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特殊材料管子与管板间的管平头式的焊接接头,是一种热交换设备中的核心部件—“芯子”的焊接接头,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铜镍合金基础上加入铁称之为铁白铜。铁白铜在海水、有机酸、各种盐溶液等腐蚀介质中,均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造船、发电站、石油化工等领域被用作冷凝器、热交换器等各种耐蚀零部件。
b10(含镍10%)白铜合金来代替黄铜,不但避免了脱锌腐蚀,而且使用温度和强度范围均有所提高,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b30(含镍30%)白铜合金能耐污染和海水的腐蚀,使用温度可达400℃,b30比b10具有更好的防污性能和耐蚀性能。由于b30比b10的含镍量高得多,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焊接工艺;就是asme标准上,b30也是推荐胀接而不是焊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焊透的坡口型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管平头式焊接接头,它包括有管子和管板,所述管板设置在管子的右边,并且在管板与管子的内壁接触的外壁面上设有半径为1mm的弧形结构,管板坡口为半u型,所述管子的顶端还设有一离坡口0.5mm的管体。
作为优选:所述管子与管板之间还设有一0.2±0.1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冷却器芯子管接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将管板坡口由v型坡口为半u型坡口,并且把管子与管板的间隙改为0.2±0.1mm,使焊接钨棒电极更容易接近坡口根部,从而使坡口根部尖端更加容易熔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常规坡口型式。
图2为改进后的坡口型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完成后管接头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管子1和管板2,所述的管板2与管子1内壁接触的外壁面上设有半径为1mm的弧形结构,管板坡口为半u型,管子1伸出长度为0.5mm,管子1与管板2的间隙为0.2±0.1mm。
焊接时采用自动氩弧焊,第一道采用加丝焊,第二道也采用加丝焊,整个焊接过程是非熔化管头式。
现有管接头v型坡口型式不太适用于传热快的b30铁白铜合金,在焊接时常常会由于钨电极离坡口尖端较远而造成坡口尖端未熔合,从而造成焊接质量的不稳定。改为新式管接头后,钨电极能更接近坡口尖端,在焊接时容易熔;同时新式管接头管子与管板间的间隙变得更小,有助于管子与管板间的熔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管接头的焊接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1.一种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管平头式焊接接头,它包括有管子(1)和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设置在管子(1)的右边,并且在管板(2)与管子(1)的内壁接触的外壁面上设有半径为1mm的弧形结构,管板坡口为半u型,所述管子(1)的顶端还设有一离坡口0.5mm的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管平头式焊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1)与管板(2)之间还设有一0.2±0.1mm的间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