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其中钢结构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低的造价,因此被广泛使用。

钢结构建筑的构件种类主要有:墙体、预制房梁、预制房顶以及楼梯等等。由于钢结构建筑的墙体使用的是钢结构主体,并且钢材的导热性较好,所以钢结构建筑的墙体普遍存在保温性较差的缺陷,影响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钢结构建筑的保温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钢结构主体以及与钢结构主体连接的保温墙;所述保温墙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温板,并且所述钢结构主体位于两个保温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结构主体位于两个保温板之间,两个保温板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钢结构主体之间参与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墙体实现保温的效果。

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温板均通过连接件与钢结构主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留有间隙,使得第一保温板不与钢结构主体直接相接触,能够有效降低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强度,从而提升保温墙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钢结构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保温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通过连接件与钢结构主体相连接,能够在保证一定的连接强度的情况下,避免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从而保证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钢结构主体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能够有效降低连接件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从而间接降低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保温墙的保温效果。并且连接件通过第一螺栓与钢结构主体连接,能够提升连接件安装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并且所述保温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螺栓的第一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连接板连接,能够保证保温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保温板安装时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与钢结构主体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保温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孔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栓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栓头部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加强板与钢结构主体相连接,能够有效保证保温墙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而加强板与保温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接,以便于保证保温板与加强板之间连接的强度,从而保证保温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设置为光杆螺栓,并且所述第二螺栓的光杆部分长度与加强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螺栓的光杆呈锥台状设置,所述光杆的大端朝向第二螺栓的头部,所述光杆的大端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第二螺栓对加强板进行固定时,第二连接孔内壁能够与第二螺栓的光杆侧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保温墙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填充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塞能够填充至第一连接孔中,从而对第一连接孔进行密封,以便于保证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填充塞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塞与保温板螺纹连接,能够提升填充塞与保温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填充塞与保温板之间具有较高的整体性,从而提升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钢结构主体位于两个保温板之间,两个保温板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钢结构主体之间参与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墙体实现保温的效果;

2.加强板通过第二螺栓与钢结构主体相连接,能够有效保证保温墙与钢结构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当使用第二螺栓对加强板进行固定时,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栓的光杆部分为过盈配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保温墙的保温效果。

3.填充塞能够填充至第一连接孔中,并且填充塞与保温板螺纹连接,能够提升填充塞与保温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填充塞与保温板之间具有较高的整体性,从而提升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温板与钢结构主图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钢结构主体;11、钢柱;12、钢梁;2、连接件;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一螺栓;24、第二螺栓;25、隔热板;3、保温墙;31、保温板;311、填充塞;3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主要包括墙体、房梁和房顶。参照图1和图2,钢结构建筑的墙体包括钢结构主体1和保温墙3。钢结构主体1包括钢柱11和设置在钢柱11上方的钢梁12,保温墙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保温板31,钢结构主体1位于两个保温板31之间,即钢结构主体1位于保温墙3内部,并且保温板31与钢结构主体1固定连接。保温板31的设置能够使保温墙3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从而提升墙体以及建筑整体的保温性。

保温板31可以选用xps保温板31或聚氨酯保温板31。

参照图2,两个保温板31均通过连接件2与钢结构主体1连接,连接件2包括与钢结构主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1和与保温板3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22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一体成型。并且第二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2相互垂直。连接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件2均匀分布在钢梁12和钢柱11上,以便于保证保温板31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第一连接板21与保温板31侧壁相互垂直,并且第一连接板21通过第一螺栓23与钢结构主体1连接。第一连接板2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25,隔热板25的材料可以选用导热系数比钢材的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以降低连接件2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参照图2,保温板3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2,加强板32与保温板31相互平行,并且保温板31与加强板32固定连接。加强板32通过第二螺栓24与第二连接板22固定连接,并且加强板32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保温板31和加强板32与钢结构主体1直接接触,降低保温板3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加强板32的材料选用工程塑料等强度较高而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以便于保证保温墙3的整体强度和保温性。

参照图2和图3,保温板31上开设有供第二螺栓24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加强板3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栓24头部的直径,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栓24头部的直径。第二螺栓24的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孔内,并且第二螺栓24与第二连接板22螺纹连接。

参照图3,第二螺栓24设置为光杆螺栓,即第二螺栓24包括光杆部和螺纹部,光杆部位于螺纹部和第二螺栓24的头部之间,光杆部的长度小于加强板32的厚度,以便于保证加强板32连接的稳定性。光杆部呈锥台状设置,光杆部的大端靠近头部,小端靠近螺纹部,并且光杆部的大端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由此,当第二螺栓24对加强板32进行固定时,光杆部与第二连接孔为过盈配合,光杆部的侧壁能够与第二连接孔的内壁紧密贴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参照图3,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填充塞311,并且填充塞311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填充塞311的材料与保温板31的材料相同。当填充塞311放入到第一连接孔内时,填充塞311能够对第一连接孔起到封堵作用,以便于保证保温板31的保温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钢结构主体(1)以及与钢结构主体(1)连接的保温墙(3);所述保温墙(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温板(31),并且所述钢结构主体(1)位于两个保温板(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温板(31)均通过连接件(2)与钢结构主体(1)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保温板(3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板(22)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21)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一连接板(2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钢结构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保温板(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钢结构主体(1)通过第一螺栓(23)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1)通过第二螺栓(24)与第二连接板(22)连接,并且所述保温板(3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螺栓(24)的第一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1)与钢结构主体(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32),所述加强板(32)与保温板(3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3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24)的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孔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栓(24)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栓(24)头部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24)设置为光杆螺栓,并且所述第二螺栓(24)的光杆部分的长度小于加强板(32)的厚度;所述第二螺栓(24)的光杆呈锥台状设置,所述光杆的大端朝向第二螺栓(24)的头部,所述光杆的大端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填充塞(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塞(311)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墙体,墙体包括钢结构主体以及与钢结构主体连接的保温墙;保温墙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温板,并且钢结构主体位于两个保温板之间。钢结构主体位于两个保温板之间,两个保温板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钢结构主体之间参与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墙体实现保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茆庆才;孙良全;陆汉军;王芳;汤文娟;毛亚东;于雄;王岩;杨兆南;孙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