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16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



背景技术:

轻质隔墙板因为其安装方便,又具有较好的隔音及保温效果,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在轻质隔墙板安装的时候,便需要卡件对轻质隔墙板进行固定,使其与地面及上梁很好的固定连接,避免有任何的相对移动,现在多用的是u型卡件。

现有的u型卡件包括平板部分和两个侧板部分,结构较为简单,虽然能够直接起到限位和摆正的作用,但是不具有防松能力,如用来连接平板部与建筑顶梁的螺栓容易出现松动而使墙板出现局部鼓包或顶梁与墙板之间出现缝隙;再者就是,侧板与墙板的接触面的紧实度较低,一方面影响墙板装饰质量,另一方面会引起连接构件不均匀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u型卡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防松能力、能够与建筑结构紧密贴合且有利于提高墙板装饰质量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包括平板部和设置在平板部两侧的侧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一对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形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松件,所述防松件包括环形的套板,所述套板的外壁与连接孔配合,所述套板的内壁设置有一对波浪形的压簧,所述压簧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侧板部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板部倾斜,所述侧板部的自由端向外翻且形成与平板部垂直的自由垂直段,所述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棱柱体的楔子,所述楔子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楔子的长度方向,所述侧板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内压槽和外压槽,所述内压槽和外压槽介于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压变条。

作为优选,所述自由垂直段的根部设置有与侧板部的内外表面过渡的内圆角和外圆角,所述内圆角的中心与外圆角的中心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为沉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利用防松件能够提高螺栓连接平板部与建筑梁的稳定性,而且本装置与方管的相对位置在连接有螺栓之后还能进行微调;本装置采用缩口的形式来增加自身与墙板的紧实度,再加上楔子的缓冲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墙体的平整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它连接构件的受力均匀性。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的半剖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平板部;11、连接孔;2、侧板部;21、自由垂直段;22、内压槽;23、外压槽;24、内圆角;25、外圆角;3、防松件;31、套板;32、压簧;4、楔子;41、通孔;42、压变条;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本装置整体呈u型结构,具体包括平板部1和设置在平板部两侧的侧板部2,平板部1上设置有一对连接孔11,而连接孔11为长条形孔,连接孔11的内部设置有防松件3,防松件3包括环形的套板31,套板31的外壁与连接孔配合,套板31的内壁设置有一对波浪形的压簧32,压簧32之间设置有螺栓5。其中,长条形的连接孔11便于本装置在上有螺栓之后对实际位置进行微调,同时,连接孔11还便于安装具有一定长度的压簧32;螺栓5在上紧之后,压簧32能够对螺栓5施加径向压力,以吸收螺栓5受迫振动产生的势能,有利于提高螺栓5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发挥防松的功能;重要的是,通过设置防松件3还能避免在墙板顶部出现局部鼓包或者是在墙板与方管顶梁之间出现不规则的缝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墙体的质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每个侧板部2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板部倾斜,侧板部2的自由端向外翻且形成与平板部垂直的自由垂直段21,自由垂直段21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棱柱体的楔子4,楔子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41,通孔41平行于楔子4的长度方向,侧板部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内压槽22和外压槽23,内压槽22和外压槽23介于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其中,自由垂直段21与墙板表面接触配合,而楔子4能够自动适应侧板部与墙板之间的压力,从而提高侧板部2与墙板的紧实度,再加上侧板部2的倾斜设计使本装置整体以缩口的结构来增加施加在墙板上的紧固力,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与墙板的一体性。内压槽22和外压槽23的设计有利于楔子吸收楔子4端部的变形量,提高侧板部施力以及受力的均匀程度,同时使楔子4最大限度地发挥压力缓冲作用。需要说明的使,楔子4可以采用塑料结构,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结构。

为了提高楔子4的应变能力,本实用新型在楔子4的通孔内设置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压变条42,相邻压变条42的倾斜夹角可以根据自身受力情况进行偏移,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起到吸收楔子受力并释放压力的作用,从而使楔子具有压力缓冲的功能。

为了提高侧板部的韧性强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由垂直段21的根部设置有与侧板部的内外表面过渡的内圆角24和外圆角25,内圆角24的中心与外圆角25的中心方向相反。这样的话,利用平滑过渡的圆角结构缓解了自由垂直段端部的应力集中效应,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能够使楔子充分发挥压力缓冲作用。

为了提高防松件3的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孔11为沉头孔,相应地,套板31的端部能够沉在沉头孔中,并依靠其与连接孔内壁的摩擦力稳定嵌在连接孔11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包括平板部和设置在平板部两侧的侧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一对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形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松件,所述防松件包括环形的套板,所述套板的外壁与连接孔配合,所述套板的内壁设置有一对波浪形的压簧,所述压簧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侧板部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板部倾斜,所述侧板部的自由端向外翻且形成与平板部垂直的自由垂直段,所述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棱柱体的楔子,所述楔子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楔子的长度方向,所述侧板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内压槽和外压槽,所述内压槽和外压槽介于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压变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垂直段的根部设置有与侧板部的内外表面过渡的内圆角和外圆角,所述内圆角的中心与外圆角的中心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沉头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安装用卡件,包括平板部和侧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设置有一对长条形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松件,防松件包括环形的套板和设置在套板内壁的波浪形压簧,压簧之间设置有螺栓,侧板部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板部倾斜,侧板部的自由端向外翻且形成与平板部垂直的自由垂直段,自由垂直段与侧板部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棱柱体的楔子,楔子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侧板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内压槽和外压槽。本装置具有防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自身与墙板结构的紧实度,从而提高墙体的平整度以及提高其它连接构件的受力均匀性,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杰;谢宇潼;王玉镯;李沣庭;赵雨筱;黄俊尧;张凯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