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抗震具有重要作用。墙与梁的连接节点是实现钢梁和抗震墙协同工作的关键部位,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性能。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是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设计的一种新型剪力墙结构,其与钢梁的连接节点设计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更多的考虑了装配时的便利性,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具有承载力高、连接安全可靠且现场安装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包括h型钢梁、连接板以及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包括多个腔体,腔体沿厚度方向设有对穿螺栓,腔体内填充混凝土,连接板其中一面焊接在h型钢梁端面上,连接板另一面用螺栓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的连接面上。
进一步,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剪力墙包括两端的矩形钢管、对抱超短边冷弯槽钢及对穿螺栓,超短边冷弯槽钢两侧的卷边分别焊接于矩形钢管侧壁上,对穿螺栓设置在对抱超短边冷弯槽钢形成的腔体处。
进一步,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所处的腔体内预埋有含内螺纹的套筒,固定连接板的螺栓旋入套筒内将连接板安装在连接面上。
进一步,所述腔体内设有与对穿螺栓垂直的拉结锚筋,拉结锚筋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将连接板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上的螺栓分别位于h型钢梁腹板的两侧。
进一步,将连接板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上的螺栓分布于h型钢梁腹板的两侧、h型钢梁上翼缘上部以及下翼缘下部。
进一步,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的连接面处设有抱板,抱板分为位于连接面的端板以及位于连接面两个侧面的侧板,连接板与端板贴合后用螺栓固定在连接面上。
进一步,所述抱板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焊接固定,两个侧板之间设置贯穿腔体的对穿螺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梁与抗震墙的连接节点,该抗震墙为一种新型多腔钢-混凝土设计结构,针对该抗震墙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具有承载力高、连接安全可靠且现场安装方便的连接节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钢梁与抗震墙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钢梁与抗震墙刚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此处采用的钢梁为h型钢梁4,“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以下简称“抗震墙”)是由多个腔体连接组合而成,并在每个腔体内浇筑混凝土,抗震墙具体结构为:多个腔体由两端为矩形钢管1、中间为两块对抱超短边冷弯槽钢2组合形成,超短边冷弯槽钢两侧的卷边分别焊接于矩形钢管1侧壁上,将对穿螺栓3依次穿过两块超短边冷弯槽钢形成的腔体,然后在每个腔体中浇筑混凝土。为了方便与钢梁4的连接,抗震墙连接面所在的腔体由矩形钢管1构成,并且还在该矩形钢管1内部预埋有含内螺纹的套筒6,该矩形钢管1壁上开孔。进一步为了加强套筒6的连接强度,抗震墙的腔体内设有贯通多个腔体的拉结锚筋7,拉结锚筋7与套筒6的尾端固定连接。
上述给出的抗震墙结构在于h型钢梁4连接时,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给出的结构实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先在h型钢梁4的连接端面焊接一块连接板5,然后将连接板5的另一面贴合在抗震墙连接面上,用螺栓从连接面上的开孔处插入腔体内部,将螺栓旋入套筒6内即可,为了加强连接点的强度,还可以将连接板5的四周焊接在矩形钢管1的连接面上。固定连接板的螺栓8的设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只在h型钢梁4的腹板两侧设置(如图1中所展示),这样形成钢梁与抗震墙的铰接;另一种除了在h型钢梁4的腹板两侧设置外,还在h型钢梁4的上翼缘上方以及下翼缘下方分别设置(如图3中所展示的螺栓8的位置),这样形成钢梁与抗震墙的刚接结构,具体选择哪种可视设计需要自由选择。
实施例2:考虑到抗震墙结构中矩形钢管的壁厚较薄,为了增加连接节点的强度及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先在连接面处设置u型抱板将矩形钢管1的三个外壁抱住进行加强,抱板由三块板构成,贴合在连接面处的为端板9,位于连接面两个侧壁处的为侧板10,端板9和侧板10均焊接在矩形钢管1外壁上。端板9上同样需要开孔,将预先焊接在h型钢梁4端面处的连接板5与端板9贴合后,用螺栓8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螺栓8同实施例1中一样旋入套筒6内,此处的螺栓8的分布也同实施例1中一样可以采用两种设置方式,分别形成铰接和刚接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的内容此处就不重复说明了。进一步为了加强连接板5与端板9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将连接板5的四周用焊接方式与端板9加强固定,同样,分布于矩形钢管1两个侧壁的侧板10之间还可以再对穿螺栓进行加强(图3中未展示),多种固定方式的组合强化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梁、连接板以及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包括多个腔体,腔体沿厚度方向设有对穿螺栓,腔体内填充混凝土,连接板其中一面焊接在h型钢梁端面上,连接板另一面用螺栓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的连接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剪力墙包括两端的矩形钢管、对抱超短边冷弯槽钢及对穿螺栓,超短边冷弯槽钢两侧的卷边分别焊接于矩形钢管侧壁上,对穿螺栓设置在对抱超短边冷弯槽钢形成的腔体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所处的腔体内预埋有含内螺纹的套筒,固定连接板的螺栓旋入套筒内将连接板安装在连接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与对穿螺栓垂直的拉结锚筋,拉结锚筋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上的螺栓分别位于h型钢梁腹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面上的螺栓分布于h型钢梁腹板的两侧、h型钢梁上翼缘上部以及下翼缘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的连接面处设有抱板,抱板分为位于连接面的端板以及位于连接面两个侧面的侧板,连接板与端板贴合后用螺栓固定在连接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板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焊接固定,两个侧板之间设置贯穿腔体的对穿螺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