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07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砖加工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



背景技术:

砌墙砖按生产工艺不同分成烧结砖和非烧结砖。烧结砖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仍是当今一种很广泛的墙体材料。烧结砖是以粉质或砂质粘土为主要原料,经900~1100℃的高温焙烧使砖坯烧至部分熔融烧结而成。

烧结砖经烧结完成后,出炉时,目前都使用轨道小车来进行运输,由于烧结砖含有大量的热量且轨道小车主要材质为铁板,为此,轨道小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受热发生变形,导致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将其顶板拆卸压平后继续使用,这样就导致整个铁轨小车的维护成本较高,进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烧结砖出炉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解决铁轨小车变形、降低维护成本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包括呈方形设置的砖体,所述砖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砖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所述砖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衔接相邻砖体的衔接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散热孔靠近的上下两端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间隔设置在砖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砖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凹槽间隔设置在砖体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利用砖体的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将其铺设在轨道小车上,避免了与轨道小车的直接接触,同时,利用散热孔的设置,有效的将热量进行分散,进而确保了热量的快速散失,为轨道小车的长久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砖体;2、散热孔;3、衔接凸起;4、支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烧结砖用轨道小车的保护装置,进而避免轨道小车受热和受力发生形变,从而导致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包括呈方形设置的砖体1,在本实施例中,将砖体1整体设置为方形主要考虑到方便铺设,方形的结构方便相邻的砖体1之间相互接触,进而完成对整个轨道小车表面的铺设,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利用砖的热传导系数低,这样,热量传导给轨道小车后,其温度降低,无法导致其变形,进而降低了轨道小车的维护成本。砖体1可以为烧结砖也可以为蒸汽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为烧结砖厂,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砖体1也为烧结砖。

为了进一步降低热量,在本实施例中,在砖体1上设置有散热孔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其贯穿砖体1的前后两端,这样,且散热孔2靠近的上下两端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砖体1强度的同时,使散热孔2足够大,这样,由多个砖体1散热孔2就构成了一个散热管道,大量的热气得到排出,进而进一步降低热传导的效果,使传递到轨道小车的热量进一步降低。

为了进一步降低热量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间隔设置在砖体1上,具体的说,每一个砖体1上设置了3个散热孔2,散热孔2的宽度占整个砖体1宽度的至少三分之二,这样,在保证砖体1的支撑强度的同时,提高散热效率,进而确保散热效果。

为了方便左右之间的砖体1之间相互衔接,在砖体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衔接相邻砖体1的衔接凸起3。在本实施例中,衔接凸起3也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砖体1左右两侧的衔接凸起3的之间的位置交错设置,这样,相邻的砖体1之间能够实现接触,由于砖体1主要起到一定的承压的作用,为此,衔接凸起3仅设置成长方体条状结构即可,一些插接结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但当重力下压时,其部位很容易折断,且平铺的结构其活动距离完全在可控的范围内,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衔接凸起3仅为长方形条状设计。

由于散热孔2的体积较大,为了提高砖体1的强度,在本实施了中,在砖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凹槽4,支撑凹槽4间隔设置在砖体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凹槽4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将压力进一步分散,提高整个砖体1的强度,同时,支撑凹槽4仅设置在顶部,进而方便找位置,从而方便铺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形设置的砖体,所述砖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砖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所述砖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衔接相邻砖体的衔接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散热孔靠近的上下两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间隔设置在砖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凹槽间隔设置在砖体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砖加工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砖生产用组合隔热砖。包括呈方形设置的砖体,所述砖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砖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所述砖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衔接相邻砖体的衔接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砖体的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将其铺设在轨道小车上,避免了与轨道小车的直接接触,同时,利用散热孔的设置,有效的将热量进行分散,进而确保了热量的快速散失,为轨道小车的长久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宋义存;任家涛;苗同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谷新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