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
背景技术:
当前微型电池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如物联网电池,助听器电池,蓝牙耳机电池等,由于小尺寸,造成电池组装越来越困难,合格率低且难以实现自动化,成本高启。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的外壳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以及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基壳,所述的第一极壳密封连接在基壳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密封连接在基壳的另一端,所述的基壳与第一极壳和第二极壳之间设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所述的第一极壳、第二极壳与基壳之间设有容纳电芯的空腔,所述的电芯包含与第一极壳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和与第二极壳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所述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设有隔离膜;所述基壳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和台肩b,使得基壳内空腔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相扣的翻边a,所述第二极壳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相扣的翻边b。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第一极壳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a;所述的第二极壳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b。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第一极壳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一极壳与基壳上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a,所述的加强部a呈“u”形,所述的基壳上端边缘卡在加强部a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第二极壳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二极壳与基壳下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b,所述的加强部b呈“u”形,所述的基壳下端边缘卡在加强部b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的外壳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以及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壳,所述的第一极壳密封连接在基壳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密封连接在基壳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极壳、第二极壳与基壳之间设有容纳电芯的空腔,所述的电芯包含与第一极壳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和与第二极壳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所述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设有隔离膜。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基壳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和台肩b,使得基壳内空腔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相扣的翻边a,所述第二极壳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相扣的翻边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采用三段式结构具有装配简单的优点;并且在基壳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和台肩b,使得基壳内空腔的两端大而中间小,第一极壳和第二极壳扣合在基壳的两端,采用这种设计,受热时,电池内部气体膨胀时会向空腔的两端膨胀,能起到泄压的作用,能避免出现向两电极方向伸缩膨胀的现象;同时能增大外壳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能力;封口折边工艺能提高电池密封性能,能增加第一极壳和第二极壳强度,有助于提升电池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全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全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全剖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全剖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4个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1和电芯2,所述的外壳1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11、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12以及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基壳13,所述的第一极壳11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12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另一端,所述的基壳13与第一极壳11和第二极壳12之间设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14,所述的第一极壳11、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之间设有容纳电芯2的空腔100,所述的电芯2包含与第一极壳11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21和与第二极壳12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22,所述的第一极片21和第二极片22之间设有隔离膜23;在基壳13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131和台肩b132,台肩a131和台肩b132由基壳弯折后形成,使得基壳13内空腔100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11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131相扣的翻边a111,所述第二极壳12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132相扣的翻边b12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采用三段式结构具有装配简单的优点;并且在基壳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和台肩b,使得基壳内空腔的两端大而中间小,第一极壳和第二极壳扣合在基壳的两端,采用这种设计,受热时,电池内部气体膨胀时会向空腔的两端膨胀,能起到泄压的作用,能避免出现向两电极方向伸缩膨胀的现象;同时能增大外壳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能力;封口折边工艺能提高电池密封性能,能增加第一极壳和第二极壳强度,有助于提升电池整体结构强度。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极壳11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a112;在第二极壳12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b122;采用这种设计,能够便于自动化装配。
实施例3: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极壳11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一极壳11与基壳13上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a113,所述的加强部a113呈“u”形,所述的基壳13上端边缘卡在加强部a113内;所述的第二极壳12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下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b123,所述的加强部b123呈“u”形,所述的基壳13下端边缘卡在加强部b123内。采用这种设计,能提高第一极壳、第二极壳与基壳两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提高封口的有效性和封口的强度,降低电池漏液比例。
实施例4: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1和电芯2,所述的外壳1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11、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12以及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壳13,所述的第一极壳11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12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极壳11、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之间设有容纳电芯2的空腔100,所述的电芯2包含与第一极壳11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21和与第二极壳12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22,所述的第一极片21和第二极片22之间设有隔离膜23;所述基壳13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131和台肩b132,使得基壳13内空腔100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11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131相扣的翻边a111,所述第二极壳12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132相扣的翻边b12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基壳1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能简化工艺。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1)和电芯(2),所述的外壳(1)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11)、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12)以及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基壳(13),所述的第一极壳(11)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12)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另一端,所述的基壳(13)与第一极壳(11)和第二极壳(12)之间设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14),所述的第一极壳(11)、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之间设有容纳电芯(2)的空腔(100),所述的电芯(2)包含与第一极壳(11)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21)和与第二极壳(12)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22),所述的第一极片(21)和第二极片(22)之间设有隔离膜(23);所述基壳(13)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131)和台肩b(132),使得基壳(13)内空腔(100)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11)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131)相扣的翻边a(111),所述第二极壳(12)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132)相扣的翻边b(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极壳(11)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a(112);所述的第二极壳(12)上设有向外弯折的凸台b(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极壳(11)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一极壳(11)与基壳(13)上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a(113),所述的加强部a(113)呈“u”形,所述的基壳(13)上端边缘卡在加强部a(1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极壳(12)上设有用于提高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下端边缘之间密封性能的加强部b(123),所述的加强部b(123)呈“u”形,所述的基壳(13)下端边缘卡在加强部b(123)内。
5.一种三段式结构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括外壳(1)和电芯(2),所述的外壳(1)包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极壳(11)、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极壳(12)以及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壳(13),所述的第一极壳(11)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极壳(12)密封连接在基壳(13)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极壳(11)、第二极壳(12)与基壳(13)之间设有容纳电芯(2)的空腔(100),所述的电芯(2)包含与第一极壳(11)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21)和与第二极壳(12)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22),所述的第一极片(21)和第二极片(22)之间设有隔离膜(23);所述基壳(13)的中部设有向外弯折的台肩a(131)和台肩b(132),使得基壳(13)内空腔(100)的两端大而中间小,所述第一极壳(11)的边缘设有与台肩a(131)相扣的翻边a(111),所述第二极壳(12)的边缘设有与台肩b(132)相扣的翻边b(1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