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7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大量结构构件都采用预制方式制作,其中装配式建筑的楼盖普遍采用预制底板,上面浇筑现浇层的做法,即形成预制整浇楼盖。预制底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预制双向底板,即底板四个侧边均向外伸出底部钢筋,另一种是预制单向底板,只在底板受力侧边外伸钢筋,另两个非受力侧边无外伸钢筋。

为了满足各种建筑使用需求,在建筑平面设计时,楼盖尺寸很多时候未能按照标准模数进行设计,导致在装配式建筑预制单向底板拆分设计时,如预制单向底板采用国家标准图集规格时,总会在非受力支座边缘出现楼板缺口需要现浇处理,但该处理构造并没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案,导致大部分设计人员在楼板拆分设计时,不采用图集做法,而是对预制单向底板进行重新设计绘图,如此不仅增加了设计工作量,也使得预制单向底板生产不能做到标准化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能有效解决单向底板采用标准图集规格时在非受力支座边缘缺口的现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包括支座、凸牛腿、预制单向底板、直角弯锚钢筋、水平连接钢筋以及现浇叠合层;其中,所述凸牛腿突出支座侧边,并浇筑于支座和预制单向底板、现浇叠合层之间;所述直角弯锚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所述水平连接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并搁置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其浇筑于现浇叠合层内;所述现浇叠合层浇筑于预制单向底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角弯锚钢筋包括一体弯折成型的水平段、竖向段以及弯钩;所述水平段伸入支座;所述竖向段平行凸牛腿竖向外侧面;所述弯钩呈45°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角弯锚钢筋的90°折角处以及弯钩处设置有纵向受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角弯锚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水平段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15倍,且超过支座的一半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连接钢筋与直角弯锚钢筋相交处,以及水平连接钢筋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处分别设置有纵向构造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构造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连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和留置于所述预制单向底板上方的长度均不小于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还设置为:所述凸牛腿的宽度等同支座和预制单向底板之间宽度,且不大于300mm;所述凸牛腿高度等同预制单向底板和现浇叠合层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仅需要在预制单向底板和支座间支设底模板,增加少量钢筋即可,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的预制单向底板可采用标准规格布置,剩下的缺口按照本构造施工,如此可以极大地减少设计工作量,并有效提升预制底板生产效率,且部分常用单向底板也可以进行常备生产,由此极大降低了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窝工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通过设置水平连接钢筋、纵向构造钢筋,能有效连接预制底板,避免在预制底板与所述凸牛腿之间产生构造或受力裂缝。

4.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通过设置直角弯锚钢筋、纵向受力钢筋,能有效保障述凸牛腿与支座的连接及楼板整体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直角弯锚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由支座7、凸牛腿1、预制单向底板6、直角弯锚钢筋3、水平连接钢筋2以及现浇叠合层8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凸牛腿1突出支座1侧边,并浇筑于支座7和预制单向底板6、现浇叠合层8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牛腿1的宽度等同支座7和预制单向底板8之间缺口的宽度,且不大于300mm;所述凸牛腿1高度等同预制单向底板6和现浇叠合层8的高度。

所述直角弯锚钢筋3浇筑于支座7和凸牛腿1内,其由钢筋一体弯折成型,包括水平段31、竖向段32以及弯钩33。所述水平段31伸入支座7。所述竖向段32平行凸牛腿1竖向外侧面。所述弯钩33呈45°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直角弯锚钢筋3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水平段31伸入支座7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15倍,且超过支座7的一半宽度。所述竖向段32长度为楼板高度减一个保护层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弯锚钢筋3的90°折角34处以及弯钩33处设置有纵向受力钢筋4。

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浇筑于支座7和凸牛腿1内,并搁置在预制单向底板6顶面,其浇筑于现浇叠合层8内。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与直角弯锚钢筋相交处,以及水平连接钢筋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处分别设置有纵向构造钢筋5,所述纵向构造钢筋5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伸入支座7的长度和留置于所述预制单向底板6上方的长度均不小于直径的15倍。

所述现浇叠合层8浇筑于预制单向底板6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在施工时,在预制单向底板和支座7之间的缺口底部支护模板,并在直角弯锚钢筋3上绑扎纵向受力钢筋4和纵向构造钢筋5,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凸牛腿4。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凸牛腿、预制单向底板、直角弯锚钢筋、水平连接钢筋以及现浇叠合层;其中,所述凸牛腿突出支座侧边,并浇筑于支座和预制单向底板、现浇叠合层之间;所述直角弯锚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所述水平连接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并搁置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其浇筑于现浇叠合层内;所述现浇叠合层浇筑于预制单向底板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锚钢筋包括一体弯折成型的水平段、竖向段以及弯钩;所述水平段伸入支座;所述竖向段平行凸牛腿竖向外侧面;所述弯钩呈45°弯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锚钢筋的90°折角处以及弯钩处设置有纵向受力钢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锚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水平段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15倍,且超过支座的一半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钢筋与直角弯锚钢筋相交处,以及水平连接钢筋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处分别设置有纵向构造钢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构造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和留置于所述预制单向底板上方的长度均不小于直径的1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牛腿的宽度等同支座和预制单向底板之间宽度,且不大于300mm;所述凸牛腿高度等同预制单向底板和现浇叠合层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其包括支座、凸牛腿、预制单向底板、直角弯锚钢筋、水平连接钢筋以及现浇叠合层;其中,凸牛腿突出支座侧边,并浇筑于支座和预制单向底板、现浇叠合层之间;直角弯锚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水平连接钢筋浇筑于支座和凸牛腿内,并搁置在预制单向底板顶面,其浇筑于现浇叠合层内;现浇叠合层浇筑于预制单向底板上方。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单向底板整浇楼盖非主要受力支座边缺口处理构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使得预制单向底板可按照标准规格进行设计,有效提高了设计及预制构件生产效率,并且有效解决单向底板采用标准图集规格时在非受力支座边缘缺口的现浇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峰;徐正;卓春笑;金彬;陆华炎;黄雪华;杨小霞;赵鑫;周榆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伟峰;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