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7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的连接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车辆的产销市场扩张,动力电池箱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纯电动车辆中,动力电池箱为其核心部件,进而电池模组的安全绝缘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电池箱在受到撞击或者异常挤压的情况下,避免存在短路引起火灾的风险,其中模组输出连接处是两个没有绝缘层防护的导体连接,传统的对模组输出连接处的防护主要通过塑胶模具成型的一体结构,或者套在模组输出汇流排上,安装稳固性差,对不同宽度的连接排防护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中的连接排防护罩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体;电连接部件,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以使电池芯体通过电连接部件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电池芯体的侧方,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构成防护空间,电连接部件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内;防护罩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连通的通过口,通过口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将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

进一步地,防护罩还包括:罩体,安装在电池芯体的侧方,防护空间位于电池芯体与罩体之间;多个通过口均设置在罩体上;翻转盖,设置在罩体上并与通过口相对,翻转盖相对于罩体可翻转地设置,以打开或遮挡通过口;翻转盖为多个,多个翻转盖与多个通过口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罩体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翻转盖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两个侧板分别连接,翻转盖相对于侧板可翻转地设置,防护罩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连通的避让开口,以通过避让开口避让电连接部件的自由端;多个翻转盖包括第一翻转盖,第一翻转盖与电池芯体相对设置,第一翻转盖的至少部分与侧板之间具有第一打开间隙,第一打开间隙与避让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防护罩还包括:导线穿过通道,设置在侧板上,导线穿过通道位于第一打开间隙的端部并与第一打开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翻转盖还包括第二翻转盖,第二翻转盖位于防护空间的上方并与两个侧板连接,第二翻转盖与侧板之间具有第二打开间隙,第二打开间隙与防护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板,安装在电池芯体的侧方,绝缘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防护罩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以使防护罩安装在绝缘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开口,第二定位部为卡槽,卡槽卡接在绝缘板围成定位开口的本体上。

进一步地,防护罩还包括:罩体,安装在电池芯体的侧方,防护空间位于电池芯体与罩体之间;多个通过口均设置在罩体上;安装板,安装在罩体上,第二定位部设置在安装板上,以使罩体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绝缘板上。

进一步地,安装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设置在防护空间的侧方并与电池芯体相对,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具有预定夹角,第二板体朝向靠近电池芯体的方向延伸,第二定位部设置在第二板体上。

进一步地,防护罩与电池芯体的正极端和/或电池芯体的负极端对应安装,防护罩上设置有标识部,以通过标识部区分电池芯体的正极端和/或电池芯体的负极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体、电连接部件和防护罩,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以使电池芯体通过电连接部件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设置在电池芯体的侧方,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构成防护空间,电连接部件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内;防护罩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连通的通过口,通过口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将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这样设置在电池模组安装在较小的空间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任意一个通过口,将连接件与电连接部件和电池芯体连接,使防护罩适用于各种工作场合,提高了防护罩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实施例的爆炸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防护罩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电池芯体;2、电连接部件;21、第一汇流排;22、连接部件;3、防护罩;4、防护空间;30、通过口;31、罩体;32、翻转盖;33、侧板;320、第一翻转盖;321、第一打开间隙;34、导线穿过通道;322、第二翻转盖;323、第二打开间隙;5、绝缘板;50、第一定位部;35、第二定位部;36、安装板;361、第一板体;362、第二板体;37、标识部;6、模组端板;7、第二汇流排;8、绝缘顶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电池芯体1;电连接部件2,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以使电池芯体1通过电连接部件2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3,防护罩3设置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构成防护空间4,电连接部件2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4内;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4连通的通过口30,通过口30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3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30将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体1、电连接部件2和防护罩3,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以使电池芯体1通过电连接部件2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3设置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构成防护空间4,电连接部件2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4内;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4连通的通过口30,通过口30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3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30将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这样设置在电池模组安装在较小的空间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任意一个通过口,将连接件与电连接部件2和电池芯体1连接,使防护罩3适用于各种工作场合,提高了防护罩3的通用性。

具体地,防护罩3还包括:罩体31,安装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防护空间4位于电池芯体1与罩体31之间;多个通过口30均设置在罩体31上;翻转盖32,设置在罩体31上并与通过口30相对,翻转盖32相对于罩体31可翻转地设置,以打开或遮挡通过口30;翻转盖32为多个,多个翻转盖32与多个通过口3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多个通过口30沿罩体31的周向设置,罩体31和翻转盖32为一体结构,防护罩3为硅胶材质,翻转盖32具有一定弹性,在电连接部件2连接完成后,可利用自身弹性恢复至初始遮挡位置,罩体31的厚度优选为1.2mm,硬度shore50,阻燃等级ul94-v0。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罩体31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33,翻转盖32位于两个侧板33之间并与两个侧板33分别连接,翻转盖32相对于侧板33可翻转地设置,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4连通的避让开口,以通过避让开口避让电连接部件2的自由端;多个翻转盖32包括第一翻转盖320,第一翻转盖320与电池芯体1相对设置,第一翻转盖320的至少部分与侧板33之间具有第一打开间隙321,第一打开间隙321与避让开口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打开间隙321,能够实现第一翻转盖320的翻转,在需要连接电连接部件2时,只需将第一翻转盖320掀起即可操作,连接完成后,第一翻转盖320自动回复至初始遮挡位置,实现对电连接部件2的连接端的绝缘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防护罩3还包括:导线穿过通道34,设置在侧板33上,导线穿过通道34位于第一打开间隙321的端部并与第一打开间隙321连通。这样设置在电池模组连接电流较小的部件时,只需利用导线连接即可,此时导线可直接通过导线穿过通道34穿出,为导线的布局方向提供的多种选择。

进一步地,多个翻转盖32还包括第二翻转盖322,第二翻转盖322位于防护空间4的上方并与两个侧板33连接,第二翻转盖322与侧板33之间具有第二打开间隙323,第二打开间隙323与防护空间4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根据电池模组的实际安装空间,选择掀起第一翻转盖320或掀起第二翻转盖322以对电连接部件2进行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板5,安装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绝缘板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0,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50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部35,以使防护罩3安装在绝缘板5上。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50为定位开口,第二定位部35为卡槽,卡槽卡接在绝缘板5围成定位开口的本体上。具体地,第一定位部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以在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之间围成定位开口,卡槽与第二定位面相互配合,罩体31上还设置有连接凹槽,以在卡槽与第二定位面相互配合的同时,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分别与连接凹槽的槽面配合,以提高防护罩3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防护罩3还包括:罩体31,安装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防护空间4位于电池芯体1与罩体31之间;多个通过口30均设置在罩体31上;安装板36,安装在罩体31上,第二定位部35设置在安装板36上,以使罩体31通过安装板36安装在绝缘板5上。安装板36与第二翻转盖322之间具有避让通道,避让通道与防护空间4连通,以用于避让电连接部件2。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安装板3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361和第二板体362,第一板体361设置在防护空间4的侧方并与电池芯体1相对,第二板体362与第一板体361之间具有预定夹角,第二板体362朝向靠近电池芯体1的方向延伸,第二定位部35设置在第二板体362上。通过设置第一板体361,能够避免电连接部件2的导线部件与电池芯体1之间相互摩擦,提高了电连接部件2的使用寿命。

在将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时,为了便于区分电池芯体的正负极,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的正极端和/或电池芯体1的负极端对应安装,防护罩3上设置有标识部37,以通过标识部37区分电池芯体1的正极端和/或电池芯体1的负极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模组端板6,模组端板6安装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绝缘板5安装在电池芯体1与模组端板6之间,电连接部件2包括第一汇流排21和连接部件22,第一汇流排21与电池芯体1连接,连接部件22的第一端与第一汇流排21连接,连接部件22的第二端与待供电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能够保护连接部件22与第一汇流排21的连接部位,保证电池模组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连接部件22与第一汇流排21之间电连接的安全性能。

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汇流排7和绝缘顶罩8,第二汇流排7安装在电池芯体1上,第二汇流排7为汇流排串联,绝缘顶罩8罩设在电池芯体1上,以对电池芯体1进行保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体1、电连接部件2和防护罩3,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以使电池芯体1通过电连接部件2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3设置在电池芯体1的侧方,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3与电池芯体1之间构成防护空间4,电连接部件2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4内;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4连通的通过口30,通过口30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3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30将电连接部件2与电池芯体1连接。这样设置在电池模组安装在较小的空间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任意一个通过口,将连接件与电连接部件2和电池芯体1连接,使防护罩3适用于各种工作场合,提高了防护罩3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芯体(1);

电连接部件(2),所述电连接部件(2)与所述电池芯体(1)连接,以使所述电池芯体(1)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件(2)与待供电部件连接;

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设置在所述电池芯体(1)的侧方,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电池芯体(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电池芯体(1)之间构成防护空间(4),所述电连接部件(2)的连接端位于所述防护空间(4)内;

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空间(4)连通的通过口(30),所述通过口(30)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所述通过口(3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通过口(30)将所述电连接部件(2)与所述电池芯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还包括:

罩体(31),安装在所述电池芯体(1)的侧方,所述防护空间(4)位于所述电池芯体(1)与所述罩体(31)之间;多个所述通过口(30)均设置在所述罩体(31)上;

翻转盖(32),设置在所述罩体(31)上并与所述通过口(30)相对,所述翻转盖(32)相对于所述罩体(31)可翻转地设置,以打开或遮挡所述通过口(30);所述翻转盖(32)为多个,多个所述翻转盖(32)与多个所述通过口(30)一一对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1)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33),所述翻转盖(32)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3)之间并与两个所述侧板(33)分别连接,所述翻转盖(32)相对于所述侧板(33)可翻转地设置,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空间(4)连通的避让开口,以通过所述避让开口避让所述电连接部件(2)的自由端;

多个所述翻转盖(32)包括第一翻转盖(320),所述第一翻转盖(320)与所述电池芯体(1)相对设置,第一翻转盖(32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侧板(33)之间具有第一打开间隙(321),所述第一打开间隙(321)与所述避让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还包括:

导线穿过通道(34),设置在所述侧板(33)上,所述导线穿过通道(34)位于所述第一打开间隙(321)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打开间隙(3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翻转盖(32)还包括第二翻转盖(322),所述第二翻转盖(322)位于所述防护空间(4)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侧板(33)连接,所述第二翻转盖(322)与所述侧板(33)之间具有第二打开间隙(323),所述第二打开间隙(323)与所述防护空间(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绝缘板(5),安装在所述电池芯体(1)的侧方,所述绝缘板(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0),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50)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部(35),以使所述防护罩(3)安装在所述绝缘板(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0)为定位开口,所述第二定位部(35)为卡槽,所述卡槽卡接在所述绝缘板(5)围成所述定位开口的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还包括:

罩体(31),安装在所述电池芯体(1)的侧方,所述防护空间(4)位于所述电池芯体(1)与所述罩体(31)之间;多个所述通过口(30)均设置在所述罩体(31)上;

安装板(36),安装在所述罩体(31)上,所述第二定位部(35)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6)上,以使所述罩体(31)通过所述安装板(36)安装在所述绝缘板(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6)包括:

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361)和第二板体(362),所述第一板体(361)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4)的侧方并与所述电池芯体(1)相对,所述第二板体(362)与所述第一板体(361)之间具有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板体(362)朝向靠近所述电池芯体(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35)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36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电池芯体(1)的正极端和/或所述电池芯体(1)的负极端对应安装,所述防护罩(3)上设置有标识部(37),以通过所述标识部(37)区分所述电池芯体(1)的正极端和/或电池芯体(1)的负极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芯体;电连接部件,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以使电池芯体通过电连接部件与待供电部件连接;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电池芯体的侧方,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在防护罩与电池芯体之间构成防护空间,电连接部件的连接端位于防护空间内;防护罩上设置有与防护空间连通的通过口,通过口为多个,以使连接件通过多个通过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口将电连接部件与电池芯体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中的连接排防护罩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侯光华;黄绍林;王宝鸡;成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