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施工场地安装成型即可。装配式隔墙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固定式的隔墙相比可折叠的移动式隔墙,具有安装后隔断效果更好的特点,安装更为牢固。
目前,针对使用固定式隔墙隔离的房间,在向房间搬运超大物件的时候,往往需要临时将整面隔墙拆除,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另外拆装过程中存在划伤其它装饰面的风险,对装饰效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隔墙需要临时拆装腾出墙面空间、拆装过程繁琐以及拆装会造成装饰面损伤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包括隔墙本体、横梁和滑轨,隔墙本体上开设有贯穿隔墙本体的矩形槽,横梁从矩形槽内穿过,且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侧墙基层上,隔墙本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贴合至地面基层上,滑轨固定连接于横梁的顶面上,且滑轨位于隔墙本体与侧墙基层之间,矩形槽内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轮,滚轮与横梁的顶面相切,横梁顶面与矩形槽内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磁力抬升机构,地面基层上铺设有地板。
进一步地,上述横梁的底面到矩形槽内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滑轨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滑轨的顶面开设有与滑轨方向一致的凹槽,滚轮可滑动连接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地板上开设有固定槽,隔墙本体卡接于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侧墙基层之间设置有挡板,两块挡板呈镜像设于隔墙本体的相对两侧,且挡板的顶面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于顶墙基层上。
进一步地,上述挡板的底面低于横梁的底面。
进一步地,上述磁力抬升机构包括电磁铁和磁条,电磁铁为多个固定连接于横梁的顶面上,磁条固定连接于矩形槽内的顶面上,且磁条的底面向下延伸并贴合至电磁铁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铁和磁条皆位于滚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中,通过电磁铁和磁条之间的磁力作用将隔墙本体相对于横梁向上抬升,滚轮由贴合在横梁上抬升至高于滑轨的高度;通过推动隔墙本体,滚轮卡入凹槽内完成不同轨道的切换,在凹槽内滑动完成隔墙本体的悬浮式位移。
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磁力驱动抬升并切换滑动轨道,仅需要将电磁铁通电并推动隔墙本体即可完成隔墙本体的移动,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将隔墙本体拆除,避免了繁琐的拆装操作,省时省力;
2)通过对隔墙本体的悬浮式滑动位移操作,全程与底板无接触,消除了墙面移动操作损伤其它装饰面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的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的剖视图二;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隔墙本体;2-横梁;3-滑轨;4-矩形槽;5-侧墙基层;6-地面基层;7-滚轮;8-磁力抬升机构;9-地板;10-凹槽;11-固定槽;12-挡板;13-电磁铁;14-磁条;15-顶墙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中,首先设置了隔墙本体1、横梁2和滑轨3,隔墙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隔墙本体1的矩形槽4,横梁2从矩形槽4内穿过,且横梁2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侧墙基层5上,隔墙本体1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贴合至地面基层6上,滑轨3固定连接于横梁2的顶面上,且滑轨3位于隔墙本体1与侧墙基层5之间,矩形槽4内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轮7,滚轮7与横梁2的顶面相切,横梁2顶面与矩形槽4内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磁力抬升机构8,地面基层6上铺设有地板9。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6,横梁2的底面到矩形槽4内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滑轨3的高度。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6,滑轨3的顶面开设有与滑轨3方向一致的凹槽10,滚轮7可滑动连接于凹槽10内。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6,地板9上开设有固定槽11,隔墙本体1卡接于固定槽11内。
隔墙本体1在向上抬升到最大高度时,滚轮7要高于滑轨3,保证隔墙本体1可在滑轨3上顺畅滑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中,通过电磁铁和磁条之间的磁力作用将隔墙本体相对于横梁向上抬升,滚轮由贴合在横梁上抬升至高于滑轨的高度;通过推动隔墙本体,滚轮卡入凹槽内完成不同轨道的切换,在凹槽内滑动完成隔墙本体的悬浮式位移。
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磁力驱动抬升并切换滑动轨道,仅需要将电磁铁通电并推动隔墙本体即可完成隔墙本体的移动,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将隔墙本体拆除,避免了繁琐的拆装操作,省时省力;
2)通过对隔墙本体的悬浮式滑动位移操作,全程与底板无接触,消除了墙面移动操作损伤其它装饰面的风险。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6,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侧墙基层5之间设置有挡板12,两块挡板12呈镜像设于隔墙本体1的相对两侧,且挡板12的顶面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于顶墙基层15上。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6,挡板12的底面低于横梁2的底面。
挡板12将横梁2和滑轨3遮挡住,美化装饰效果。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6,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磁力抬升机构8包括电磁铁13和磁条14,电磁铁13为多个固定连接于横梁2的顶面上,磁条14固定连接于矩形槽4内的顶面上,且磁条14的底面向下延伸并贴合至电磁铁13的顶面上。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6,电磁铁13和磁条14皆位于滚轮7的两侧。
当电磁铁13通电后,电磁铁13和磁条14之间存在排斥力,隔墙本体1在磁力的悬浮作用下向上抬升,当隔墙本体1完全从固定槽11内拔出,并且滚轮7高于凹槽10的底面时,推动隔墙本体1向一侧移动,此时滚轮7卡入凹槽10内并沿着凹槽10滑动,完成隔墙本体1的移动,隔墙本体1和地板9表面无接触,保证地板9饰面不被损坏;电磁铁13和磁条14位于滚轮7的两侧,不干涉滚轮7在凹槽10内滚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本体(1)、横梁(2)和滑轨(3),所述隔墙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隔墙本体(1)的矩形槽(4),所述横梁(2)从所述矩形槽(4)内穿过,且所述横梁(2)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侧墙基层(5)上,所述隔墙本体(1)的底部向下延伸并贴合至地面基层(6)上,所述滑轨(3)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2)的顶面上,且所述滑轨(3)位于所述隔墙本体(1)与所述侧墙基层(5)之间,所述矩形槽(4)内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轮(7),所述滚轮(7)与所述横梁(2)的顶面相切,所述横梁(2)顶面与所述矩形槽(4)内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磁力抬升机构(8),所述地面基层(6)上铺设有地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底面到所述矩形槽(4)内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滑轨(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滑轨(3)方向一致的凹槽(10),所述滚轮(7)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9)上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隔墙本体(1)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基层(5)之间设置有挡板(12),两块所述挡板(12)呈镜像设于所述隔墙本体(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挡板(12)的顶面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于顶墙基层(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的底面低于所述横梁(2)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抬升机构(8)包括电磁铁(13)和磁条(14),所述电磁铁(13)为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2)的顶面上,所述磁条(14)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槽(4)内的顶面上,且所述磁条(14)的底面向下延伸并贴合至所述电磁铁(13)的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隔墙的可移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13)和所述磁条(14)皆位于所述滚轮(7)的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