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化建筑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装饰装修也走向装配化道路。大空间建筑屋面体系多采用桁架结构,而大吊顶存在网架变形较大、球节点位置存在施工误差、空间结构复杂、吊顶吊点测量与定位困难等问题,导致钢架转换层施工难度大,且吊顶的跨度大、高度高,对安全要求高;另外,吊顶面通常为不规则形状的多曲面,饰面层板材的生产及施工难度大,若采用脚手架施工不可能满足针对异形、多变高程需求搭设,脚手架搭拆量大,费时费力,成本高,同时影响地面其他作业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对高空作业安全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包括若干单元吊顶模块,每个单元吊顶模块包括通过若干装配提升架吊挂于主体结构顶面的主框转换层、通过若干u型抱箍组件挂设于主框转换层下方的副框转换层、及通过挂码挂置于副框转换层下方的饰面层;主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c型钢,副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且垂直于c型钢的z型钢,饰面层包括若干三角形的铝单板;u型抱箍组件包括u型抱箍、角钢连接件、角码转接件、全牙螺杆和螺帽,u型抱箍环抱于c型钢上,其两个自由端穿过并固定于贴合在c型钢侧面的角钢连接件上,角码转接件的一个侧板贴合并固定于角钢连接件上,其另一个侧板贴合于z型钢的顶面,通过全牙螺杆及螺帽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角码转接件上供全牙螺杆穿过的通孔为垂直于z型钢方向的长型腰孔,全牙螺杆上位于角码转接件上下、及位于z型钢顶板上下的位置均设有一组螺帽,实现z型钢水平和高度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方式,装配提升架包括与主体结构顶面连接的顶部角码、与主框转换层连接的底部角码和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角钢吊杆,以及连接于主框转换层与角钢吊杆之间的斜撑。

作为优选方式,顶部角码上与角钢吊杆贴合的侧面上开设横向的长型腰孔,角钢吊杆上开设若干竖向间距设置的通孔,实现单元吊顶模块水平和高度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方式,z型钢的底板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卷边,挂码顶部的挂钩挂设于卷边上,挂码的底板贴合并固定于铝单板上。

作为优选方式,z型钢的卷边上位于挂码的竖向侧板的两侧穿设有防滑螺钉。

作为优选方式,挂码通过异型角码与z型钢锁紧。

作为优选方式,若干单元吊顶模块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档角钢连接,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横档角钢上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水平方向的长型腰孔,用于调节相邻单元吊顶模块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划分吊顶单元模块,以吊顶单元模块为对象,进行整体式组装和吊装,完成大面积吊顶无脚手架条件下的“装配化”施工要求。主框转换层通过装配提升架挂设于主体结构的顶面、副框转换层通过u型抱箍组件挂设于主框转换层的下方、饰面层通过挂码和异型角码挂设于副框转换层的下方,各个组件全量化安装、无需焊接、全部可以实现拆装,后期维修更换极为便利,省时省力,快捷高效,安装工人培训即可上岗,安装成本低。装配提升架的顶部角码上开设长型腰孔、角钢吊杆上开设竖向间距设置的通孔,实现转换层水平和高度的调节;全牙螺杆与角码连接件上长型腰孔的组合,实现z型钢水平、高度的双向精确调节;实现钢桁架体系后期吊顶的板块之间的高低、缝隙的调整,使装饰面流畅、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z型钢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型抱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码和异型角码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u型抱箍组件、z型钢、挂码和异型角码组装的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包括若干单元吊顶模块构成,如图1-图2所示,每个单元吊顶模块通过若干装配提升架10吊挂于主体结构下悬杆的底面,其包括转换层20和挂置于转换层20下方的饰面层30。

如图1-图2所示,装配提升架10包括与主体结构顶面连接的顶部角码11、与转换层连接的底部角码13、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角钢吊杆12。顶部角码11上与角钢吊杆12贴合的侧面上开设横向的长型腰孔,实现单元吊顶模块的水平位置调节;角钢吊杆12沿竖向开设若干间距设置的通孔,实现单元吊顶模块高度位置的调节。在转换层与角钢吊杆之间连接有斜撑14,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所述转换层20包括上下设置的主框转换层和副框转换层。主框转换层包括若干c型钢21构成的方形框架与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方形框架内的c型钢21,接触部位通过底部角码13连接,形成条形格状的主框架。副框转换层包括若干以间隔排布且垂直于主框架内所述c型钢21的形式挂设于c型钢21下方的z型钢22;如图3所示,所述z型钢22的纵剖面大致呈“z”字型,位于其底部的底板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卷边221。

副框转换层通过若干u型抱箍组件40挂设于主框转换层的下方。如图4所示,u型抱箍组件40包括u型抱箍41、角钢连接件42、角码转接件43、全牙螺杆44和螺帽45。

如图4、6所示,u型抱箍41从侧面环抱于c型钢21上,其两个自由端穿过贴合于c型钢21侧面的角钢连接件42的侧板,通过螺帽螺纹连接固定,实现将角钢连接件42安装于主框转换层上。角码转接件43的一个侧板贴合于角钢连接件42的与c型钢21垂直的侧板上,两者通过螺栓固定;其另一个侧板贴合于z型钢22的顶面,两者通过全牙螺杆44及螺帽45固定。角码转接件43上供全牙螺杆44穿过的通孔为垂直于z型钢22方向的长型腰孔,实现z型钢水平位置的调节。全牙螺杆44上位于角码转接件43上下的位置、及位于z型钢顶面上下的位置均设有一组螺帽45,实现z型钢高度的调节。

饰面层30包括若干三角形的铝单板31。铝单板31通过挂码32挂设于z型钢22的下方。如图5-图6所示,挂码32的顶部设有挂钩,顶部挂钩挂设于z型钢22底板的卷边221上,挂码32的底板贴合于铝单板31上,通过螺栓固定。在z型钢22的卷边221上位于挂码32的竖向侧板的两侧穿设有防滑螺钉321,用来卡住挂码32,防止其滑动。位于铝单板31较窄位置的挂码32的竖向侧板与底板的尺寸较窄,位于铝单板31较宽位置的挂码32的竖向侧板与底板的尺寸较宽,作为一种实施例,较宽的竖向侧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挂码32通过异型角码33与z型钢22锁紧。异型角码33是由两块平行且上下错位的竖板和实现两块竖板尾首连接的横板构成的大致台阶状的构件。异型角码33的上方竖板贴合于z型钢22的竖向侧板上,其横板压置于挂码32的顶面,其下方竖板贴合于挂码32的竖向侧板上,彼此通过蝶型螺栓固定。异型角码33的作用是在单元吊顶模块运输过程中防止其滑动的临时固定,安装前必须拆除才能实现可以水平调节挂码32,从而能实现铝单板31的位置的可调。

若干单元吊顶模块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档角钢50连接,接触面通过螺栓固定。横档角钢50上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水平方向的长型腰孔,用于调节相邻单元吊顶模块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元吊顶模块,每个单元吊顶模块包括通过若干装配提升架(10)吊挂于主体结构顶面的主框转换层、通过若干u型抱箍组件(40)挂设于主框转换层下方的副框转换层、及通过挂码挂置于副框转换层下方的饰面层(30);主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c型钢(21),副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且垂直于c型钢(21)的z型钢(22),饰面层(30)包括若干三角形的铝单板(31);u型抱箍组件(40)包括u型抱箍(41)、角钢连接件(42)、角码转接件(43)、全牙螺杆(44)和螺帽(45),u型抱箍(41)环抱于c型钢(21)上,其两个自由端穿过并固定于贴合在c型钢(21)侧面的角钢连接件(42)上,角码转接件(43)的一个侧板贴合并固定于角钢连接件(42)上,其另一个侧板贴合于z型钢(22)的顶面,通过全牙螺杆(44)及螺帽(4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角码转接件(43)上供全牙螺杆(44)穿过的通孔为垂直于z型钢(22)方向的长型腰孔,全牙螺杆(44)上位于角码转接件(43)上下、及位于z型钢(22)顶板上下的位置均设有一组螺帽(45),实现z型钢水平和高度位置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装配提升架(10)包括与主体结构顶面连接的顶部角码(11)、与主框转换层连接的底部角码(13)和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角钢吊杆(12),以及连接于主框转换层与角钢吊杆(12)之间的斜撑(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顶部角码(11)上与角钢吊杆(12)贴合的侧面上开设横向的长型腰孔,角钢吊杆(12)上开设若干竖向间距设置的通孔,实现单元吊顶模块水平和高度位置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z型钢(22)的底板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卷边(221),挂码(32)顶部的挂钩挂设于卷边(221)上,挂码(32)的底板贴合并固定于铝单板(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z型钢(22)的卷边(221)上位于挂码(32)的竖向侧板的两侧穿设有防滑螺钉(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挂码(32)通过异型角码(33)与z型钢(22)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若干单元吊顶模块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档角钢(50)连接,通过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其特征在于:横档角钢(50)上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水平方向的长型腰孔,用于调节相邻单元吊顶模块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转换层单元板块吊顶,包括若干单元吊顶模块,每个单元吊顶模块包括主框转换层、副框转换层、及通过挂码挂置于副框转换层下方的饰面层;主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C型钢,副框转换层包括若干间隔排布且垂直于C型钢的Z型钢,饰面层包括若干三角形的铝单板;U型抱箍组件包括U型抱箍、角钢连接件、角码转接件、全牙螺杆和螺帽,U型抱箍环抱于C型钢上,其两个自由端穿过并固定于贴合在C型钢侧面的角钢连接件上,角码转接件的一个侧板贴合并固定于角钢连接件上,其另一个侧板贴合于Z型钢的顶面,通过全牙螺杆及螺帽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对高空作业安全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柯宝维;张祖荣;张成开;曹守盛;鞠昌亮;陶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