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



背景技术:

驻极式传声器音头之核心部分是声电换能器,也称为音头、咪芯,常见于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整机之内,音头为了实现单指向性必须通过声学阻尼元件对后声路进行移相,基本上是采用微孔阻尼片,制作工艺是使用胶水粘合和通过夹片加螺丝紧固,的工艺方式,但该工艺下组成部件多,安装复杂,离散性大,不利于自动化生产,总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组成部件简单,方便装配,达到组装简单,产品一致性好,节省人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自动化功能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一通孔;振膜,用于感应声波,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二通孔,所述背极板设置于所述振膜、垫片下方;线路板,安装于外壳的背部,外侧面具有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腔体和导电弹簧,其中,第一腔体设置在背极板与第一凹面之间,形成谐振腔。第一腔体上还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一端与背极板相通,与谐振腔不相通。另外一端与线路板相相接;导电弹簧设置于第三通孔内,其顶端与背极板抵接,底端与线路板上相抵接并电连通,导电弹簧用于传输换能后的电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所述第一腔体构成了一个用于把声波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换能谐振腔,所述导电弹簧能传递所述换能信号,从而实现把所需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效果,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所述外壳、所述振膜、所述背极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导电弹簧依次套设在所述外壳里,没有复杂的结构和组装方法,适合快速组装的流水线生产操作,适合自动化生产,达到节省人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底面包括有第二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之间有连通孔,第一凹面、连通孔和第二凹面之间构成形成所述后进声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第一凹面、第二凹面分别为环形凹面,连通孔布置在两个环形凹面之间。所述连通孔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在第一凹面、第二凹面中央的柱体上。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了导电弹簧,用于导电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背极板相通,与谐振腔不相通。所述导电弹簧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相通。所述背极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谐振腔的通道上设有阻尼片,阻尼片通过弹力垫与第二腔体相隔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谐振腔的通道上设有阻尼片,阻尼片通过弹力垫与第二腔体相隔垫离。所述阻尼片用于控制后入声口的声波相位,以达到单向指向性的目的。所述阻尼片由致密网布、无纺布或者钢网材料制成,所述阻尼片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移相作用,如果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可以不包含所述阻尼片,而pcb则改为密封结构。所述阻尼片既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面内。所述阻尼片与所述第一凹面或所述第二凹面贴合,所述阻尼片设置在单向性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如果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可以不设置所述阻尼片。所述阻尼片的设置方式包括前置阻尼设置方式和后置阻尼设置方式,所述前置阻尼设置方式是所述阻尼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后置阻尼设置方式是所述阻尼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下部。所述弹力垫用于贴合所述阻尼片。所述弹力垫包括在单向性及双指向性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如果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则取消所述弹力垫、阻尼片,pcb板采用无孔密封结构,使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凹面的两个凹面相互联通,并作换能器的后共振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的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谐振腔连通的外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振膜之间,所述防尘网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因此会存在尘埃等物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部的情况,从而影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灵敏程度和精确程度,因此设置所述防尘网能减少尘埃等微小物体进入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部的现象,所述防尘网由致密的金属材料制成,能有效阻隔尘埃等进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线路板上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引出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所述引线能通过所述第一焊点和所述第二焊点接入外部电路板使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所述振膜的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fet阻抗变换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导电弹簧设置在所述背极板和所述线路板之间,所述弹簧能传递所述换能信号,从而实现把所需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电弹簧之弹力能保正电接触良好,保证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单向前置阻尼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单向后置阻尼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全向无阻尼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外壳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背极板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线路板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第一腔体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第一腔体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1、第一通孔102、振膜103、连通孔104、第二通孔105、第一腔体106、背极板107、第三通孔108、导电弹簧109、防尘网110、第一凹面111、阻尼片112、弹力垫113、线路板114、第一焊点115、第二焊点116、第二凹面117、外孔1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外壳101,所述外壳101的前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一通孔102;振膜103,用于感应声波,所述振膜103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背极板107,所述背极板107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二通孔105,所述背极板107设置于所述振膜103下方;线路板114,安装于外壳101的背部,外侧面具有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腔体106和导电弹簧109,其中,第一腔体106设置于在背极板107与线路板114之间,分隔背极板107与线路板114,第一腔体106上有连通背极板107和第一凹面形成谐振腔,第一腔体106上还设有第三通孔108,该第三通孔108的一端与背极板107相通,与谐振腔不相通,另外一端与线路板114相通;导电弹簧109设置于第三通孔108内,其顶端与背极板107抵接,底端与线路板114上相抵接并电连通,导电弹簧109用于传输换能后的电信号。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所述外壳101、所述振膜103、所述背极板107、所述第一腔体106和所述导电弹簧109依次套设在所述外壳101里,没有复杂的结构和组装方法,适合快速组装的流水线生产操作,达到节省人工成本的技术效果。所述线路板114上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引出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第一焊点115和第二焊点116,所述引线能通过所述第一焊点115和所述第二焊点116接入外部电路板使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所述振膜103的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线路板114上还设置有fet阻抗变换器件。所述导电弹簧109设置在所述背极板107和所述线路板114之间,所述弹簧能传递所述换能信号,从而实现把所需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电弹簧109之弹力能保正电接触良好,保证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第一腔体106顶面包括有第一凹面111,底面包括有第二凹面117,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17之间有连通孔104,第一凹面111、连通孔104和第二凹面117之间构成形成所述后进声通道。所述连通孔104穿过所述第一凹面111和所述第二凹面117。所述振膜103的振动能通过所述连通孔104传递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下方。

参照图1、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第一凹面111、第二凹面117分别为环形凹面,连通孔104布置在两个环形凹面之间。所述连通孔10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参照图1、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的第三通孔108设置在第一凹面111、第二凹面117中央的柱体上。所述第三通孔108内设置了导电弹簧109,用于导电弹簧109的一端与所述背极板107相邻接,所述导电弹簧109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线路板114相邻接。所述背极板107由金属材料制成。

参照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谐振腔的通道上设有阻尼片112,阻尼片112通过弹力垫113与第一腔体106相隔垫。

参照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谐振腔的通道上设有阻尼片112,阻尼片112通过弹力垫113与第一腔体106相隔垫,所述阻尼片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111或所述第二凹面117内。所述阻尼片112设置于所述背极板107的下方,所述阻尼片112用于控制后入声口的声波相位,以达到单向指向性的目的。所述阻尼片112由致密网布、无纺布或者钢网材料制成,所述阻尼片112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移相作用,如果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可以不包含所述阻尼片112。所述阻尼片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111或所述第二凹面117内。所述阻尼片112与所述第一凹面111或所述第二凹面117贴合,所述阻尼片112设置在单向性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如果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可以不设置所述阻尼片112。所述阻尼片112的设置方式包括前置阻尼设置方式和后置阻尼设置方式,所述前置阻尼设置方式是所述阻尼片11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06的上部,所述后置阻尼设置方式是所述阻尼片11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06的下部。所述弹力垫113用于贴合所述阻尼片112。所述弹力垫113包括在单向性及双指向性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如果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是全向性的,则取消所述弹力垫113、阻尼片112,pcb板采用无孔密封结构,使所述第一凹面111与所述第二凹面117的两个凹面相互联通,并作换能器的后共振腔。

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的线路板114上设有与所述谐振腔连通的外孔118。

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还包括防尘网110,所述防尘网110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和所述振膜103之间,所述防尘网110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所述外壳10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02,因此会存在尘埃等物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2进入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部的情况,从而影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灵敏程度和精确程度,因此设置所述防尘网110能减少尘埃等微小物体进入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内部的现象,所述防尘网110由致密的金属材料制成,能有效阻隔尘埃等进入。

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线路板114上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引出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第一焊点115和第二焊点116,所述引线能通过所述第一焊点115和所述第二焊点116接入外部电路板使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的所述振膜103的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线路板114上还设置有fet阻抗变换器件。

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所述导电弹簧109设置在所述背极板107和所述线路板114之间,所述导电弹簧109能传递所述换能信号,从而实现把所需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电弹簧109之弹力能保正电接触良好,保证所述驻极式传声器音头稳定性。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以背极式传声器音头进行描述,其保护范围也包括振膜驻极式电容传声器音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接收声音的第一通孔;

振膜,用于感应声波,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二通孔,所述背极板设置于所述振膜、垫片下方;

线路板,安装于外壳的背部,外表面具有信号输出焊接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腔体和导电弹簧,

其中,第一腔体设置于在背极板与第一凹面之间的环圆空间形成谐振腔;

第一腔体上还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一端与背极板相通,与谐振腔不相通,另外一端与线路板相通;

导电弹簧设置于第三通孔内,其顶端与背极板抵接,底端与线路板上相抵接并电连通,导电弹簧用于传输换能后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顶面包括有第一凹面,底面包括有第二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之间有连通孔,第一凹面、连通孔和第二凹面之间构成形成后进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凹面、第二凹面分别为环形凹面,连通孔布置在两个环形凹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在第一凹面、第二凹面中央的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底部设有阻尼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通道上设有阻尼片,阻尼片通过极板紧配合的压力通过弹力垫与第一凹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振膜之间,所述防尘网由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极式传声器音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传递声音振动的第一通孔;振膜,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背极板,所述背极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线路板,安装于外壳的背部,外表面具有信号输出端;还包括第一腔体和导电弹簧,其中第一腔体设置于在背极板与第一凹面上面的阻尼片之间形成谐振腔,通过背极板的紧配合压力通过海绵垫将阻尼片贴合在谐振腔底部。背极板下面有连通背极板和线路板的通孔,用于垂直固订弹簧。其顶端与背极板抵接,底端与线路板上相抵接并电连通,导电弹簧用于可靠传输换能后的电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郑润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平市天朗电声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