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现有的氩弧焊的焊接平台大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在对工件进行焊接时,往往需要在焊接平台上人工调整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操作使用麻烦,且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包括转盘底座和用于安装待焊接工件夹具的转盘,所述转盘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端与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转盘的中心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盘底座的左右两端还安装有用于支撑转盘下端面的弹簧导电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变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变速器,蜗轮蜗杆变速器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上的变速器壳体、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的蜗杆以及蜗轮,所述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蜗轮的下端面通过回转支承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底壁,蜗轮的外圆与蜗杆啮合连接,蜗杆的端部与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导电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上的支撑座板,支撑座板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竖直导向筒,竖直导向筒内上下活动插装有导电支撑柱,导电支撑柱的顶部与转盘下端面接触,导电支撑柱的底部穿设固定有导电螺栓,导电螺栓上套装有缓冲支撑弹簧,缓冲支撑弹簧的上端与竖直导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支撑弹簧的下端与导电螺栓的螺栓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板呈扇形,所述竖直导向筒设置有3个,且竖直导向筒均匀分布在支撑座板的圆弧侧边上,所述导电支撑柱的顶部与转盘下端面外圆侧边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盘底座的四周还延伸设置有多个底脚固定座板,底脚固定座板上穿设有地脚螺栓。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环形防滑沟槽,环形防滑沟槽的圆心位于转盘的中心轴线上,转盘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多个条形安装孔,条形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均朝向环形防滑沟槽的圆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夹装有工件的夹具安装到转盘上,当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需要调整时,通过转盘驱动电机即可驱动转盘的转动,从而改变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弹簧导电支撑机构不仅能够起到稳定支撑转盘的作用,还能够给转盘接通电源,确保氩弧焊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合理,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调整操作方便安全,有利于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中变速器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101-中心转轴,102-环形防滑沟槽,103-条形安装孔,11-转盘底座,12-底脚固定座板,121-地脚螺栓,13-变速器壳体,131-蜗杆,132-蜗轮,14-转盘驱动电机,15-支撑座板,151-竖直导向筒,152-导电支撑柱,153-导电螺栓,154-缓冲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包括转盘底座11和用于安装待焊接工件夹具的转盘1,所述转盘底座1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端与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转盘1的中心转轴101驱动连接,所述转盘底座11的左右两端还安装有用于支撑转盘1下端面的弹簧导电支撑机构。
焊接前,将夹装有工件的夹具安装到转盘1上,当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需要调整时,通过转盘驱动电机14即可驱动转盘1的转动,从而改变工件的摆放位置和角度,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弹簧导电支撑机构不仅能够起到稳定支撑转盘的作用,还能够给转盘1接通电源,确保氩弧焊的正常运行。
其中,所述变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变速器,蜗轮蜗杆变速器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11上的变速器壳体13、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内的蜗杆131以及蜗轮132,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4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的外壁上,所述蜗轮132的下端面通过回转支承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的底壁,蜗轮132的外圆与蜗杆131啮合连接,蜗杆131的端部与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整体驱动结构布置紧凑,竖向空间占用小。
其中,所述弹簧导电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11上的支撑座板15,支撑座板15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竖直导向筒151,竖直导向筒151内上下活动插装有导电支撑柱152,导电支撑柱152的顶部与转盘1下端面接触,导电支撑柱152的底部穿设固定有导电螺栓153,导电螺栓153上套装有缓冲支撑弹簧154,缓冲支撑弹簧154的上端与竖直导向筒151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支撑弹簧154的下端与导电螺栓153的螺栓帽固定连接。螺栓帽通过导向与电源正极接通,在弹簧导电支撑机构的作用下,无论转盘1是否转动,导电支撑柱152始终能够与转盘1保持电接触。
所述支撑座板15呈扇形,所述竖直导向筒151设置有3个,且竖直导向筒151均匀分布在支撑座板15的圆弧侧边上,所述导电支撑柱152的顶部与转盘1下端面外圆侧边接触。所述转盘底座11的四周还延伸设置有多个底脚固定座板12,底脚固定座板12上穿设有地脚螺栓121,通过地脚螺栓121将转盘底座11固定在地面或机架上。
所述转盘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环形防滑沟槽102,环形防滑沟槽102的圆心位于转盘1的中心轴线上,转盘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多个条形安装孔103,条形安装孔103的延伸方向均朝向环形防滑沟槽102的圆心。在条形安装孔103内穿设螺栓,即可固定夹装有工件的夹具,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焊接需要,将夹具固定在转盘1上的合理位置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底座(11)和用于安装待焊接工件夹具的转盘(1),所述转盘底座(1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端与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转盘(1)的中心转轴(101)驱动连接,所述转盘底座(11)的左右两端还安装有用于支撑转盘(1)下端面的弹簧导电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变速器,蜗轮蜗杆变速器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11)上的变速器壳体(13)、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内的蜗杆(131)以及蜗轮(132),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4)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的外壁上,所述蜗轮(132)的下端面通过回转支承转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3)的底壁,蜗轮(132)的外圆与蜗杆(131)啮合连接,蜗杆(131)的端部与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端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导电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盘底座(11)上的支撑座板(15),支撑座板(15)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竖直导向筒(151),竖直导向筒(151)内上下活动插装有导电支撑柱(152),导电支撑柱(152)的顶部与转盘(1)下端面接触,导电支撑柱(152)的底部穿设固定有导电螺栓(153),导电螺栓(153)上套装有缓冲支撑弹簧(154),缓冲支撑弹簧(154)的上端与竖直导向筒(151)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支撑弹簧(154)的下端与导电螺栓(153)的螺栓帽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板(15)呈扇形,所述竖直导向筒(151)设置有3个,且竖直导向筒(151)均匀分布在支撑座板(15)的圆弧侧边上,所述导电支撑柱(152)的顶部与转盘(1)下端面外圆侧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底座(11)的四周还延伸设置有多个底脚固定座板(12),底脚固定座板(12)上穿设有地脚螺栓(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焊接用固定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环形防滑沟槽(102),环形防滑沟槽(102)的圆心位于转盘(1)的中心轴线上,转盘(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多个条形安装孔(103),条形安装孔(103)的延伸方向均朝向环形防滑沟槽(102)的圆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