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
背景技术:
外墙保温是建筑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的,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外墙保温主要分为三大类,外墙外保温、外墙中保温和外墙内保温,其中外墙中保温系统容易在边梁位置形成热桥,从而影响保温效果,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人群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止在边梁处形成热桥的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出的上述问题,克服现有外墙中保温系统在边梁处形成热桥,导致保温效果变差的缺陷;中保温边梁和中保温外墙均采用中保温结构,并且使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之间保持贯通,在中保温边梁位置不易形成热桥,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包括中保温边梁、钢筋混凝土板和中保温外墙,其中所述中保温边梁位于所述中保温外墙上方,并且所述中保温边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为一体式浇注结构;所述中保温边梁为双层结构,包括内侧梁和外侧梁,所述内侧梁与所述外侧梁之间留有边梁保温填充腔,所述内侧梁与所述外侧梁的顶端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体式连接;所述中保温外墙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墙层和外墙层,所述内墙层与所述外墙层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与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并且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与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贯通。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上预留有贯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填充孔;所述填充孔位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正上方,并且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连通。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发泡混凝土,通过所述填充孔将发泡混凝土填充到所述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填充孔内填充有封孔用的细石混凝土。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填充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中保温边梁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所述填充孔的间距为500mm,所述填充孔的孔径为40mm。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保温板;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埋于所述内侧梁和所述外侧梁之间;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位于所述内墙层和所述外墙层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所述保温板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拼接而成。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中保温边梁和中保温外墙均采用中保温结构,使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之间保持贯通,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并且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使中保温边梁和中保温外墙均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在中保温边梁位置处不易形成热桥,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克服现有外墙中保温系统在边梁处形成热桥,导致保温效果变差的缺陷;中保温边梁和中保温外墙均采用中保温结构,并且使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之间保持贯通,在中保温边梁位置不易形成热桥,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实施例1:
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包括中保温边梁1、钢筋混凝土板2和中保温外墙3,其中中保温边梁1位于中保温外墙3上方,并且中保温边梁1与钢筋混凝土板2为一体式浇注结构;中保温边梁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侧梁11与外侧梁12之间留有边梁保温填充腔,内侧梁11与外侧梁12的顶端均与钢筋混凝土板2一体式连接;中保温外墙3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墙层31和外墙层32,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并且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贯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板2上预留有贯穿钢筋混凝土板2的填充孔4;填充孔4位于边梁保温填充腔正上方,并且与边梁保温填充腔连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发泡混凝土51,通过填充孔4将发泡混凝土51填充到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孔4内填充有封孔用的细石混凝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孔4设置有多个,沿中保温边梁1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填充孔4的间距为500mm,填充孔4的孔径为40mm。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板2、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均埋有钢筋网,并且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埋设的钢筋网与钢筋混凝土板2内埋设的钢筋网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内腔层与外墙层32之间连接有拉筋,拉筋能够加强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的稳固性,拉筋采用绝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避免导热。
施工方法:
步骤一:通过架设模板进行中保温边梁1和钢筋混凝土板2的浇注,在钢筋混凝土板2上预留填充孔4,在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之间留有边梁保温填充腔。
步骤二:砌筑中保温外墙3的内墙层31和外墙层32,在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
步骤三:通过填充孔4向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发泡混凝土51。
步骤四:对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完成保温材料填充后,在填充孔4内填充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孔。
实施例2:
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包括中保温边梁1、钢筋混凝土板2和中保温外墙3,其中中保温边梁1位于中保温外墙3上方,并且中保温边梁1与钢筋混凝土板2为一体式浇注结构;中保温边梁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侧梁11与外侧梁12之间留有边梁保温填充腔,内侧梁11与外侧梁12的顶端均与钢筋混凝土板2一体式连接;中保温外墙3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墙层31和外墙层32,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并且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边梁保温填充腔与外墙保温填充腔贯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边梁保温填充腔和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保温板52;边梁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52,埋于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之间;外墙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52,位于内墙层31和外墙层32之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52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拼接而成。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板2、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均埋有钢筋网,并且内侧梁11和外侧梁12内埋设的钢筋网与钢筋混凝土板2内埋设的钢筋网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内腔层与外墙层32之间连接有拉筋,拉筋能够加强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的稳固性,拉筋采用绝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避免导热。
施工方法:
步骤一:通过架设模板进行中保温边梁1和钢筋混凝土板2的浇注,在支设模板时将保温板52拼接后通过支架固定在边梁保温填充腔位置处,然后进行中保温边梁1和钢筋混凝土板2的混凝土浇注,浇注完成,待混凝土凝固后,保温板52位于边梁保温填充腔内。
步骤二:砌筑中保温外墙3的内墙层31和外墙层32,在砌筑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时,在内墙层31与外墙层32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保温板52,并且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板52与边梁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52无缝衔接,最终完成中保温外墙3的砌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保温边梁、钢筋混凝土板和中保温外墙,其中所述中保温边梁位于所述中保温外墙上方,并且所述中保温边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为一体式浇注结构;所述中保温边梁为双层结构,包括内侧梁和外侧梁,所述内侧梁与所述外侧梁之间留有边梁保温填充腔,所述内侧梁与所述外侧梁的顶端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体式连接;所述中保温外墙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墙层和外墙层,所述内墙层与所述外墙层之间留有外墙保温填充腔;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与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并且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与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上预留有贯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填充孔;所述填充孔位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正上方,并且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发泡混凝土,通过所述填充孔将发泡混凝土填充到所述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孔内填充有封孔用的细石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中保温边梁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所述填充孔的间距为500mm,所述填充孔的孔径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和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保温板;所述边梁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埋于所述内侧梁和所述外侧梁之间;所述外墙保温填充腔内的保温板,位于所述内墙层和所述外墙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墙中保温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拼接而成。
技术总结