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高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汤池穹顶玻璃安装工艺运用于装修工程,安装固定方式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国内大多汤池室内装修主要只是考虑穹顶玻璃安装的安全性。这种安装方式无法有效保持穹顶玻璃的干燥,无水汽凝结,而且由于穹顶玻璃多有灯光照射,玻璃上所产生的水汽使灯光照射方向分散,难以满足设计人员对穹顶玻璃整体艺术效果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能够及时清理穹顶玻璃的水雾,有效保持了穹顶玻璃的干燥,避免了穹顶玻璃水雾凝结现象的出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包括:安装在穹顶上的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湿度感应线和湿度传感器,所述下组件包括:下组件空腔、加热器进风口和至少两组以上加热器出风口,所述上组件上设有湿度感应线并安装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穹顶两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风机通风管连接,所述风机通风管与所述加热器进风口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风机控制器电连接,控制穹顶两侧风机开启或关闭,当控制穹顶两侧风机开启时,通过风机通风管从下组件的加热器进风口进入热风,当热风通过下组件空腔时,通过风机通风管内的气压从加热器出风口喷出热风至穹顶玻璃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能够及时清理穹顶玻璃的水雾,有效保持了穹顶玻璃的干燥,避免了穹顶玻璃水雾凝结现象的出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组件两侧设有穹顶玻璃连接槽,将穹顶玻璃卡设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内,所述穹顶玻璃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之间设有玻璃减震垫。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组件上设有固定孔,通过全牙套丝插入固定孔中并通过全牙套丝两端设有的螺帽将所述上组件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的连接处,所述上组件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穹顶玻璃方向的翻边,所述下组件开口处设有朝向下组件内部方向的翻折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翻折边相对应且相互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组件上至少设有两组以上端面封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穹顶下端至少设有两组以上暗藏式灯带,所述暗藏式灯带与所述穹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中上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中下组件的正二测视图;
图5为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中上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中下组件的主视图;
其中:1.穹顶,2.暗藏式灯带,3.穹顶玻璃,5.上组件,6.下组件,7.螺帽,8.全牙套丝,9周定孔,10端面封头,11.玻璃减震胶垫,12.湿度传感器,13.湿度感应线,14.加热器进风口,15.加热器出风口,16.风机,17.风机通风管,18.上组件底部,19.翻边,20.穹顶玻璃连接槽,21.下组件开口处,22.翻折边,23.下组件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包括:安装在穹顶(1)上的上组件(5)和下组件(6),所述上组件(5)包括:湿度感应线(13)和湿度传感器(12),所述下组件(5)包括:下组件空腔(23)、加热器进风口(14)和至少两组以上加热器出风口(15),所述上组件(5)上设有湿度感应线(13)并安装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2),穹顶(1)两侧设有风机(16),所述风机(16)与风机通风管(17)连接,所述风机通风管(17)与所述加热器进风口(14)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12)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风机控制器电连接,控制穹顶(1)两侧风机(16)开启或关闭,当控制穹顶(1)两侧风机(16)开启时,通过风机通风管(17)从下组件的加热器进风口(14)进入热风,当热风通过下组件空腔(23)时,通过风机通风管(17)内的气压从加热器出风口(15)喷出热风至穹顶玻璃(3)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提高了安装艺术效果,有效保持穹顶玻璃的干燥,避免了穹顶玻璃水雾凝结现象的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组件(5)两侧设有穹顶玻璃连接槽(20),将穹顶玻璃(3)卡设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20)内,所述穹顶玻璃(3)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20)之间设有玻璃减震垫(11)。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上组件(5)通过穹顶玻璃连接槽(20)与穹顶玻璃(3)连接,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穹顶玻璃(3)之间设有玻璃减震胶垫(11),玻璃减震胶垫(11)的设置减少室内空间震动对穹顶玻璃(3)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组件(5)上设有固定孔(9),通过全牙套丝(8)插入固定孔(9)中并通过全牙套丝(8)两端设有的螺帽(7)将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穹顶玻璃(3)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上组件(5)是具有形变的材料,当穹顶玻璃(3)卡设于穹顶玻璃连接槽(20)内,通过旋紧全牙套丝(8)两端螺帽(7),上组件(5)两侧的穹顶玻璃连接槽(20)发生形变,上组件(5)两侧的穹顶玻璃连接槽口变小,使得上组件(5)两侧的穹顶玻璃连接槽(20)与穹顶玻璃(3)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使得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结构紧凑,不容易松动,减少了质量及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下组件(6)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下组件(6)的连接处,所述上组件(5)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穹顶玻璃(3)方向的翻边(19),所述下组件(6)开口处设有朝向下组件(6)内部方向的翻折边(22),所述翻边(19)与所述翻折边(22)相对应且相互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下组件(6)连接更加紧凑,不容易松动,减少了质量及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组件(5)上至少设有两组以上端面封头(10)。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端面封头便于封堵上组件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穹顶(1)下端至少设有两组以上暗藏式灯带(2),所述暗藏式灯带(2)与所述穹顶(1)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穹顶玻璃的艺术效果要求。
当穹顶玻璃(3)上出现水雾时,湿度传感器(12)将穹顶玻璃(3)上出现水雾变为电信号,并对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经过后台运算后,解释信号,生成控制穹顶(1)两侧鼓风机(16)自动开启的信号发送至风机控制器(未示出),控制穹顶两侧鼓风机(16)自动开启,通过鼓风机的通风管(17)从下组件(6)的加热器进风口(14)进入热风,当热风通过下组件空腔(23)时,通过风机通风管(17)内的气压从加热器出风口(15)喷出热风至穹顶玻璃(3)上,从而使穹顶玻璃(3)上的水分快速蒸发,保持穹顶玻璃(3)的干净通透。
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对穹顶玻璃(3)和下组件(6)进行固定;
2)通过玻璃减震胶垫(11)将穹顶玻璃(3)进行定位安装;
3)通过螺帽(7)、全牙套丝(8)将带有湿度传感器(12)的上组件(5)进行安装,对穹顶玻璃(3)进行固定,上组件(5)与穹顶玻璃(3)连接,上组件(5)与穹顶玻璃(3)之间设有玻璃减震胶垫。
螺帽(7)优选六角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优选立面安装的多功能感应式金属框架结构组件,金属框架优选304不锈钢材质框架或其它材质框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提高了穹顶玻璃安装的效率,便于后期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并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自动化清理穹顶玻璃水雾,提高后期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组件结构紧凑,不容易松动,减少了质量及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材料均采用金属一次成型,观感美观,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穹顶玻璃通过下组件承受重量,减震胶垫减少室内空间震动对穹顶玻璃的影响,穹顶玻璃上的水汽通过湿度传感器感应,由风机自动吹出热风,通过端面封头控制空间气压,由加热器出风口出风吹干水汽,达到穹顶玻璃无震动无水汽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穹顶(1)上的上组件(5)、和下组件(6),所述上组件(5)包括:湿度感应线(13)和湿度传感器(12),所述下组件(6)包括:下组件空腔(23)、加热器进风口(14)和至少两组以上加热器出风口(15),所述上组件(5)上设有湿度感应线(13)并安装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2),穹顶(1)两侧设有风机(16),所述风机(16)与风机通风管(17)连接,所述风机通风管(17)与所述加热器进风口(14)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12)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风机控制器电连接,控制穹顶(1)两侧风机(16)开启或关闭,当控制穹顶(1)两侧风机(16)开启时,通过风机通风管(17)从下组件的加热器进风口(14)进入热风,当热风通过下组件空腔(23)时,通过风机通风管(17)内的气压从加热器出风口(15)喷出热风至穹顶玻璃(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5)两侧设有穹顶玻璃连接槽(20),将穹顶玻璃(3)卡设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20)内,所述穹顶玻璃(3)与所述穹顶玻璃连接槽(20)之间设有玻璃减震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5)上设有固定孔(9),通过全牙套丝(8)插入固定孔(9)中并通过全牙套丝(8)两端设有的螺帽(7)将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穹顶玻璃(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下组件(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组件(5)与所述下组件(6)的连接处,所述上组件(5)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穹顶玻璃(3)方向的翻边(19),所述下组件(6)开口处设有朝向下组件(6)内部方向的翻折边(22),所述翻边(19)与所述翻折边(22)相对应且相互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5)上至少设有两组以上端面封头(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式框架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1)下端至少设有两组以上暗藏式灯带(2),所述暗藏式灯带(2)与所述穹顶(1)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