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焊接工件时的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真空环境下焊接工件时,通常采用两个方式进行焊接,即工件静止,焊枪移动的方式对焊缝进行焊接,此方式适合小工件的的焊接方式。另一方式为焊枪静止,工件沿中心位置旋转的方式对焊缝进行焊接,此方式多用在球状工件。尤其在使用电子束焊接需要预热时,因工件旋转,有可能导致工件内部的加热装置的线缆旋转导致的真空放电击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待焊工件旋转时,易使得线缆旋转导致的真空放电击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安装在待焊工件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支撑架和绝缘法兰,所述绝缘法兰通过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待焊工件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待焊工件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绝缘法兰通过位于待焊工件内部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加热器的电极连通,所述第一电极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待焊工件外部的第二连接线与电源柜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线外套设有耐高温绝缘套管。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外侧的上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侧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形成所述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一对,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法兰底部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底部的两端形成有能够扣压在所述开口上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双头螺杆,其一端穿过下支架通过螺栓定位,另一端依次穿过上支架和绝缘法兰并通过螺栓定位,将所述绝缘法兰和所述支撑架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电极上安装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钼,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材质为铜,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为铜绞线,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多根。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绝缘套管为玻璃纤维套管。
优选的,所述绝缘法兰的材质为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连接待焊工件内部的加热器的连接线分离为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并在其分离处设置绝缘法兰,通过支撑架将绝缘法兰固定,并在第一连接线外套设有耐高温绝缘套管,当待焊工件旋转时,可使得待焊工件外的第二连接线绞在一起,线的牵扯力会作用在绝缘法兰上,而不会引动内部加热器,避免了在热态下真空大电流真空放电击穿的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内部加热器的加热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待焊工件开口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待焊工件;2、电源柜;3、加热器;4、开口;5、第一连接线;6、第二连接线;7、支撑架;71、上支架;72、下支架;73、双头螺杆;74、卡块;8、绝缘法兰;9、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安装在待焊工件1上,包括第一电极9、第一连接线5、第二连接线6、支撑架7和绝缘法兰8,所述绝缘法兰8通过所述支撑架7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待焊工件1的开口4处的外侧,所述待焊工件1内部设有加热器3,所述第一电极9的一端穿过所述绝缘法兰8通过位于待焊工件1内部的第一连接线5与所述加热器3的电极连通,所述第一电极9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待焊工件1外部的第二连接线6与电源柜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线5外套设有耐高温绝缘套管。
本实施例中,该待焊工件1优选为球状工件,其通常由两个半球通过环缝焊接成型,在进行环缝焊接成型时,为保障其内外壁冷热均匀不出现裂纹,在其内部安装有加热器对其进行预热,本实施例通过将连接待焊工件内部的加热器的连接线分离为第一连接线5和第二连接线6,并在其分离处设置绝缘法兰8,通过支撑架7将绝缘法兰8固定,并在第一连接线5外套设耐高温绝缘套管,本实施例中,所述耐高温绝缘套管优选为玻璃纤维套管,所述绝缘法兰8的材质优选为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当待焊工件1旋转时,可使得待焊工件1外的第二连接线6绞在一起,线的牵扯力会作用在绝缘法兰8上,而不会引动内部加热器3,避免了在热态下真空大电流真空放电击穿的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内部加热器3的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7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4外侧的上支架71和设置在所述开口4内侧的下支架72,所述上支架71和所述下支架72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形成所述支撑架7。即安装时,上支架架71设在开口外,下支架72抵在开口内,然后通过螺杆进行连接、压紧。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为双头螺杆73,其一端穿过下支架72通过螺栓定位,另一端依次穿过上支架71和绝缘法兰8并通过螺栓定位,将所述绝缘法兰8和所述支撑架7同时连接固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另外设置螺钉将绝缘法兰8与上支架71连接固定,均可完全避免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支撑架7和绝缘法兰8。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架7设为一对,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法兰8底部的两端,以进一步保证绝缘法兰8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71底部的两端形成有能够扣压在所述开口4上的卡块74,该卡块74的设置可起到一个预先定位固定的功能,方便进行后续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内部加热器3的电极上还装有引出电极即第二电极10,所述第二电极10的材质为钼,所述第一连接线5通过所述第二电极10与所述加热器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9的材质为铜,所述第一连接线5和所述第二连接线6均为铜绞线,且所述第二连接线6的数量为多根。第二电极10位于待焊工件1内,在对待焊工件进行焊接组装时,内部温度较高,因此选择更耐高温的钼作为其电极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安装在待焊工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支撑架和绝缘法兰,所述绝缘法兰通过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待焊工件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待焊工件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绝缘法兰通过位于待焊工件内部的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加热器的电极连通,所述第一电极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待焊工件外部的第二连接线与电源柜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线外套设有耐高温绝缘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外侧的上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侧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形成所述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一对,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法兰底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底部的两端形成有能够扣压在所述开口上的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双头螺杆,其一端穿过下支架通过螺栓定位,另一端依次穿过上支架和绝缘法兰并通过螺栓定位,将所述绝缘法兰和所述支撑架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电极上安装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钼,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材质为铜,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为铜绞线,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为多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绝缘套管为玻璃纤维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态下线缆缠绕绝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法兰的材质为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