所述第四延伸部(1231)与所述第五延伸部(1232)形成所述第三开隙(12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隙(1216)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隙(1215)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隙(1234)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五延伸部(1232)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四延伸部(1231)的宽度;和/或
所述第二折弯部(1233)在靠近所述第五延伸部(1232)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凸起(12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主集辐射臂(124)包括第六延伸部(1241)和第七延伸部(1242);
所述第六延伸部(1241)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延伸部(1242)连接所述第四主集连接部(114)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呈弧形折弯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集连接部(112)连接所述第一主集辐射臂(121)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一端的折弯深度;和/或
所述第三主集连接部(113)连接所述第二主集辐射臂(122)的一端折弯深度小于其连接所述第三主集辐射臂(123)的一端的折弯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集连接部(211)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折弯延伸时,其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四馈点(202)的宽度;和/或
所述分集辐射臂(221)的v形折弯的折弯顶点位于所述第三馈点(201)与所述第四馈点(202)的排列方向上,且所述分集辐射臂(221)的v形折弯的折弯夹角小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连接部(211)包括在第一次折弯处沿背离所述第四馈点(202)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沿所述第五方向的反方向延伸一预设距离后连接所述gps辐射臂(321);和/或
所述gps辐射臂(321)呈l字形折弯,所述l字形折弯的短边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并沿所述第六方向延伸,所述l字形折弯的长边沿所述第五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wifi辐射臂(322)的连接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所述wifi/gps连接部(311)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辐射臂(322)的弧形折弯的弧度为90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