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4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转化炉转化管的上、下加强接头与吊耳、下支撑管有严格的位置及角度要求,如果位置与角度不正确,现场与之连接的猪尾管将无法正常安装。

通常,吊耳及下支撑管的组对采用手工放线形式,工作效率低,误差大。多家制造厂已发生过位置及角度焊接不正确又切割重焊的情况。一台炉的转化管一般由24支组成,吊架及下支撑管的组对定位工作量大,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其为半圆弧板结构,其上开设多个定位开口,分别对应转化管的吊耳、下支撑管和加强接头,保证各个部件的精准定位。

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为半圆弧板状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内径与转化管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的两个下支撑管的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一侧轴向边沿上开设对应转化管1上靠近下支撑管一端的加强接头a的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下支撑管和加强接头a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工装本体套装于转化管外时,下支撑管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可分别位于下支撑管和加强接头a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的两个吊耳的两个吊耳定位开口;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径向边沿开设对应转化管上靠近吊耳一端的加强接头b的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两个吊耳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吊耳和加强接头a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工装本体套装于转化管外时,吊耳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可分别位于吊耳和加强接头b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下支撑管定位开口、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吊耳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的开口形状分别适配于下支撑管、加强接头a、吊耳和加强接头b相应部分的形状。

进一步,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把手。

进一步,所述的工装本体为金属材质。

转化管一般先组焊加强接头,然后再组焊下支撑管和吊耳。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时,先焊接两个加强接头。

需要焊接下支撑管时,调整好上下方向,将辅助工装靠在转化管上,将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靠在加强接头a上,则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为两个下支撑管的位置,可根据定位进行焊接。

需要焊接吊耳时,将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靠在加强接头b上(可能需要根据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的开设位置将工装倒转),则两个吊耳定位开口为两个吊耳的位置,可根据定位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台炉的转化管一般由24支组成,吊架及下支撑管的组对定位工作量大。在转化管下支撑管和吊耳的焊接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工装,不但可以提高组对位置精度,还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转化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辅助工装的正视示意图(上半段为剖面);

图4为实施例1中的辅助工装的左侧向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辅助工装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转化管;2、下支撑管;3、加强接头a;4、吊耳;5、加强接头b;6、下支撑管定位开口;7、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8、吊耳定位开口;9、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如图1-4所示,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为半圆弧板状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内径与转化管1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1的两个下支撑管2的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一侧轴向边沿上开设对应转化管1上靠近下支撑管2一端的加强接头a3的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和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下支撑管2和加强接头a3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工装本体套装于转化管1外时,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和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可分别位于下支撑管2和加强接头a3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1的两个吊耳4的吊耳定位开口8;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径向边沿开设对应转化管1上靠近吊耳4一端的加强接头b5的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两个吊耳定位开口8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吊耳4和加强接头a3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3所示,将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设置于(相比于支撑管定位开口6)更靠近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的一端的径向边沿(即图3中的上端边沿)。

所述的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吊耳定位开口8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的开口形状和尺寸分别适配于下支撑管2、加强接头a3、吊耳4和加强接头b5的相应部分;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把手10。

本辅助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

预先焊接好加强接头a与加强接头b;

需要焊接下支撑管时,调整好上下方向,将辅助工装靠在转化管1上,将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靠在加强接头a3上,则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为两个下支撑管2的位置2,可根据定位进行焊接;

需要焊接吊耳4时,将工装倒转,将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靠在加强接头b5上,则两个吊耳定位开口8为两个吊耳4的位置,可根据定位进行焊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为半圆弧板状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内径与转化管(1)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1)的两个下支撑管(2)的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一侧轴向边沿上开设对应转化管(1)上靠近下支撑管(2)一端的加强接头a(3)的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两个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和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下支撑管(2)和加强接头a(3)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的工装本体的轴向边沿上开设分别对应转化管(1)的两个吊耳(4)的吊耳定位开口(8);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径向边沿开设对应转化管(1)上靠近吊耳(4)一端的加强接头b(5)的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两个吊耳定位开口(8)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吊耳(4)和加强接头a(3)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的下支撑管定位开口(6)、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7)、吊耳定位开口(8)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9)的开口形状和尺寸分别适配于下支撑管(2)、加强接头a(3)、吊耳(4)和加强接头b(5)的相应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把手(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为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氢转化管吊耳及下支撑管组对定位的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为半圆弧板状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的内径与转化管的外径相同;工装本体在相应位置设置下支撑管定位开口和下支撑管端的加强接头A定位开口;工装本体在相应位置设置吊耳定位开口和加强接头B定位开口。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工装,不但可以提高组对位置精度,还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武之旭;孙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中拓合金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