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用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而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在使用时保温效果不好,往往墙板在使用时内部温度容易流失,以至于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用保温墙板,具备保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在使用时保温效果不好,往往墙板在使用时内部温度容易流失,以至于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保温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用保温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外侧涂设有防腐层,所述墙板本体的内侧涂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和复合硅酸盐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位于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的左侧,所述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位于复合硅酸盐涂料层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的厚度为0.2mm~0.4mm,所述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的厚度为0.3mm~0.5mm。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包括聚脲涂料层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所述聚脲涂料层位于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聚脲涂料层的厚度为0.1mm~0.4mm,所述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的厚度为0.2mm~0.6m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用保温墙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墙板本体、保温层、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复合硅酸盐涂料层、防腐层、聚脲涂料层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的配合使用,达到了保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在使用时保温效果不好,往往墙板在使用时内部温度容易流失,以至于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具有优良的防火、吸音、透气、耐水和耐冻融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和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硅酸盐涂料层,复合硅酸盐涂料层具有优良的吸音、耐高温、耐水、耐冻性能、抗裂、抗震性能好、抗负风压能力强、容重轻和保温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聚脲涂料层,聚脲涂料层具有附着力强、耐摩擦、硬度强、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老化和防腐蚀。

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有较高的硬度,还能耐高温、以及耐非氧化性酸、浓碱和溶剂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腐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墙板本体;2、保温层;201、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2、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3、复合硅酸盐涂料层;3、防腐层;301、聚脲涂料层;302、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墙板本体1、保温层2、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防腐层3、聚脲涂料层301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建筑用保温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的外侧涂设有防腐层3,防腐层3包括聚脲涂料层301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聚脲涂料层301位于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的左侧,聚脲涂料层301的厚度为0.1mm~0.4mm,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的厚度为0.2mm~0.6mm,通过聚脲涂料层301,聚脲涂料层301具有附着力强、耐摩擦、硬度强、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老化和防腐蚀,通过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有较高的硬度,还能耐高温、以及耐非氧化性酸、浓碱和溶剂的腐蚀,墙板本体1的内侧涂设有保温层2,保温层2包括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和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位于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的左侧,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位于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的左侧,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的厚度为0.2mm~0.4mm,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的厚度为0.3mm~0.5mm,通过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具有优良的防火、吸音、透气、耐水和耐冻融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和抗压强度高的特点,通过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具有优良的吸音、耐高温、耐水、耐冻性能、抗裂、抗震性能好、抗负风压能力强、容重轻和保温性能。

在使用时,墙板本体1的内侧涂设有保温层2,保温层2包括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和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位于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的左侧,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位于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的左侧,设置了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具有优良的防火、吸音、透气、耐水和耐冻融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设置了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和抗压强度高的特点,设置了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具有优良的吸音、耐高温、耐水、耐冻性能、抗裂、抗震性能好、抗负风压能力强、容重轻和保温性能,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达到了保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在使用时保温效果不好,往往墙板在使用时内部温度容易流失,以至于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建筑用保温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外侧涂设有防腐层(3),所述墙板本体(1)的内侧涂设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包括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和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位于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的左侧,所述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位于复合硅酸盐涂料层(203)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201)的厚度为0.2mm~0.4mm,所述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202)的厚度为0.3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3)包括聚脲涂料层(301)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所述聚脲涂料层(301)位于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涂料层(301)的厚度为0.1mm~0.4mm,所述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302)的厚度为0.2mm~0.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用保温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外侧涂设有防腐层,所述墙板本体的内侧涂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和复合硅酸盐涂料层,所述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位于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的左侧,所述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位于复合硅酸盐涂料层的左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墙板本体、保温层、无机玻化微珠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层、复合硅酸盐涂料层、防腐层、聚脲涂料层和改性聚苯硫醚涂料层的配合使用,达到了保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墙板在使用时保温效果不好,往往墙板在使用时内部温度容易流失,以至于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孚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