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隔墙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隔墙板是指jg/t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规定的用于建筑物内部非承重部位的墙体预制条板,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grc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grg板)、增压加气混凝土条板(alc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等。全称是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作为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主要材料。
但实现有的装配式隔墙板在使用过程中,装配墙板的外围大都直接裸露出来,进行进一步的刷漆或者贴墙布等,隔热防潮效果较差,导致装配墙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装配墙板之间大都通过结构胶粘接,在结构上没有支撑,连接的强度较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地平板和楼顶板,所述地平板上方中部设置有底部限位卡固块,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上方两端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之间的第二装配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和所述第二装配墙板上方的顶部限位卡固块,所述顶部限位卡固块上方设置有所述楼顶板,所述楼顶板下方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墙板外围设置有顶部挡块,所述地平板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外围设置有底部挡块。
所述第一装配墙板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相对两侧壁上位于所述顶部挡块和所述底部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潮隔热防护墙板,所述隔潮隔热防护墙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通过结构胶粘接。
所述第一装配墙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外壁上的卡固槽一和开设在所述卡固槽一内部的减重孔一。
所述第二装配墙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墙板外壁上的卡固槽二和开设在所述卡固槽二内部的减重孔二。
所述第一装配墙板与所述第二装配墙板结合部位、所述第一装配墙板结合部位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之间均设置有卡固条,所述卡固条卡压在所述卡固槽一和所述卡固槽二内部。
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以及所述底部挡块上方均成型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部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伸入到所述地平板内部外围设置有胀管,所述胀管与所述固定螺钉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沉孔内部位于所述固定螺钉上方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以及所述底部挡块与所述地平板均通过所述固定螺钉连接。
所述底部挡块与所述顶部挡块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顶部限位卡固块与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的结构完全相同。
所述密封盖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第一装配墙板和所述第二装配墙板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隔潮隔热防护墙板,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防止潮气进入到第一装配墙板和第二装配墙板内部,同时避免第一装配墙板和第二装配墙板过冷或者过热而收缩或者膨胀变形,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将第一装配墙板和第二装配墙板的结合面遮挡,更容易在此隔墙板的外侧涂刷涂料或者粘接壁纸等,极其实用。
2、通过在第一装配墙板上开设卡固槽一和在第二装配墙板上开设卡固槽二,然后通过卡固条进行卡固,可以大大提高此隔墙板上第一装配墙板和第二装配墙板连接的强度,增强耐用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去隔潮隔热防护墙板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挡块和底部限位卡固块与地平板连接部位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固定螺钉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装配墙板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装配墙板的结构图。
图中:1-地平板;2-楼顶板;3-底部挡块;4-底部限位卡固块;5-第一装配墙板;501-卡固槽一;502-减重孔一;6-卡固条;7-顶部限位卡固块;8-顶部挡块;9-隔潮隔热防护墙板;10-第二装配墙板;1001-卡固槽二;1002-减重孔二;11-沉孔;12-密封盖;13-固定螺钉;14-胀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地平板1和楼顶板2,地平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底部限位卡固块4,底部限位卡固块4上方两端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墙板5,设置在第一装配墙板5之间的第二装配墙板10,设置在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上方的顶部限位卡固块7,顶部限位卡固块7上方设置有楼顶板2,楼顶板2下方位于第二装配墙板10外围设置有顶部挡块8,地平板1上方位于第一装配墙板5外围设置有底部挡块3。
本例中,可以通过顶部挡块8和底部挡块3将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与楼顶板2和地平板1卡紧,可以使其与楼顶板2和地平板1的结合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第一装配墙板5以及第二装配墙板10相对两侧壁上位于顶部挡块8和底部挡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与第一装配墙板5以及第二装配墙板10通过结构胶粘接。
本例中,通过设置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防止潮气进入到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内部,同时避免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过冷或者过热而收缩或者膨胀变形,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将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的结合面遮挡,更容易在此隔墙板的外侧涂刷涂料或者粘接壁纸等,极其实用。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装配墙板5包括设置在第一装配墙板5外壁上的卡固槽一501和开设在卡固槽一501内部的减重孔一502,第二装配墙板10包括设置在第二装配墙板10外壁上的卡固槽二1001和开设在卡固槽二1001内部的减重孔二1002,第一装配墙板5与第二装配墙板10结合部位、第一装配墙板5结合部位以及第二装配墙板10之间均设置有卡固条6,卡固条6卡压在卡固槽一501和卡固槽二1001内部。
本例中,可以通过减重孔一502和减重孔二1002进行减重,同时通过在第一装配墙板5上开设卡固槽一501和在第二装配墙板10上开设卡固槽二1001,然后通过卡固条6进行卡固,可以大大提高此隔墙板上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连接的强度,增强耐用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底部限位卡固块4以及底部挡块3上方均成型有沉孔11,沉孔11内部设置有固定螺钉13,固定螺钉13伸入到地平板1内部外围设置有胀管14,胀管14与固定螺钉13通过螺纹连接,沉孔11内部位于固定螺钉13上方安装有密封盖12,底部限位卡固块4以及底部挡块3与地平板1均通过固定螺钉13连接,可以通过固定螺钉13将底部限位卡固块4和底部挡块3固定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底部挡块3与顶部挡块8的结构完全相同,顶部限位卡固块7与底部限位卡固块4的结构完全相同,可以大大降低制造的成本,更容易进行批量加工。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密封盖12的材料为橡胶,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密封盖12可以避免外部的潮气进入到固定螺钉13处,避免固定氧化,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在安装此隔墙板时,先将底部限位卡固块4以及底部挡块3通过螺钉固定在地平板1上,然后将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卡在地平板1上方的底部挡块3和底部限位卡固块4的上方,同时将卡固条6插入到卡固槽一501和卡固槽二1001内部,可以通过减重孔一502和减重孔二1002进行减重,同时通过在第一装配墙板5上开设卡固槽一501和在第二装配墙板10上开设卡固槽二1001,然后通过卡固条6进行卡固,可以大大提高此隔墙板上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连接的强度,增强耐用度,然后依次装配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当装配到最顶端时,先固定顶部限位卡固块7,然后在依次装配其余的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装配完毕后,通过固定将顶部限位卡固块7固定在楼顶板2下方的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的两侧,可以通过顶部挡块8和底部挡块3将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与楼顶板2和地平板1卡紧,可以使其与楼顶板2和地平板1的结合更加牢固,最后将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通过结构胶粘接在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上,通过设置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防止潮气进入到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内部,同时避免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过冷或者过热而收缩或者膨胀变形,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将第一装配墙板5和第二装配墙板10的结合面遮挡,更容易在此隔墙板的外侧涂刷涂料或者粘接壁纸等,极其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地平板(1)和楼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平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底部限位卡固块(4),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4)上方两端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墙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之间的第二装配墙板(10),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和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上方的顶部限位卡固块(7),所述顶部限位卡固块(7)上方设置有所述楼顶板(2),所述楼顶板(2)下方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外围设置有顶部挡块(8),所述地平板(1)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外围设置有底部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相对两侧壁上位于所述顶部挡块(8)和所述底部挡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所述隔潮隔热防护墙板(9)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通过结构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外壁上的卡固槽一(501)和开设在所述卡固槽一(501)内部的减重孔一(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外壁上的卡固槽二(1001)和开设在所述卡固槽二(1001)内部的减重孔二(10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与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结合部位、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结合部位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之间均设置有卡固条(6),所述卡固条(6)卡压在所述卡固槽一(501)和所述卡固槽二(100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4)以及所述底部挡块(3)上方均成型有沉孔(11),所述沉孔(11)内部设置有固定螺钉(13),所述固定螺钉(13)伸入到所述地平板(1)内部外围设置有胀管(14),所述胀管(14)与所述固定螺钉(13)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1)内部位于所述固定螺钉(13)上方安装有密封盖(12),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4)以及所述底部挡块(3)与所述地平板(1)均通过所述固定螺钉(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挡块(3)与所述顶部挡块(8)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顶部限位卡固块(7)与所述底部限位卡固块(4)的结构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修用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2)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第一装配墙板(5)和所述第二装配墙板(10)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