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剪力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钢板剪力墙作为抗侧力构件,与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厚度很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61111u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剪力墙,其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并未解决现有装置在安装时定位较为困难,为安装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尺寸固定,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剪力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在安装时定位较为困难,为安装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多个内层钢柱、两个主支撑钢板和两个外层支撑钢板,两所述主支撑钢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内层钢柱的两侧,且两所述主支撑钢板的中间位置均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所述内层钢柱通过焊接连接,其余的所述内层钢柱通过滑动块和两所述主支撑钢板相连接,两所述主支撑钢板靠近内层钢柱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滑动块通过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内层钢柱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套筒和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焊接连接在内层钢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两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主支撑钢板远离内层钢柱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筒,所述外层支撑钢板靠近主支撑钢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远离定位槽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外六角头,所述第二外六角头远离转动块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主支撑钢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
进一步地,位于内侧的所述主支撑钢板和外层支撑钢板之间填充有隔音填充层,所述隔音填充层由矿渣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位于外侧的所述主支撑钢板和外层支撑钢板之间填充有隔热填充层,所述隔热填充层由石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纹套筒靠近外层支撑钢板一侧的外侧焊接连接有第一外六角头,所述第一外六角头的外形呈六棱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第一螺纹套筒、第一外六角头和第二外六角头便可以对装置进行微调,能够较为简单的完成装置安装前的校准工作,从而为安装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第一外六角头和第二外六角头便可以调节两个外层支撑钢板之间的间距,使得装置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墙体,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的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剪力墙整体剖切图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剪力墙图2中a处的局部大样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内层钢柱;2、主支撑钢板;3、外层支撑钢板;4、滑槽;5、滑动块;6、第一螺纹套筒;7、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套筒;9、第三螺纹套筒;10、第一外六角头;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外六角头;13、转动块;1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多个内层钢柱1、两个主支撑钢板2和两个外层支撑钢板3,两主支撑钢板2固定在多个内层钢柱1的两侧,且两主支撑钢板2的中间位置均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内层钢柱1通过焊接连接,其余的内层钢柱1通过滑动块5和两主支撑钢板2相连接,两主支撑钢板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使得通过在两主支撑钢板2之间填充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提升装置的强度,两主支撑钢板2靠近内层钢柱1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滑槽4和滑动块5通过滑动连接,多个内层钢柱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套筒6和第一螺纹杆7连接,第一螺纹杆7焊接连接在内层钢柱1的一端,第一螺纹套筒6螺纹连接在两第一螺纹杆7的外侧,第一螺纹套筒6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使得旋转第一螺纹套筒6时更加的方便;
请参阅图2-图4所示,主支撑钢板2远离内层钢柱1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8,第二螺纹套筒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筒9,第三螺纹套筒9靠近外层支撑钢板3一侧的外侧焊接连接有第一外六角头10,第一外六角头10的外形呈六棱柱形,使得通过设置第一外六角头10能够使用外六角扳手旋转第三螺纹套筒9,位于内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有隔音填充层,隔音填充层由矿渣棉材料制成,使得通过在位于内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隔音填充层,使得装置的隔音效果大大的提升,位于外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有隔热填充层,隔热填充层由石棉材料制成,使得通过在位于外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隔热填充层,从而有效的提升装置的隔热效果,外层支撑钢板3靠近主支撑钢板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4,定位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3,转动块13远离定位槽14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外六角头12,第二外六角头12远离转动块13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且第二螺纹杆11和第三螺纹套筒9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时将两个装置位于最中心位置的内层钢柱1对齐,然后旋转第一螺纹套筒6,因为第一螺纹套筒6和第一螺纹杆7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套筒6旋转时会带动第一螺纹杆7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其余内层钢柱1的位置,将多个内层钢柱1逐个进行校准,然后使用外六角扳手旋转第一外六角头10,第一外六角头10旋转时会带动第三螺纹套筒9进行旋转,因为第三螺纹套筒9和第二螺纹套筒8通过螺纹连接,第三螺纹套筒9旋转时会带动外层支撑钢板3进行水平位移,再使用外六角扳手旋转第二外六角头12,第二外六角头12旋转时会带动第二螺纹杆11进行旋转,因为第二螺纹杆11和第三螺纹套筒9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1旋转时会再次带动外层支撑钢板3进行水平移动,从而调整外层支撑钢板3的位置,然后使用混凝土将两个主支撑钢板2之间完全填充,在使用矿渣棉将位于内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完全填充,使用石棉将位于外侧的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完全填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多个内层钢柱(1)、两个主支撑钢板(2)和两个外层支撑钢板(3),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支撑钢板(2)固定在多个所述内层钢柱(1)的两侧,且两所述主支撑钢板(2)的中间位置均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所述内层钢柱(1)通过焊接连接,其余的所述内层钢柱(1)通过滑动块(5)和两所述主支撑钢板(2)相连接,两所述主支撑钢板(2)靠近内层钢柱(1)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和滑动块(5)通过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内层钢柱(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套筒(6)和第一螺纹杆(7)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焊接连接在内层钢柱(1)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套筒(6)螺纹连接在两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外侧,所述主支撑钢板(2)远离内层钢柱(1)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8),所述第二螺纹套筒(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筒(9),所述外层支撑钢板(3)靠近主支撑钢板(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3),所述转动块(13)远离定位槽(14)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外六角头(12),所述第二外六角头(12)远离转动块(13)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1)和第三螺纹套筒(9)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支撑钢板(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所述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有隔音填充层,所述隔音填充层由矿渣棉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外侧的所述主支撑钢板(2)和外层支撑钢板(3)之间填充有隔热填充层,所述隔热填充层由石棉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套筒(9)靠近外层支撑钢板(3)一侧的外侧焊接连接有第一外六角头(10),所述第一外六角头(10)的外形呈六棱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6)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