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支撑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支撑梁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钢结构支撑梁的作用是承受住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们和下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因此钢结构支撑梁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超高层、机场、港口、大型公建、体育建筑、运输通廊栈桥各种管道支架以及高炉和锅炉构架等。
但是现有的钢结构支撑架顶梁与立柱之间不能快速定位,从而不便于顶梁与立柱之间的焊接,影响支撑梁的搭建效率,另外,不便于多个钢结构支撑梁之间进行拼接,在房体搭建时,还需其他装置固定,以进行搭建,操作繁琐,耗时耗力,影响房体搭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顶梁与立柱之间不能快速定位,不便于顶梁与立柱之间的焊接,另外,不便于多个钢结构支撑梁之间进行拼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均安装有顶梁,所述顶梁呈三角形结构,且顶梁的内部镂空,形成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中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且中空腔的内部还焊接有对称分布于支撑杆两侧的副杆,所述顶梁底端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且两个弹簧槽的内部均固定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至定位块外部两侧的卡块,同时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且两个定位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框,且八个连接框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同时八个所述连接框相对的一侧均螺接有紧固杆。
进一步的,所述顶梁与两个立柱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杆,且两个加强杆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同时所述顶梁以及两个立柱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和顶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远离顶梁的一端相对的角均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表壁圆滑的弧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还安装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同时所述弹簧套设于伸缩筒的外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实现顶梁和立柱之间的快速搭接,同时利用卡块、卡槽和弹簧,能够将定位块卡接固定,以实现顶梁和立柱卡接固定,从而实现顶梁和立柱之间快速定位,以便于顶梁和立柱之间精准焊接,避免顶梁和立柱之间发生错位,有效的提高了钢结构支撑架的搭建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框、腔槽和紧固杆的设置,能够实现多个钢结构支撑架的快速拼接,无需通过其他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房体的搭建,大大的提高了房体搭建的效率,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顶梁;2-第一卡槽;3-紧固杆;4-立柱;5-第二卡槽;6-弹簧;7-卡块;8-定位块;9-连接框;10-加强杆;11-第一固定块;12-腔槽;13-定位槽;14-弹簧槽;15-弧部;16-卡槽;17-支撑杆;18-副杆;19-第二固定块;20-伸缩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包括两个立柱4,两个立柱4的顶端均安装有顶梁1,顶梁1呈三角形结构,且顶梁1的内部镂空,形成中空腔,中空腔的中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7,且中空腔的内部还焊接有对称分布于支撑杆17两侧的副杆18,顶梁1底端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定位块8,两个定位块8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14,且两个弹簧槽14的内部均固定有弹簧6,两个弹簧6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至定位块8外部两侧的卡块7,同时两个立柱4的顶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块8相匹配的定位槽13,且两个定位槽1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7相匹配的卡槽16,搭建时,使用者可将顶梁1放置于两个立柱4的顶部,使得定位块8插进定位槽13中,此时,卡块7在弹簧6的作用下卡进卡槽16中,以将定位块8和定位槽13卡接,从而将顶梁1和两个立柱4卡接,实现顶梁1和两个立柱4的快速定位,而后使用者将顶梁1和立柱4焊接固定,从而实现钢结构支撑梁的快速搭建,提高了搭建效率。
其中,两个立柱4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框9,且八个连接框9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12,同时八个连接框9相对的一侧均螺接有紧固杆3,当钢结构支撑梁需要拼接时,使用者可将拼接连杆的两端分别卡进相邻两个立柱4上的连接框9内部的腔槽12中,再将紧固杆3旋进,以将拼接连杆和连接框9紧固,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多个钢结构支撑梁的拼接,以便于钢结构房体的搭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梁1与两个立柱4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杆10,且两个加强杆10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同时顶梁1以及两个立柱4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相匹配的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5,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4和顶梁1固定连接,通过两个加强杆10,能够增加顶梁1与两个立柱4之间的刚性,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块8远离顶梁1的一端相对的角均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表壁圆滑的弧部15,以便于定位块8快速卡进定位槽13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簧槽14的内部还安装有伸缩筒20,伸缩筒20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弹簧6的两端相连接,同时弹簧6套设于伸缩筒20的外部,在弹簧6带动卡块7伸缩时,伸缩筒20随之伸缩,从而能够增加弹簧6伸缩时的稳定性,有助于弹簧6稳定带动卡块7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顶梁1放置于两个立柱4的顶部,使得定位块8插进定位槽13中,此时,卡块7在弹簧6的作用下卡进卡槽16中,以将定位块8和定位槽13卡接,从而将顶梁1和两个立柱4卡接,实现顶梁1和两个立柱4的快速定位,而后使用者将顶梁1和立柱4焊接固定,从而实现钢结构支撑梁的快速搭建,提高了搭建效率,然后使用者可将加强杆10通过其两端的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分别固定于立柱4和顶梁1上的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5中,再通过螺栓紧固,从而增加顶梁1和立柱4之间的刚性,以增加钢结构支撑梁的强度,当钢结构支撑梁需要拼接时,使用者可将拼接连杆的两端分别卡进相邻两个立柱4上的连接框9内部的腔槽12中,再将紧固杆3旋进,以将拼接连杆和连接框9紧固,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多个钢结构支撑梁的拼接,以便于钢结构房体的搭建,实用性更佳。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1.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4),两个所述立柱(4)的顶端均安装有顶梁(1),所述顶梁(1)呈三角形结构,且顶梁(1)的内部镂空,形成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中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7),且中空腔的内部还焊接有对称分布于支撑杆(17)两侧的副杆(18),所述顶梁(1)底端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定位块(8),两个所述定位块(8)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14),且两个弹簧槽(14)的内部均固定有弹簧(6),两个所述弹簧(6)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至定位块(8)外部两侧的卡块(7),同时两个所述立柱(4)的顶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块(8)相匹配的定位槽(13),且两个定位槽(1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7)相匹配的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4)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框(9),且八个连接框(9)的内部均开设有腔槽(12),同时八个所述连接框(9)相对的一侧均螺接有紧固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与两个立柱(4)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杆(10),且两个加强杆(10)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同时所述顶梁(1)以及两个立柱(4)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相匹配的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5),所述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9)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4)和顶梁(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远离顶梁(1)的一端相对的角均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表壁圆滑的弧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14)的内部还安装有伸缩筒(20),所述伸缩筒(20)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弹簧(6)的两端相连接,同时所述弹簧(6)套设于伸缩筒(20)的外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