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天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09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天线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静力压桩机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静压桩法是工程桩基施工的一种常用方法,静压桩法的施工主要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由于静压桩完全避免了锤击打桩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和污染,因此在应用时具有对桩无破坏、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无污染等优点。也正是基于上述优点,在近年来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静压桩法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预制桩的安装精度,一般都需要借助gps、gnss等手段对静力压桩机的位置进行确定。但由于目前的静力压桩机上都没有自带的天线支架,无法直接安装导航仪设备的天线,因此需要设置中间连接件来辅助实现天线的安装固定。另外,为了保证天线在使用过程中gps、北斗等信号不被干扰、遮挡,天线的安装高度需要高于静力压桩机的驾驶舱高度。由于不同型号的静力压桩机的驾驶舱高度不同,因此每台静力压桩机的天线安装高度也并不一致,这样一来,也就给天线支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基于上述现状,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度可调功能的天线支架,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静力压桩机,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静力压桩机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具体如下。

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设置于静力压桩机上,包括与所述静力压桩机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可活动部件的下端天线支架以及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活动连接、用于实现支架整体高度调节的上端天线支架,所述下端天线支架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二者嵌套设置,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设置有多组用于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二者间位置固定的固定套件。

优选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二者上均设置有用于绑扎线缆的线缆安装钩。

优选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二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下端天线支架为一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上端天线支架通过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开口可活动地插入所述下端天线支架内部。

优选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两条形变槽,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固定耳,每对固定耳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优选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对称开设有两条形变槽,两条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耳,每对固定耳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优选地,每组所述固定套件均设置于一对所述固定耳上,通过所述固定套件的紧固、带动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开口发生弹性形变、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对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的夹紧。

优选地,每组所述固定套件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母、一个固定螺栓、一个弹簧垫圈以及一个平垫圈,所述固定螺栓按序依次穿过弹簧垫圈、一对所述固定耳上的锁紧孔、平垫圈,最终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完成紧固。

优选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外周侧还设置有防止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移动时发生旋转、固定后发生回落的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内包括一根限位插销以及一根复位弹簧,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外周侧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插销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的外周侧、穿过所述复位弹簧,最终旋入所述限位螺孔完成紧固,在所述限位插销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的外周侧相触接。

优选地,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的外周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限位插销相匹配的、内凹限位槽,所述内凹限位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内凹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直径相匹配,在所述限位插销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插入所述内凹限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可以高效地完成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工作,不仅保证了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牢固度,而且充分地保证了安装完成后天线的安装高度高于静力压桩机的驾驶舱高度,避免了天线使用过程中的信号遮挡问题、保证了天线的使用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可拆卸式、可调整式的硬件结构,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可变,相应的,其所安装的天线高度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进一步地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配于各种不同型号的静力压桩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为各类支架装置的安装、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和深入研究,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方向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下端天线支架;2、上端天线支架;3、固定耳;4、固定套件;5、限位插销;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适用于静力压桩机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具体方案如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设置于静力压桩机上,包括与所述静力压桩机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可活动部件的下端天线支架1以及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活动连接、用于实现支架整体高度调节的上端天线支架2,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嵌套设置,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设置有多组用于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间位置固定的固定套件4。

考虑到实际的使用场景,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上均设置有用于绑扎线缆的线缆安装钩(图中未示出)。

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为一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通过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可活动地插入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内部。

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两条形变槽,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固定耳3,每对固定耳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对称开设有两条形变槽,两条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耳3,每对固定耳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每组所述固定套件4均设置于一对所述固定耳3上,通过所述固定套件4的紧固、带动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发生弹性形变、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对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夹紧。

具体而言,每组所述固定套件4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母、一个固定螺栓、一个弹簧垫圈以及一个平垫圈,所述固定螺栓按序依次穿过弹簧垫圈、一对所述固定耳3上的锁紧孔、平垫圈,最终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完成紧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内,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还设置有防止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移动时发生旋转、固定后发生回落的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内包括一根限位插销5以及一根复位弹簧6,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插销5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穿过所述复位弹簧6,最终旋入所述限位螺孔完成紧固,在所述限位插销5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外周侧相触接。

为了保证所述插销组件的使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外周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限位插销5相匹配的、内凹限位槽,所述内凹限位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内凹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直径相匹配,在所述限位插销5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插入所述内凹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可以高效地完成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工作,不仅保证了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牢固度,而且充分地保证了安装完成后天线的安装高度高于静力压桩机的驾驶舱高度,避免了天线使用过程中的信号遮挡问题、保证了天线的使用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可拆卸式、可调整式的硬件结构,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可变,相应的,其所安装的天线高度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进一步地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配于各种不同型号的静力压桩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为各类支架装置的安装、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和深入研究,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最后,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设置于静力压桩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静力压桩机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可活动部件的下端天线支架(1)以及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活动连接、用于实现支架整体高度调节的上端天线支架(2),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嵌套设置,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设置有多组用于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间位置固定的固定套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上均设置有用于绑扎线缆的线缆安装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二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为一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通过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可活动地插入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两条形变槽,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固定耳(3),每对固定耳(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对称开设有两条形变槽,两条所述形变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形变槽的上端部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外周侧、每条所述形变槽两侧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耳(3),每对固定耳(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锁紧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套件(4)均设置于一对所述固定耳(3)上,通过所述固定套件(4)的紧固、带动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顶部开口发生弹性形变、实现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对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套件(4)均包括一个固定螺母、一个固定螺栓、一个弹簧垫圈以及一个平垫圈,所述固定螺栓按序依次穿过弹簧垫圈、一对所述固定耳(3)上的锁紧孔、平垫圈,最终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完成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还设置有防止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移动时发生旋转、固定后发生回落的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内包括一根限位插销(5)以及一根复位弹簧(6),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插销(5)从所述下端天线支架(1)的外周侧、穿过所述复位弹簧(6),最终旋入所述限位螺孔完成紧固,在所述限位插销(5)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外周侧相触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外周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限位插销(5)相匹配的、内凹限位槽,所述内凹限位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上端天线支架(2)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内凹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直径相匹配,在所述限位插销(5)的紧固状态下,所述限位插销(5)的端部插入所述内凹限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式天线支架,设置于静力压桩机上,包括与静力压桩机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可活动部件的下端天线支架以及与下端天线支架活动连接、用于实现支架整体高度调节的上端天线支架,下端天线支架与上端天线支架二者嵌套设置,下端天线支架的顶部外周侧设置有多组用于实现下端天线支架与上端天线支架二者间位置固定的固定套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高效地完成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工作,不仅保证了静力压桩机上天线安装的牢固度,而且充分地保证了安装完成后天线的安装高度高于静力压桩机的驾驶舱高度,避免了天线使用过程中的信号遮挡问题、保证了天线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滨;徐士厚;朱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