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蓬勃发展,电池产量日宜增大,提高电池能力密度、保证电池安全及其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在传统顶盖设计中,极柱一般是通过一体注塑与顶盖片配合固定的,在外部受力时会导致其脱落影响其安全性。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顶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以解决动力电池顶盖在外部受力时容易导致其脱落影响其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安装位,极柱安装位的内部设置有极柱和铝隔圈,铝隔圈套设在极柱的外周,极柱、铝隔圈、极柱安装位之间固封。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的底端面上开设通孔,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周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铝隔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极柱紧固设置在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和极柱之间紧固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周紧压极柱的外周,所述密封圈的外周紧压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周。
进一步,所述极柱、密封圈、铝隔圈、极柱安装位之间注塑固封,所述极柱的外周具有通过挤压极柱成型的极柱注塑件。
进一步,所述铝隔圈上开设多个通孔。
进一步,所述铝隔圈与环形凹槽之间为焊接或者铆接。
进一步,所述顶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塑胶。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包括分别开设在顶盖板两端的正极安装位和负极安装位,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设置在正极安装位内,所述负极柱设置在负极安装位内。
进一步,所述极柱和铝隔圈为圆形、方形或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设铝隔圈这个零部件,有效保证了极柱与顶盖板之间的配合强度,保证顶盖板中的极柱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整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01、正极组件;102、负极组件;301、正极注塑件;302、正极柱;303、密封圈;304、铝隔圈;305、顶盖板;306、下塑胶;307、正极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包括顶盖板305,顶盖板305上设置有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包括正极组件101和负极组件102。
本实用新型以正极组件10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负极组件102与正极组件101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正极组件101设置在顶盖板305的一端,正极组件101包括正极注塑件301、正极柱302、密封圈303、铝隔圈304和正极安装位307;在顶盖板305上开设凹槽,在凹槽的底端面上开设通孔,则顶盖板305的凹槽内位于通孔周边的部分形成环形凹槽,顶盖板305上的环形凹槽和通孔共同形成正极安装位307;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和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铝隔圈304,作为优选,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与铝隔圈304之间为相互焊接,焊接方式为激光焊,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可便于激光焊的轨迹定位;密封圈303紧固套设在正极柱302的外周,套设为一体之后的密封圈303和正极柱302设置在顶盖板305的通孔内,密封圈303的外周紧固套设在顶盖板305的通孔内周;装配后的正极柱302外周具有正极注塑件301,正极注塑件301通过利用注塑机使用一定力挤压正极柱一体成型302生成,从而将正极柱302、密封圈303、铝隔圈304和正极安装位307注塑固封;铝隔圈304的圈体上开设多个通孔,作为优选,铝隔圈304的通孔沿着铝隔圈304的径向开设,从而在正极柱302的注塑过程中热熔的塑胶会将铝隔圈304的通孔完全贯穿,保证了正极柱302与顶盖板305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同样的:负极组件102设置在顶盖板305的另一端,负极组件102包括负极注塑件、负极柱、密封圈303、铝隔圈304和负极安装位;在顶盖板305上开设凹槽,在凹槽的底端面上开设通孔,则顶盖板305的凹槽内位于通孔周边的部分形成环形凹槽,顶盖板305上的环形凹槽和通孔共同形成负极安装位;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和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铝隔圈304,作为优选,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与铝隔圈304之间为相互焊接,焊接方式为激光焊,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可便于激光焊的轨迹定位;密封圈303紧固套设在负极柱的外周,套设为一体之后的密封圈303和负极柱设置在顶盖板305的通孔内,密封圈303的外周紧固套设在顶盖板305的通孔内周;装配后的负极柱外周具有负极注塑件,负极注塑件通过利用注塑机使用一定力挤压负极柱一体成型生成,从而将负极柱、密封圈303、铝隔圈304和负极安装位注塑固封;铝隔圈304的圈体上开设多个通孔,作为优选,铝隔圈304的通孔沿着铝隔圈304的径向开设,从而在负极柱的注塑过程中热熔的塑胶会将铝隔圈304的通孔完全贯穿,保证了负极柱与顶盖板305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顶盖板3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塑胶306;正负极注塑件、正负极柱、密封圈303和铝隔圈304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异形等;顶盖板305的环形凹槽与铝隔圈304之间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铆接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通过增设铝隔圈这个零部件,有效保证了极柱与顶盖板之间的配合强度,保证顶盖板中的极柱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305),顶盖板(305)上开设有极柱安装位,极柱安装位的内部设置有极柱和铝隔圈(304),铝隔圈(304)套设在极柱的外周,极柱、铝隔圈(304)、极柱安装位之间固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安装位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的底端面上开设通孔,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周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铝隔圈(304)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极柱紧固设置在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和极柱之间紧固设置有密封圈(303),所述密封圈(303)的内周紧压极柱的外周,所述密封圈(303)的外周紧压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密封圈(303)、铝隔圈(304)、极柱安装位之间注塑固封,所述极柱的外周具有通过挤压极柱成型的极柱注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隔圈(304)上开设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隔圈(304)与环形凹槽之间为焊接或者铆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3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塑胶(3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安装位包括分别开设在顶盖板(305)两端的正极安装位(307)和负极安装位,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302)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302)设置在正极安装位(307)内,所述负极柱设置在负极安装位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和铝隔圈(304)为圆形、方形或异形。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