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隔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防火隔离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幕墙保温主要为岩棉与聚苯板,高档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建筑中幕墙工程保温材料与面板材料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空腔,发生火灾时形成烟囱效应,会加速火灾轰燃,对灭火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幕墙每层都需要安装防火层。现有的防火层的安装多式多样,由于墙体主体与面材间的空腔距离不定,所以防火板很难定尺加工,同时施工人员也经常忽略防火层重要性,最终安装达不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防火隔离带,采用插接结构,可以根据保温层与面板层之间的距离,调整插接部的插入定位部的深度,从而实现密封,且通过采用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的插接部和定位部,使得防火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包括设置于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的防火主体,所述防火主体包括定位部和插接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插接部均设有开口端,所述定位部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插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插接部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防火岩棉。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有所述开口端的定位主体,所述定位主体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的内侧固定有u型插接口,所述u型插接口与所述插接部插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定位主体均为一端开口的方体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u型插接口的深度,所述u型插接口的深度不小于3cm。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插接部均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1.5mm。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采用插接结构,可以根据保温层与面板层之间的距离,调整插接部的插入定位部的深度,从而可实现不同距离的面板层和保温层之间的密封,且通过采用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的插接部和定位部,使得防火效果更佳,上述插接部和定位部均可批量生产,节约时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伸缩式防火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部;2、u型插接口;3、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伸缩式防火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设置于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的防火主体,防火主体包括定位部1和插接部3,定位部1和插接部3均设有开口端,定位部1设有开口端的一端与插接部3设有开口端的一端插接,定位部1与插接部3围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填充有防火岩棉。
具体的,定位部1包括设置有开口端的定位主体,定位主体设有开口端的一端的内侧固定有u型插接口2,u型插接口2与插接部3插接。插接部3和定位主体均为一端开口的方体形结构。插接部3的宽度不小于u型插接口2的深度,u型插接口2的深度不小于3cm,即可根据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的距离调整插接部3插入u型插接口2的深度。
定位部1和插接部3均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镀锌钢板的厚度为1.5mm,防火效果更佳。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采用插接结构,可以根据保温层与面板层之间的距离,调整插接部的插入定位部的深度,从而实现密封,且通过采用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的插接部和定位部,使得防火效果更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包括设置于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的防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主体包括定位部和插接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插接部均设有开口端,所述定位部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插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插接部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防火岩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有所述开口端的定位主体,所述定位主体设有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的内侧固定有u型插接口,所述u型插接口与所述插接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定位主体均为一端开口的方体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u型插接口的深度,所述u型插接口的深度不小于3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插接部均由双层镀锌钢板弯折而成,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1.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