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
背景技术:
现有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均使用二氧化硅线缆作为射频信号传输载体。其结构主要是镀银铜中心导体外层为二氧化硅介质,最外层为无缝紫铜管,其中二氧化硅线缆具有较高的技术屏障,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长久以来关键技术一直被国外把持,国内短期内无法攻克相关技术,也没有相关替代解决方案,只能从国外采购,其售价虚高、货期长、服务差。且二氧化硅线缆为半钢特性,在实际布线时不能现场布线,只能由厂家预弯曲后进行安装,当预折弯与实际布线不符时,需退回供应商返修,流程较长且影响时效。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的特性即一次性、短时间使用,从射频同轴线缆的结构上做出研发改进,使其满足该领域同轴线缆的使用要求。打破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领域受制于国外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绕包有第一绝缘体层,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的外侧设置有镀银铜带编织网,所述镀银铜带编织网外侧沿线缆主体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一耐高温层,所述第一耐高温层外包裹有镀银软铜丝网,所述镀银软铜丝网外绕包有第二绝缘体层,所述第二绝缘体层外侧沿线缆主体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二耐高温层,所述第二耐高温层外侧绕包有第三绝缘体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耐高温层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一耐高温层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线缆主体为镀银紫铜中心导体,该线缆主体镀银厚度为7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层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一绝缘体层以正反方向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绝缘体层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二绝缘体层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耐高温层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二耐高温层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三绝缘体层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三绝缘体层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层均为聚酰亚胺结构,采用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在400℃高温第一绝缘体层在熔化时,可支撑线缆不变形,保持线缆圆整度使其能够正常传输50ω电磁波讯号;第二耐高温层在第二绝缘层融化后能够保证线缆与其他零件不短路及增加线缆的抗变形能力。第一耐高温层和第二耐高温层同时能够起到隔热作用,降低热传导。当外界外度升高时,能够延缓线缆内部结构的变形、熔化。线缆整体为柔性设计,在使用时可随意布线,方便实际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点是,包括线缆主体1,所述线缆主体1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绕包有第一绝缘体层2,所述第一绝缘体层2的外侧设置有镀银铜带编织网3,所述镀银铜带编织网3外侧沿线缆主体1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一耐高温层4,所述第一耐高温层4外包裹有镀银软铜丝网5,所述镀银软铜丝网5外绕包有第二绝缘体层6,所述第二绝缘体层6外侧沿线缆主体1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二耐高温层7,所述第二耐高温层7外侧绕包有第三绝缘体层8。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第一耐高温层4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一耐高温层4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线缆主体1为镀银紫铜中心导体,该线缆主体1镀银厚度为7μm。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层2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一绝缘体层2以正反方向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第二绝缘体层6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二绝缘体层6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第二耐高温层7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二耐高温层7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第三绝缘体层8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三绝缘体层8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本产品涉及三种材料耐温等级:
1)镀银铜,熔点1000℃以上;
2)低密度聚四氟乙烯熔点327℃,塑性温度380℃;
3)聚酰亚胺熔点:无明显熔点,长期耐温400℃以上;
2.本专利产品结构设计方案:
1)本产品的第1、第2、第3、第5、第6层为典型的射频同轴稳相电缆的设计结构;但此结构无法承受400℃的高温。
2)本产品的第4层为聚酰亚胺结构,采用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在400℃高温第2层在熔化时,可支撑线缆不变形,保持线缆圆整度使其能够正常传输50ω电磁波讯号;
3)本产品的第7层的聚酰亚胺结构,采用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结构,同样在第6层融化后能够保证线缆与其他零件不短路及增加线缆的抗变形能力。
4)第4、第7层同时能够起到隔热作用,降低热传导。当外界外度升高时,能够延缓线缆内部结构的变形、熔化。
5)线缆整体为柔性设计,在使用时可随意布线,方便实际运用。
3.本专利产品试验数据:
1)-45℃-+85℃试验数据:
2)100℃-+400℃试验数据:
3)通过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线缆在400℃高温时,然后具有良好的衰减指标及稳相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主体(1),所述线缆主体(1)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绕包有第一绝缘体层(2),所述第一绝缘体层(2)的外侧设置有镀银铜带编织网(3),所述镀银铜带编织网(3)外侧沿线缆主体(1)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一耐高温层(4),所述第一耐高温层(4)外包裹有镀银软铜丝网(5),所述镀银软铜丝网(5)外绕包有第二绝缘体层(6),所述第二绝缘体层(6)外侧沿线缆主体(1)长度方向绕包有双层第二耐高温层(7),所述第二耐高温层(7)外侧绕包有第三绝缘体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高温层(4)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一耐高温层(4)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主体(1)为镀银紫铜中心导体,该线缆主体(1)镀银厚度为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层(2)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一绝缘体层(2)以正反方向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层(6)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二绝缘体层(6)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高温层(7)为聚酰亚胺薄膜,该第二耐高温层(7)以双层正反方向各二分钟之一重叠率绕包在线缆主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稳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层(8)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该第三绝缘体层(8)以单层结构绕包在所述线缆主体(1)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