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在高层剪力墙住宅中应用最多,预制剪力墙上下层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现有技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灌浆套筒连接方式。通常灌浆套筒埋置于剪力墙板底部,墙板侧面预留注浆孔和出浆孔,墙板吊装好之后,在注浆孔注浆,以此达到钢筋连接的目的。但此种连接方式由于钢筋连接点均位于同一位置,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点不宜均位于同一位置处,否则存在钢筋在同一位置断裂的风险,影响结构的安全。因此,这种连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以避免现有技术的灌浆套筒连接方式所存在的钢筋在同一位置断裂的风险和结构安全的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包括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呈交叉状地分别连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内纵向钢筋(2)的上下两端之间,第一灌浆套筒(3)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第二灌浆套筒(4)与纵向钢筋(2)上端连接;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在同一排的纵向钢筋(2)中交叉布置;第二灌浆套筒(4)两端的内径尺寸小于中部的内径尺寸,纵向钢筋(2)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插入,灌浆料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开口注入,第一灌浆套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5)和出浆孔(6)。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钢筋连接点上下错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灌浆套筒均位于同一位置,导致钢筋连接点位于同一位置出现的结构安全隐患问题;其提高结构安全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上下层纵向钢筋的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上下层纵向钢筋交叉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2为纵向钢筋,3为第一灌浆套筒,4为第二灌浆套筒,5为注浆孔,6为出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参见图1,包括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呈交叉状地分别连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内纵向钢筋2的上下两端之间,第一灌浆套筒3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第二灌浆套筒4与纵向钢筋2上端连接;参见图2,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在同一排的纵向钢筋2中交叉布置;第二灌浆套筒4两端的内径尺寸小于中部的内径尺寸,纵向钢筋2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插入,灌浆料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开口注入,第一灌浆套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5和出浆孔6。
本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内的纵向钢筋2上下端交叉埋置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其中,下端预埋的第一灌浆套筒3带有注浆孔5和出浆孔6,上端连接侧面不带出浆孔6和注浆孔5的第二灌浆套筒4;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吊装之前,预先在上端的第二灌浆套筒4内注入灌浆料,吊装时,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底部伸出的纵向钢筋2直接插入注入灌浆料的第二灌浆套筒4内即可,以解决传统的灌浆套筒均位于同一位置,导致钢筋连接点位于同一位置出现的结构安全隐患。
实施例2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二灌浆套筒4的上端露出到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的顶部上方。第二灌浆套筒4的高度等于上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和下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之间现浇层的厚度h。纵向钢筋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灌浆套筒4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纵向钢筋2的上端与第二灌浆套筒4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灌浆套筒3底部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底面平齐。纵向钢筋2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灌浆套筒3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纵向钢筋2的下端与第一灌浆套筒3通过螺纹连接。纵向钢筋2为圆柱形。第一灌浆套筒3为圆形筒。第二灌浆套筒4的外壁为向外侧凸起的弧形面。注浆孔5位于第一灌浆套筒3侧壁的下部,出浆孔6位于第一灌浆套筒3侧壁的上部。出浆孔6可以位于注浆孔5的正上方。第二灌浆套筒4两端的外径尺寸也优选地小于中部的外径尺寸。第二灌浆套筒4一端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另一端的外径尺寸。第二灌浆套筒4一端的内径尺寸可以小于另一端的内径尺寸。例如,第二灌浆套筒4下端的内径尺寸可以小于上端的内径尺寸。第二灌浆套筒4下端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上端的外径尺寸。第二灌浆套筒4的内壁也可以为向外侧凸起的弧形面。第二灌浆套筒4的横截面可以为圆环。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的数量可以均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且二者的数量可以相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1.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包括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其特征在于,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呈交叉状地分别连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内纵向钢筋(2)的上下两端之间,第一灌浆套筒(3)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第二灌浆套筒(4)与纵向钢筋(2)上端连接;第一灌浆套筒(3)和第二灌浆套筒(4)在同一排的纵向钢筋(2)中交叉布置;第二灌浆套筒(4)两端的内径尺寸小于中部的内径尺寸,纵向钢筋(2)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插入,灌浆料从第二灌浆套筒(4)的顶部开口注入,第一灌浆套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5)和出浆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灌浆套筒(4)的上端露出到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的顶部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灌浆套筒(4)的高度等于上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和下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之间现浇层的厚度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纵向钢筋(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灌浆套筒(4)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纵向钢筋(2)的上端与第二灌浆套筒(4)通过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灌浆套筒(3)底部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1)底面平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纵向钢筋(2)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灌浆套筒(3)与纵向钢筋(2)下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纵向钢筋(2)的下端与第一灌浆套筒(3)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