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方通造型吊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装修个性化的快速发展,仿木纹铝方通艺术吊顶,在设计效果表达、材料环保、安全性上已非传统的石膏板吊顶所能比拟。仿木纹铝方通艺术吊顶具有设计性强、装饰性强等特点。在仿木纹铝方通的悬浮造型安装中,每根铝方通的弧度和尺寸都存在差异,施工难度大。

目前,在安装仿木纹铝方通前通过计算的方式找到固定点,然后将卡接件固定在龙骨基层上,最后将仿木纹铝方通连接在卡接件上,这样的施工方方式需要做很多个固定点,增加了预施工的工作量,另外,仿木纹铝方通连接在卡接件上后,卡接件之间形成的累计误差将会转移到仿木纹铝方通上,从而增加卡接件之间的扭力,不仅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悬浮造型的表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仿木纹铝方通悬浮造型安装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包括龙骨基层、支撑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龙骨基层连接顶面建筑基层,支撑杆固定连接龙骨基层,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第二支撑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壁上具有两卡接凸台,卡接凸台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方通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凸台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板为l形板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腰型孔,第一旋钮穿过第一腰型孔并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支撑板为矩形板体,第三支撑板具有卡接凹槽,第二支撑板卡接于卡接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支撑板上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腰型孔,第二旋钮穿过第二腰型孔并与第三支撑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支撑板底部上相对两侧具有弹簧,弹簧设于卡接凸台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中,通过第二支撑板垂直滑动在第一支撑板上,拧动第一旋钮使第二支撑板固定,实现固定结构可垂直方向调节;通过第三支撑板水平滑动在第二支撑板上,拧动第二旋钮使第三支撑板固定,实现固定结构可水平方向调节;通过卡接凸台和弹簧将方通件弹性固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板之间的滑动连接设计,使得固定结构可以适应多方位的方通件固定安装,避免了方通件和安装构件之间存在扭力,确保了安装机构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方通件悬浮造型美观化表达;

2)通过固定结构与方通件的弹性连接,使得固定结构可快速安装不同规格壁厚的方通件,具有使用方便灵活、通用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安装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的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龙骨基层;2-支撑杆;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卡接凸台;7-第一腰型孔;8-第一旋钮;9-第二腰型孔;10-第二旋钮;11-弹簧;12-建筑基层;13-方通件;14-卡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中,首先设置了龙骨基层1、支撑杆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龙骨基层1连接顶面建筑基层12,支撑杆2固定连接龙骨基层1,第一支撑板3固定连接支撑杆2,第二支撑板4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3上,第三支撑板5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4上,第三支撑板5的相对两侧壁上具有两卡接凸台6,卡接凸台6位于第二支撑板4的下方,方通件13卡接于所述卡接凸台6上。

参见图1至图5,具体地,第一支撑板3为l形板体,第一支撑板3上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腰型孔7,第一旋钮8穿过第一腰型孔7并与第二支撑板4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4为矩形板体,第三支撑板5具有卡接凹槽14,第二支撑板4卡接于卡接凹槽14内,第二支撑板4上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腰型孔9,第二旋钮10穿过第二腰型孔9并与第三支撑板5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4底部上相对两侧具有弹簧11,弹簧11设于卡接凸台6的上方。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龙骨基层1固定在建筑基层12上,将支撑杆2固定在龙骨基层1上,将第一支撑板3固定在支撑杆2上,其次,根据方通件13需要安装的位置,推动第二支撑板4沿着第一支撑板3滑动,拧动第一旋钮8使第二支撑板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上,完成固定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调节,推动第三支撑板5沿着第二支撑板4滑动,拧动第二旋钮10使第三支撑板5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上,完成固定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最后,将方通件13卡接在卡接凸台6上,并将方通件13置于弹簧11和卡接凸台6之间,完成方通件13的弹性固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中,通过第二支撑板垂直滑动在第一支撑板上,拧动第一旋钮使第二支撑板固定,实现固定结构可垂直方向调节;通过第三支撑板水平滑动在第二支撑板上,拧动第二旋钮使第三支撑板固定,实现固定结构可水平方向调节;通过卡接凸台和弹簧将方通件弹性固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板之间的滑动连接设计,使得固定结构可以适应多方位的方通件固定安装,避免了方通件和安装构件之间存在扭力,确保了安装机构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方通件悬浮造型美观化表达;

2)通过固定结构与方通件的弹性连接,使得固定结构可快速安装不同规格壁厚的方通件,具有使用方便灵活、通用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安装施工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基层(1)、支撑杆(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所述龙骨基层(1)连接顶面建筑基层(12),所述支撑杆(2)固定连接所述龙骨基层(1),所述第一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所述第二支撑板(4)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所述第三支撑板(5)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所述第三支撑板(5)的相对两侧壁上具有两卡接凸台(6),所述卡接凸台(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下方,方通件(13)卡接于所述卡接凸台(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为l形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腰型孔(7),第一旋钮(8)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7)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为矩形板体,所述第三支撑板(5)具有卡接凹槽(14),所述第二支撑板(4)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腰型孔(9),第二旋钮(10)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9)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5)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底部上相对两侧具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设于所述卡接凸台(6)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制仿木纹方通悬浮造型安装结构,其包括龙骨基层、支撑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龙骨基层连接顶面建筑基层,支撑杆固定连接龙骨基层,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第二支撑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壁上具有两卡接凸台。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之间的滑动连接设计,使得固定结构可以适应多方位的方通件固定安装,避免了方通件和安装构件之间存在扭力,确保了安装机构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方通件悬浮造型美观化表达;通过固定结构与方通件的弹性连接,使得固定结构可快速安装不同规格壁厚的方通件。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王宇昌;孙友苗;束朝辉;王国静;渠冬华;张琳;朱浩慧;孙丹莹;高幼鸿;郭轲蔚;孙蕾;范文谦;付路洋;赵友凯;刘乐;季小倩;童文;卢衍生;徐飞;杨智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