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29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



背景技术:

大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是为提供互调仪测试所需的功率吸收,并为匹配互调仪对互调的精度要求而研发的。要求互调值为-170dbc(2x20w)以下,由于发射机的功率可以达到80w甚至更高,用于通信系统中,总功率可以达到400w或更高。

一般大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互调值会随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也就是说功率为2×20w(2×43dbm)的大功率超低互调负载测量出的互调值达到-170dbc时,增大功率到2×225w(2×53.5dbm),理论上互调值也只能达到-150dbc,而实际上会更差。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低互调负载是利用同轴线缆绕线把功率转化成热散发,为满足高功率要求,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

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

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的个数与所述输出端的个数相同,且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与所述输出端一一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宽带低互调跳线,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连接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和所述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是三功分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包括三个输出端和一个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三个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和三根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散热片,两块所述散热片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架设在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隙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散热齿,且所述散热齿向所述散热片外水平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设置在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与两侧的所述散热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散热片的底面上,以架空所述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片相连的两个分架体,且两个所述的分架体关于两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隙对称,所述的分架体包括两个分别向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倾斜延伸的支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将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功分为多路,且功分后的各路输出端分别与一般的低互调负载(即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相连,从而达到大功率负载的需求,无需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无功分负载线圈比较集中,所产生的热能也比较集中,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带,带有n(n≥2,且n为整数)个输出端,功率相当于每个负载承受n分之一的输入功率,因此能更好的分散输入功率,散热更加分散,实现了提升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的有益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使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可以达到与不使用功分器的情况同样的互调值,并且,在一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互调值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测得的大功率负载同样很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

(3)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片和所述固定支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输出端11,宽带低互调跳线2,散热片3,散热齿31,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固定支架5,分架体51,支脚511,固定螺丝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将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功分为多路,功分后的各路输出端再分别与一般的低互调负载(即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相连,从而达到大功率负载的需求,无需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无功分负载线圈比较集中,所产生的热能也比较集中,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带,带有n(n≥2,且n为整数)个输出端,功率相当于每个负载承受n分之一的输入功率,因此能更好的分散输入功率,散热更加分散,实现了提升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的有益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散热片和固定支架加强了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散热能力,从而更加提升了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3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如图1~3所示,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和至少两个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

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11,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的个数与所述输出端11的个数相同,且每个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的所述输出端11连接一个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11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将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功分为多路,且功分后的各路输出端11分别与一般的低互调负载(即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相连,从而达到大功率负载的需求,无需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

无功分负载线圈比较集中,所产生的热能也比较集中,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带,带有n(n≥2,且n为整数)个输出端,功率相当于每个负载承受n分之一的输入功率,因此能更好的分散输入功率,散热更加分散,实现了提升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宽带低互调跳线2,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的所述输出端11与一个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通过一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2相连,即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2的一端与一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相连,另一端与一所述输出端11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是三功分器,即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包括三个输出端11和一个输入端,对应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三个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和三根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2,且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的功率均为150w,具体的,以450w负载为例:

在无功分(未设置功分器)的情况下,150w负载的互调值可达到165dbc(2×20w),由于一般情况下,互调值会随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且互调值线性增大是功率增大的2倍左右,所以功率增加后,原来互调值为165dbc的指标需要减去增加后的互调值,具体为:165dbc-[80w(49dbm)-20w(43dbm)=6dbm]×2倍数=-153dbc,即-153dbc(2×80w);且225w负载时的结果是-144dbc,即-144dbc(2×225w)。

在本实施例使用了三功分器情况下,如果150w负载的互调值可达到165dbc(2×20w),因为三功分器自身每个输出端会有-5db的损耗,即互调值可达到-165dbc(2×80w),且225w负载时互调值可达到-165dbc(2×225w)。本实施例相当于在输入功率20w时被分成3个吸收负载,每个吸收负载所承受的实际功率只有输入功率的三分之一,相比较于无功分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在相同的输入功率时所能得到的pim(passiveintermodulation的缩写,无源互调)值会更优秀。

可知,本实施例使用三功分器和3个功率为150w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互调值为-165dbc(2×20w)),可以与不使用功分器的情况达到同样的互调值,且实际测量值远优于理论值,并且,在一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互调值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测得的大功率负载同样很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散热片3,两块所述的散热片3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架设在两块所述散热片3之间的间隙上。

具体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架设在所述间隙之上,且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固定在所述散热片3的顶面上,可以加强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散热齿31,所述散热齿31能加强所述散热片3的散热效果,且所述散热齿31向所述散热片3外水平延伸,以更进一步的加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设置在两块所述散热片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与两侧的所述散热片3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4还包括固定支架5,所述的固定支架5固定在所述散热片3的底面上,以架空所述散热片3,从而加强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固定支架5,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片3相连的两个分架体51,且两个所述的分架体51关于两个所述散热片3之间的间隙对称设置,所述的分架体51包括两个分别向所述散热片3的两端倾斜延伸的支脚511。

具体的,两个所述的固定支架5从两端向上共同支撑两个所述的散热片3,且四个所述的支脚51从四个方向共同向上支撑所述的散热片3,从而确保了所述散热片3的稳定。

所述的散热片3和所述固定支架5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的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将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功分为多路,且功分后的各路输出端11分别与一般的低互调负载(即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相连,从而达到大功率负载的需求,无需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无功分负载线圈比较集中,所产生的热能也比较集中,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带,带有n(n≥2,且n为整数)个输出端,功率相当于每个负载承受n分之一的输入功率,因此能更好的分散输入功率,散热更加分散,实现了提升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的有益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使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1可以达到与不使用功分器的情况同样的互调值,并且,在一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4互调值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测得的大功率负载同样很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

(3)本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片3和所述固定支架5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外、中间、内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

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

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的个数与所述输出端的个数相同,且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与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的输出端一一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宽带低互调跳线,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连接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和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是三功分器,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包括三个输出端和一个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三个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和三根所述宽带低互调跳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散热片,两块所述散热片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架设在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隙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散热齿,且所述散热齿向所述散热片外水平延伸。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设置在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与两侧的所述散热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相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还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散热片的底面上,以架空所述散热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片相连的两个分架体,且两个所述的分架体关于两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隙对称,所述的分架体包括两个分别向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倾斜延伸的支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所述高功率超低互调负载包括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和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所述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至少包括两个输出端,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的个数与所述输出端的个数相同,且所述宽带低互调绕线负载与所述输出端一一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低互调高功率功分器将大功率的高频信号功分为多路达到大功率负载的需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绕线需要增大同轴线缆的尺寸以应对功率要求,但增大尺寸却会造成同样长度的线缆衰减不够而需大幅增加线缆长度,从而造成体积和成本大幅提高,且同轴线缆会在过热情况下出现互调值大幅变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升负载整体散热能力和PIM值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丁照云;马丁;余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必能通讯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