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作为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按照目前已有的动力装置进行分类,现有船舶可以分类为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电动船和核动力船等。电动船舶具有绿色环保、零污染、安全以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同时由于电动船舶结构简单,转动部件少,工作可靠,所以维护成本极低,电动船舶非常符合当下发展绿色船舶的趋势。

随着电动船舶的发展,对应的船舶用锂电池市场需求量也较大增加。船舶在水面上行驶相对于电动汽车在陆地上行驶,路况会更加复杂,对应的船舶会更加颠簸,这时,锂电池的防震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减震组件、下底板、盖板和电池,所述结构的支撑组件有两个,且左右对称放置,每个支撑板组件是由两根横支撑梁和两根竖支撑柱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竖支撑柱底端前后面挖有下限位孔,上端的同侧面挖有上限位孔和左右面挖有三条矩形通孔,两根横支撑梁中一根横支撑梁两端与两根竖支撑柱底端下限位孔通过螺栓连接,另一根横支撑梁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竖支撑柱上端的上限位孔,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减震组件由减震支撑板、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组成,所述减震支撑板为矩形板,并且挖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圆周阵列设置四个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与减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与通孔同轴固定在减震支撑板的另一面,

所述下底板和盖板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在下底板和盖板的板体下端面矩阵阵列设置多个底板立柱,每一列的底板立柱个数与减震组件中减震支撑板上的通孔数相同,所述下底板和盖板上每一列底板立柱均设置一个减震组件,每一个底板立柱都与对应减震组件的减震支撑板上的通孔同轴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减震器与上底板和盖板的板体下底面连接,

所述下底板通过多个减震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上,所述多个减震组件的多个减震支撑板的两端各与一个横支撑梁连接,所述盖板通过多个减震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上,

所述电池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上,并通过盖板将电池固定在下底板和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限位孔为u型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孔为矩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竖支撑柱的上端面钻有螺纹孔,并设置有调节顶针与螺纹孔组成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通过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以及减震组件中的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利用两个减震器,对于电池受到的四面八方的冲击可有效减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竖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减震组件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减震组件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支撑梁,2-竖支撑柱,3-减震组件,4-下底板,5-盖板,6-电池,7-下限位孔,8-上限位孔,9-调节顶针,10-减震支撑板,11-第一减震器,12-底板立柱,13-第二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由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减震组件3、下底板4、盖板5和电池6,所述结构的支撑组件有两个,且左右对称放置,每个支撑板组件是由两根横支撑梁1和两根竖支撑柱2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竖支撑柱2底端前后面挖有下限位孔7,上端的同侧面挖有上限位孔8和左右面挖有三条矩形通孔,两根横支撑梁1中一根横支撑梁1两端与两根竖支撑柱2底端下限位孔7通过螺栓连接,另一根横支撑梁1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竖支撑柱2上端的上限位孔8,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减震组件3由减震支撑板10、第一减震器11、第二减震器13组成,所述减震支撑板10为矩形板,并且挖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四周圆周阵列设置四个第一减震器11,所述第一减震器11与减震支撑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13与通孔同轴固定在减震支撑板10的另一面,

所述下底板4和盖板5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在下底板4和盖板5的板体下端面矩阵阵列设置多个底板立柱12,每一列的底板立柱12个数与减震组件3中减震支撑板10上的通孔数相同,所述下底板4和盖板5上每一列底板立柱12均设置一个减震组件3,每一个底板立柱12都与对应减震组件3的减震支撑板10上的通孔同轴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减震器13与上底板和盖板5的板体下底面连接,

所述下底板4通过多个减震组件3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1上,所述多个减震组件3的多个减震支撑板10的两端各与一个横支撑梁1连接,所述盖板5通过多个减震组件3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1上,

所述电池6放置在下底板4上端面上,并通过盖板5将电池6固定在下底板4和盖板5之间。

其中,所述下限位孔7为u型缺口。

其中,所述上限位孔8为矩形通孔。

其中,所述竖支撑柱2的上端面钻有螺纹孔,并设置有调节顶针9与螺纹孔组成螺纹连接。

该实用新型具体运行步骤如下:

船舶在水面行驶时,船体产生颠簸,震动通过横支撑梁1和竖支撑柱2传到减震支撑板10,减震支撑板10上的第一减震器11和第二减震器13可有效吸收各个方向的震动冲击,使电池6更加的稳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减震组件、下底板、盖板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的支撑组件有两个,且左右对称放置,每个支撑板组件是由两根横支撑梁和两根竖支撑柱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竖支撑柱底端前后面挖有下限位孔,上端的同侧面挖有上限位孔和左右面挖有三条矩形通孔,两根横支撑梁中一根横支撑梁两端与两根竖支撑柱底端下限位孔通过螺栓连接,另一根横支撑梁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竖支撑柱上端的上限位孔,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减震组件由减震支撑板、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组成,所述减震支撑板为矩形板,并且挖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圆周阵列设置四个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与减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与通孔同轴固定在减震支撑板的另一面,

所述下底板和盖板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在下底板和盖板的板体下端面矩阵阵列设置多个底板立柱,每一列的底板立柱个数与减震组件中减震支撑板上的通孔数相同,所述下底板和盖板上每一列底板立柱均设置一个减震组件,每一个底板立柱都与对应减震组件的减震支撑板上的通孔同轴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减震器与上底板和盖板的板体下底面连接,

所述下底板通过多个减震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上,所述多个减震组件的多个减震支撑板的两端各与一个横支撑梁连接,所述盖板通过多个减震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横支撑梁上,

所述电池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上,并通过盖板将电池固定在下底板和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孔为u型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孔为矩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柱的上端面钻有螺纹孔,并设置有调节顶针与螺纹孔组成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的锂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减震组件、下底板、盖板和电池,支撑组件是由横支撑梁和竖支撑柱组成的矩形框架,减震组件由减震支撑板、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组成,下底板和盖板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在下底板和盖板的板体下端面矩阵阵列多个底板立柱,所述多个减震组件的多个减震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下横支撑梁连接,所述电池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上,并通过盖板将电池固定在下底板和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减震组件可以减弱电池受到的多个方向的震动。

技术研发人员:童鑫;曾世欣;李建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翊工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